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
工程招标公告
主要內容

[资料库] 第三章 主要视学结果:科目


在质素保证视学过程中,视学人员会评估个别科目的教学质素,图33列出在二零零零至零一学年接受视学的科目及相关的中、小学数目:

图33:

科目
接受视学的学校数目
小学
中学
总计
中国/中国语文
30
17
47
中国文学
-
12
12
普通话
20
13
33
英文
30
17
47
数学
-
12
12
物理
-
14
14
化学
-
13
13
生物
-
14
14
科学
-
17
17
常识
30
-
30
电脑
-
15
15
中国历史
-
7
7
历史
-
12
12
经济与公共事务
-
7
7
经济
-
10
10
地理
-
8
8
美术与设计/美术
30
13
43
家政
-
6
6
音乐
29
17
46
体育
30
17
47
商业科目
-
12
12
科技科目
-
13
13

 

下文综述在二零零零至零一学年,中、小学各个科目在学与教方面的视学结果。2

首先报告小学的科目,中学随后。 3
--------------------------------
2
由于在二零零零至零一学年只视察三所特殊学校,而这三所学校的性质截然不同,因此本报告并没有纳入这三所特殊学校各科目的表现。
3
由于少于两所接受视学的学校开设工程科学、社会及旅游与旅游业科目,故综述这些科目的视学结果恐有误导之嫌。因此,本报告并没有记述这些科目在学与教方面的效能。


页首



小学


3.1 中文

总评
  • 在过去三年的香港学科测验,接受视学的学校学生成绩一般达全港的平均成绩。
  • 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校外比赛,包括朗诵比赛、阅读比赛、书法比赛及征文比赛等。
  • 学生的阅读、聆听和说话能力良好,写作能力相对较弱,且有较明显的差异。

 

主要优点
  • 大部分学校的科务统筹有系统,并备有本科教学备忘或教师手册,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指引,对推展科务颇有帮助。部分学校鼓励教师互相观课或合作备课,藉此提升教学质素。
  • 学校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重点明确。部分学校积极推行中文广泛阅读和其他的语文教学计划,如「高效能识字法」和「全语文写作计划」等。
  • 大部分学校安排不同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阅读比赛及书法比赛等,以补足本科正规课程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师大都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充足,讲解清楚,教学有条理,并能有效地管理课室秩序。部分教师运用多媒体教材或教具施教,以加强教学效果,又或透过安排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互动学习机会,课堂气氛良好,师生关系融洽。
  • 学生上课专心,秩序良好,对学习感兴趣,乐意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并认真完成习作。整体而言,学生的阅读、聆听和说话能力良好。
  • 大部分学校备有清晰的评估政策,能有效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家课的类型颇多样化,有助巩固学生的学习。
  • 大部分教师用心批改习作,并能跟进学生的改正。部分教师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回馈,以强化学生的良好学习表现。
有待改善的地方
  • 科务会议讨论的项目多集中在事务方面,较少深入检讨本科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表现。
  • 学校的课程和教材编排多以教科书为主导,鲜有因应学生的能力和需要加以调适。
  • 教师的提问较直接,未能有效启发学生的理解、概括和分析等能力。
  • 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弱。教师需要设计习作帮助学生改善审题和段落组织的能力。
  • 大部分学校未能善用评估资料,以修订课程、教学计划和改善教学策略。
  • 辅导教学方面,教师多未能针对学生的语文弱点,调整教材和教学策略,使能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导。

页首



 

 

3.2 普通话

总评
  • 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绝大部分教师曾修读本科课程。大部分教师能说流利普通话,然而,只有约百分之二十的教师能说得准确和语调自然。
  • 学生在学习方面有良好的表现。他们的聆听能力良好。在口语方面,大部分学生的朗读能力不错。
主要优点
  • 学校能拟订工作计划,议事范围除日常事务工作外,亦涵盖本科学生学习情况。
  • 学校多举办多元化的课外活动,组织普通话兴趣小组,以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半数以上的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校际朗诵节比赛。
  • 教师教学态度亲切而认真,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清晰。教师能恰当地运用教具辅助教学,也能运用简明的教学语言提问、讲述及指示。个别教师更尝试利用电脑教育软件辅助学生学习语音。
  • 学生专心学习,对教师的提问反应积极,乐意听从教师的指示,并能认真地完成各项习作。初小年级的学生仿读能力颇佳,在课堂上能用普通话简单应对,学习态度积极。
  • 大多数学校的评核次数及范围适当。笔试及口试的占分比重恰当。在习作批改方面,大部分教师能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要求学生改正。小部分学校更要求学生缴交朗读的录音作业,以评估学生的口语表现。
  • 学校能善用本科教学津贴购买教学参考资料及电脑教育软件,并编制本科教学资料目录,方便教师查阅取用。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学校虽已尝试剪裁教材,但未能因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和能力而拟订具体的普通话能力要求,作为剪裁的依据。
  • 学校多未能按照本科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全面而有系统地检视教学和评估的内容和方法等,从而拟订针对性的跟进计划,以提高本科的教学素质。
  • 半数教师的发音准确度尚待提升。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多偏重课文朗读、句式操练以及语音知识的讲述,未能因应学生的能力及兴趣,灵活地运用教材,设计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简单情景对话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口语能力。大部分教师未能把语音学习与听说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透过实践巩固学习。
  • 高小年级学生普通话的能力和信心,以及汉语拼音符号视读能力均有待增强。
  • 高小年级的聆听习作多属听后记忆的练习,其他的习作偏重于字词语音的识记。学习评估方面,大部分学校未能为各年级订立具体的听说水平要求,以作拟卷参考。此外,部分学校的口试欠明确的评分准则。高小年级的聆听理解偏重于篇章内容的识记,其他如句义理解、内容综合及概括等能力的考核不足。

页首



 

3.3 英文

总评
  • 在过去三年的香港学科测验,约半数接受视学的学校英文科成绩达全港平均成绩。
  • 部分学生积极参与香港学校朗诵节,并取得良好成绩。
  • 学生的说话及写作能力较弱。
主要优点
  • 大部分学校的科务组织颇为妥善,统筹有系统。学校大多备有清楚的科务指引供教师参考。
  • 约有半数学校安排同侪观课和教师集体备课,以促进专业交流及教师协作,有助提升教学质素。
  • 学校关注英语拼音读字教学,把有关教学融入课程内,以解决学生的阅读及发音困难。
  • 大部分学校积极推行英语广泛阅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透过齐齐读、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指导他们的阅读技巧。
  • 大部分学校均有举办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以补足正规课程,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教师教学态度良好,备课充足,教学步骤有条理,讲解和指示清晰。他们能适当运用教具辅助教学,也能有效管理课堂秩序。大部分教师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及讨论等,诱发学生学习。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气氛和谐。
  • 学生大多守纪律,专心上课,乐于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学生功课的整体表现令人满意。部分学生功课表现良好,书写整洁。
  • 学校大多备有清晰的家课政策。功课的安排大致恰当。教师一般能用心批改习作,并跟进学生的改正。部分教师给予学生鼓励性的回馈,以强化他们的良好表现。
  • 学校能适当地采用进展性及总结性评估,评核学生的学习表现。考核范畴多能涵盖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教师大多能以情景拟题。
  • 大部分学校能够运用教署所提供的资源推行各类学习支援计划,以照顾学生的不同需要。此外,部分学校积极参与语文试验计划,以推展本科教学。
  • 教学资源足够,记录清楚,存放妥善,教师取用方便。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学校的课程监察及检讨机制有待改善。教师在科务会议中较少商议教学法、检讨教学成效或讨论本科课程发展趋势等,以促进教学。
  • 大部分学校的工作计划评估准则欠具体,检讨与跟进亦不足。教师未能善用评估结果修订来年的工作计划。
  • 大部分学校未能充分关注课程调适,以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
  • 学校大多未能因应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设计合适的辅导教学计划。部分教师也未能充分掌握辅导教学的策略与技巧,影响教学成效。
  • 学校大多未能因应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设计合适的辅导教学计划。部分教师也未能充分掌握辅导教学的策略与技巧,影响教学成效。
  • 部分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及互动不足。部分学习活动的设计亦有待改进,以便学生有更多机会运用英语沟通。
  • 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有待加强,思考及自学的能力尚待提升。此外,教师尚可进一步改进写作练习的设计,以发挥学生的创意。
  • 部分学校在习作设计及试题编拟方面,较忽视语文运用的题类;部分试题的比重及难易度须予调整。此外,学校大多未有充分运用评估资料以改善学与教。

页首



 

3.4 数学

总评
  • 约半数接受视学的学校,学生在过去三年的香港学科测验的表现达到或高于全港平均成绩。此外,大部分学校均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数学比赛,部分学校的学生更获得奖项。
  • 大部分学生基本计算的技巧尚算良好,但他们的解难、协作及运用资讯科技的能力则尚待加强。
主要优点
  • 大部分学校的科务运作畅顺,管理架构清晰。学校设有查阅学生习作的机制,亦另备「数学科教学备忘」,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批改习作及审阅试卷等工作上提供指引,有助推展科务。
  • 大部分教师能用心备课,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师讲解清楚,教学步骤有条理。部分教师亦能运用教具以助学生理解课题。教师大多态度友善,能有效地管理课室秩序,师生关系融洽。
  • 学生普遍留心听讲,对学习感兴趣,能回应教师的提问。他们大多能依教师的指引,完成有关的学习活动或堂课。
  • 大部分学校家课政策清晰,习作分量及频次适中。教师能用心批改,并跟进学生的改正。
  • 学校的测验及考试频次适中,试卷内容大多能涵盖教学范围。此外,学校备有拟题指引及审阅试题的机制,安排恰当。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学校科务会议大多处理一般科务工作和报告事项,未能善用会议作教学检讨及专业交流,以提高学与教的质素。
  • 学校采用出版商供应的教学计划,甚少因应学生的能力和需要加以调适。学校的课程编排欠完善。
  • 虽然学校大多能定期举办与本科有关的校内课外活动,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活动内容多为速算比赛或考查学生的计算技巧,未能为能力稍弱的学生,提供有趣而又切合需要的课外活动。
  • 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互动学习机会不多。部分教师的提问技巧不足,未能以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及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此外,大部分教师应用资讯科技教学的技能尚待发展。
  • 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甚少主动向教师提问或发表意见。
  • 学校的家课类型欠多样化。部分学校的家课以巩固学科知识为主,习作偏重计算题,甚少采用其他模式,如专题研习或数学探究等活动。此外,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大多只着重答案,忽略了批改学生如何表达运算过程。
  • 本科的评估方式欠多元化,过于侧重测验和考试,未能以其他方法,如观察或专题研习等活动来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此外,学校亦甚少利用评估资料来检讨教学成效,以改善学与教的质素。
  • 部分学校辅导教学的课程编排欠理想,教师亦未能掌握有关的教学策略,以致未能充分照顾学习能力稍逊学生的需要。

页首



 

3.5 常识

总评
  • 学生的学习表现属尚可或以上。大部分学生专心上课及用心完成习作。他们大都能够运用观察及分类等探究技能探讨所学。
主要优点
  • 表现较佳的学校大都具备清晰的工作计划及明确的教师指引。富经验的科主任更能与各级召集人紧密合作,依时推行工作计划。
  • 大多数学校能为学生组织不同的户外学习活动,以配合本科的课程。
  • 大部分教师有充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热诚。他们选取适当的教材,有系统地讲解。教师有效地管理课堂,师生关系和谐。此外,不少教师更为学生组织富启发思考的分组活动。
  • 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良好。他们专心上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回答教师的提问。
  • 教师大都用心批改学生的习作,并给予适当的回馈。
  • 大多数学校备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供本科教学之用。渐多学校能有效地应用资讯科技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加强学生对课题的理解。
有待改善的地方
  • 绝大部分学校均采用出版商供应的教学计划,少有因应学生的能力和需要加以调适,亦甚少在课程内渗入跨课程主题。学校监察常识科的校本课程不足,很少检讨本科的教学。
  • 大部分课堂教学策略欠多元化,学生讨论及发问的机会并不足够。因此,学生的学习较被动。
  • 部分课堂的教学活动以获取知识为主,较忽略技能和态度的培养;教师的提问亦偏重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教学内容,较少启发学生较高层次的思考。
  • 评估偏重考核知识,而技能和态度的评估不足。由于学校没有拟定时事题的明确评估目标,该类题目的质素普遍欠佳。
  • 教师未有充分利用评估资料改善教学。

页首



 

3.6 美劳

总评
  • 学生的学习表现尚可。大部分学校在教学及学习评估方面有待改善。
主要优点
  • 部分学校尝试运用资讯科技教授美术;部分学校亦于课程内适当地融入跨课程要素,以配合学生的需要。
  •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课外活动类型多元化,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 教师课堂管理技巧良好,并能适当地运用视觉教具辅助教学;部分教师更应用资讯科技辅助教学,提升了教学效能。
  • 学生学习态度良好,上课遵守纪律。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能投入课堂活动,亦能掌握美术制作的基本技巧。
  • 大部分学校能充分利用校内的空间陈列美术作品,以营造学习气氛。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学校在制定周年工作计划时,未能针对目标订定具体的评估准则;学校亦多未能运用评估所得资料,制定科目的发展目标和策略。评估工作有待改善。
  • 学校欠深入检讨课程,各级教材亦欠连贯。校方宜订定课程监察机制,了解和监察课程的实施情况,从而加以检讨和改善。
  • 教学模式较单向,教师让学生探索的机会不足。部分教师未能掌握深入处理「美术欣赏」活动的技巧及知识。
  • 大部分美劳科教师未受专科训练,美术知识及教学技巧均有不足之处。科务会议虽有探讨教学情况,但欠深入,教师间的专业交流不足。学校宜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并安排教师观摩与交流,以促进专业的发展。
  • 学生的构思能力较弱,视觉元素和组织原理的应用能力有待提升,而美术欣赏能力亦待进一步发展。
  • 近半数学校未能恰当地运用持续性评估,以全面评核学生的学习表现。学校多未订定客观而具效度的评估准则。

页首



 

3.7 音乐

总评
  • 学校开始关注中国音乐教学,五所接受视学的学校积极举办课外活动,例如开办中国乐器班和中乐团,推广中乐。
  • 大部分学校在香港学校音乐节比赛中,表现良好,部分学校成绩优异或有显着进步。
  • 学生在认知层面的学习良好,能记忆一般的音乐知识,如音名、唱名、手号、节奏口诀及表情记号等,但未能加以应用。部分学生能以自然的发声方法,唱出轻柔悦耳的歌声。然而,在音准方面,大部分学生尚未能充分掌握音高的概念。此外,在牧童笛吹奏方面,部分学生能以纯熟的指法吹奏音阶,但视奏能力却有待加强。
主要优点
  • 绝大部分学校均设有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包括合唱团、牧童笛小组、敲击乐小组、美乐笛小组和乐器班等。其中少数学校的乐器班在暑期仍继续上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 大部分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充足,指示清晰,能给予学生适切的回馈,又能用赞赏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
  • 大部分学生上课专心,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其中更有部分学生勇于发问及发表意见,甚具自学及协作学习的精神。
  • 一些学校透过专题研习,让学生探索音乐知识、体验音乐和创作音乐。
  • 不少学校采用持续性评估,透过课堂观察、专题研习、聆听工作纸等评估学生学习音乐的进展。
  • 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充足。乐器和器材均有条理地储存,方便师生取用。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学校在计划本科的工作或发展时,未有检讨课程、教学、学生学习和学习评估等方面的表现,所订工作计划未能配合实际需要。
  • 大部分学校在课程设计和管理上表现未如理想。教学计划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教材和活动的编排又未能与教学目标互相配合。此外,教师甚少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和新的教学趋势修订课程,以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 部分课堂的音乐训练不足,教师未能组织多元化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的音乐元素。教师组织聆听和创作活动的技巧仍有待加强。
  • 部分教师欠专科知识或尚未掌握教学新趋势,未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和透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
  • 大部分学校的实科测试欠评分标准。教师宜就每个学习阶段定立评核重点,以加强评核学生学习,和使各教师的评分公平一致。
  • 部分学校仍没有充分使用音乐室。部分音乐课在课室上课,影响教学效果。
  • 部分学校在音乐室已安装了电脑,并购置了音乐软件,但教师仍未开始使用。学校宜鼓励教师多进修,认识资讯科技在本科的应用,并订定有关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施行。

页首



 

3.8 体育

总评
  • 学校能为学生安排适合的体育课外活动,并积极参加校际体育比赛,活动能与正规课程互相配合。
  • 低年级学生的基础活动能力表现良好。高年级学生的体适能表现尚可,球类技术水平则有待加强。
主要优点
  • 体育科科主任和教师合作良好,分工清晰。本科的统筹工作尚可,科务运作畅顺。
  • 部分学校能善用外界的资源和人力支援,如申请优质教育基金及学校发展津贴等,并外聘教练以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如舞蹈、游泳和球类等,让学生有更多学习机会。
  • 学校重视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和校外的体育活动及比赛,发展学生潜能及增强学生体能。
  • 所有体育科教师已接受专科训练。他们具教学热诚,工作投入,上课时对学生的纪律要求颇高。教师的课堂管理技巧良好,对学生的关注足够,能让学生安全及有效地学习。
  • 学生专心学习,态度积极。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良好,相处融洽,师生互动足够。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学校仍未能有系统地策划及编排体育课程。课程的实施、监察与检讨等工作仍有待加强。
  • 教师对学生的运动技巧期望不高,以致影响学习成效。
  • 大部分学校的体育科仍未充分善用资讯科技教学。学校宜鼓励教师在体育教学网站找寻适合资料,以作为体育常识教材。
  • 教师的专业培训尚待加强,如参加课程研讨、球类或舞蹈教学班等。此外,教师可加强观课文化,互相观摩,提升教学技巧。
  • 大部分学校仍未建立一致的评估政策和制度。学习评估偏重学生运动技巧方面,忽略了体适能、态度和知识等范畴的评估,未能为各学习元素订立合适的评分比重,评估机制尚待改善。
  • 学校较少利用评估资料分析学生的强项和不足之处,作为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此外,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回馈不足,影响学习效能。
  • 本科教学资源如录影带、光碟和体育教学期刊等,尚待增添。
  • 大部分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校内和校外体育资讯不足。

页首



 



中学

3.9 中国语文

总评
  • 半数以上接受视学的学校,学生在公开试的成绩高于全港平均成绩;小部分学校会考及格率远低于全港平均成绩。
  • 学生写作、说话表达、思考、分析及理解能力尚待加强。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课外活动及比赛,在朗诵比赛方面取得较佳成绩。

 

主要优点
  • 本科教师分工清楚,科务运作畅顺。部分学校设同侪观课活动,鼓励教师交流教学经验。
  • 本科资讯科技教学逐渐开展,部分学校已积极推展有关工作,搜集教学资料及设计教学软件,并在课堂恰当地应用资讯科技教学。
  • 大部分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加以配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的风气。
  • 大部分学校均为学生安排与本科有关的课外活动,活动多元化,其中以参加校外的朗诵及征文比赛的学校较多。
  • 观课所见,大部分教师能清楚完成所订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清楚,解说清晰和流畅。部分教师亦能善用资讯科技教学;大部分课堂师生关系融洽。
  • 本科习作训练重点配合学习范畴,频次适中,有助巩固学生语文能力。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习作及改正。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行文通畅,清楚达意,能扣题发挥,文章结构完整。表现较佳的学生,除有较高的描写和议论能力外,更具创意。
  • 学校制订清楚的评估指引,安排的考核频次大致足够。考核范围涵盖各教学范畴,配合教学重点,试卷指示清楚,并具备清楚评分参考。
  • 部分学校积极申请外界资助,出版校园文集及筹划促进本科教学的活动。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本科科务会议,除处理一般科务外,宜加强检讨学生的语文水平及学习表现,拟订具体改善及评估计划,适时跟进,以提高教学质素。教师亦须加强专业交流和联系,以便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本科发展。
  • 本科须加强初中各教学范畴的统筹和规划,特别是各级课程的纵向发展和连贯性。教师须依据学生的语文水平,订定训练方案,按年级逐步巩固及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 辅导班须因应学生的语文弱点及学习需要,拟订具体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 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主导,提问偏重训练和考查记诵能力。教师须提升提问层次及技巧,以充分训练学生理解、综合和分析等能力;教师亦应灵活运用教材,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施教,并多鼓励和赞赏学生,促进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生学习较被动,自信心不足,说话和写作能力有待改善。学生在课堂缺少参与讨论的活动。从习作所见,学生语文基础较弱,文句夹杂广东口语,错别字亦多。教师应设计习作帮助学生改善写作能力。
  • 教师须配合训练重点认真批改习作,并清楚指出学生的错误,跟进学生改正。
  • 初中试题须按学生能力设计,清楚拟定各级考核范畴。试题除考核学生记诵及辨识能力外,亦须加强考核学生分析、评论及语文运用的能力。考核的结果和资料,可用作评估参考,使能更进一步提升学与教的质素。

页首



 

3.10 中国文学

总评
  • 约半数接受视学的学校,学生在中学会考和高级程度会考的及格率高于全港日校成绩。
  • 学生能掌握所学,但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尚待改善。写作方面,普遍学生表现中规中矩。学生较少参加与中国文学科有关的课外活动或比赛。
主要优点
  • 本科大都由中文科科主任兼顾统筹,教师联系尚算紧密,科内分工清楚,科务运作顺畅。
  • 个别学校中六级教学计划能配合阅读计划,增加学生涉猎文学作品的机会。小部分学校积极准备运用资讯科技辅助教学,例如搜集网址和有关软件及制作教材等。个别学校更在学校内联网设立讨论区,鼓励学生透过内联网缴交功课或与同学讨论,增加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课堂以外的沟通。
  • 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充足,教学步骤清楚有条理,讲解清晰,师生关系融洽。小部分教师能适当利用资讯科技或视听器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能。
  • 学生上课大都秩序良好,守规合作,能专心聆听教师的讲授。习作方面,学生一般能依教师要求完成习作,字体端正整齐,作答清楚。中六及中七级学生能扣题写作,文句通顺,部分学生的写作具创意。
  • 教师安排不同类型的练习,包括读文练习、文学常识练习、作文及文学赏析练习,小部分教师亦能安排分组专题报告。教师批改认真,能给予学生适当而具体的回馈,亦能跟进学生的改正。
  • 考试依公开考试形式进行,频次恰当。考核范围能配合教学,深浅度亦能配合学生的能力。评分参考清楚。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教师较少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技巧等方面作深入而具体的讨论和交流。此外,教学检讨未够全面,教师亦较少利用检讨结果,以改善教学。
  • 科主任的监察职能须加强,以推动科务的发展。
  • 教师的专业发展尚待加强,除参加校外的培训或研讨会之外,教师可透过校内教师互相观课或观摩习作批改,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
  • 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计划欠具体,没有明确的教学重点,亦欠文学作品赏析或课外活动的资料。
  • 教师的提问技巧尚待改善。教师宜针对学生的能力,提高问题的层次,或因应学生的反应,作出适当的跟进及引导,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此外,大部分课堂由教师主导,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及讨论机会不足。教师须加强其作为学习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
  • 学生学习被动,部分欠缺信心。学生在文学赏析习作的表现欠佳,教师应制订策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适当地引申及发挥。写作方面,学生较少注意文章的组织及写作技巧的运用。
  • 安排文学作品赏析训练方面,部分学校或频次不足,或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

页首



 

3.11 普通话

总评
  • 绝大部分教师曾修读本科课程。大部分教师能说流利普通话,其中百分之四十的教师能说得流利准确和语调自然。
  • 学生学习表现尚可。他们能听懂教师的指示、日常生活的简单提问以及简短篇章内容。他们的仿读及朗读能力不错,且大部分能用普通话作简单应对。不过,他们说普通话的信心不足,普通话口语能力和汉语拼音符号的视读能力尚待提高。
主要优点
  • 本科科务统筹工作表现良好。学校大都能每年拟定全年工作计划。会议的议事范围尚能照顾不同范畴,如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情况等,期终并有周年总结。科主任多能认真地执行课程管理及统筹的职责。
  • 大部分学校举办多元化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半数学校选派学生参加校外比赛。大多数学校组织普通话小组或学会,也有组织非经常性课外活动。个别学校更在暑假期间为学生筹办暑期北京普通话学习营,或为学生提供学习普通话的网站,鼓励学生在课余自学。
  • 教师教学态度亲切而认真,教学步骤清晰而具条理。教师能恰当地运用教具以辅助教学,也能运用简明而恰当的教学语言指示及提问学生。大部分教师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并能运用鼓励的语言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也能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生大都能专心学习,用心地完成各项习作。
  • 练习的类型和频次适当。在习作批改方面,大部分教师能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要求学生改正。小部分学校更要求学生缴交朗读或说话的录音作业,以评估学生的口语表现。
  • 学校支持本科的发展,并善用教学津贴购买教学参考资料及电脑教育软件。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多数学校虽已开始剪裁教材,然而剪裁的原则欠周全,未能因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和能力拟订具体的普通话能力要求。
  • 学校多未能按照本科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就本科教学和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作全面而有系统的检视,从而拟订针对性的跟进计划,以提高本科的教学素质。
  • 小部分教师发音的准确度极需提升。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未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亦未能利用课本的学习资料设计一些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情景对话活动。大部分教师未能把语音学习与听说练习结合起来。小部分学校虽为本科教师提供语言实验室或多媒体学习室来教学,然而教师尚未能善用有关设备,让学生能有效地学习聆听或口语。
  • 学生虽听从教师的指示学习,但大部分学生较被动,他们说普通话的能力及信心,以及汉语拼音符号的视读能力都有待增强。
  • 大部分学校未能为各年级订立具体的听说水平要求。此外,大部分学校的口试欠明确的评分准则,而聆听理解的考核偏重记诵篇章内容,而有关句义理解、篇章综合、概括、推断等能力的考核不足。

页首



 

3.12 英文

总评
  • 大部分学校本科学与教的质素尚可,其中三所的表现良好。
  • 略多于半数学校的学生在香港中学会考英文科考试和高级补充程度会考英语运用考试的及格率,高于全港平均成绩。
  • 绝大部分学校均有鼓励学生参加香港学校朗诵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色,并取得奖项。部分学校藉推动学生参加校际辩论比赛和话剧比赛,让学生进一步培养运用英语沟通的技巧和信心。
主要优点
  • 约半数学校能适切地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推行课程改革的新措施,例如逐步引入课业为本教学、推动学生自学,以及应用资讯科技教学。
  • 大部分学校的非正规课程足以补足正规课程。学校能恰当地举办各式各样与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和运用英语。
  • 教师授课清晰,有条理;他们善于课堂管理,并能有效地督导学生完成课堂工作。此外,教师关怀学生,师生关系良好。
  • 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他们专心上课,乐于回答教师提问,并能依照指示完成堂课。部分学生的专题报告反映他们具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运用资讯科技的技巧。
  • 大部分学校的习作数量、类别和涵盖范围等均足够。教师批改习作的态度认真,并能给予学生恰当的回馈,有助他们改进。部分学校更积极尝试逐步采用过程写作教学法,以培育学生的写作技巧。
  • 大部分学校均能恰当地运用持续性和总结性评估,以评核和监察学生的学习进度。
  • 学校能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援本科的学与教。大部分学校均能提供不同题材的分级读本、教师参考书和资讯科技资源。部分学校更设有网页,提供网上资源,以辅助学生学习。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本科课程的整体策划及管理仍有待改善。科主任除了负责本科的行政工作外,亦须加强作为课程发展领导人的角色,带领本科教师推行课程改革的新措施和监督课程纵向发展的统筹工作。
  • 学校须有系统地策划教职员的专业发展,以及设立更多途径,让教师专业交流,以便有效地推行课程改革的新措施。
  • 在教学计划设计方面,宜订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加强主题的运用,以配合语文技巧的综合训练。
  • 虽然大部分学校有为初中学生提供辅导教学,但仍须加强课程调适,以便更有效地照顾辅导班学生的不同需要、兴趣及能力。
  • 大部分课堂多为教师主导,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而在有意义的情景下运用英语的机会不足。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偏低,以致未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和参与。教师可尝试提供较具挑战性的课业,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下主动运用英语,并培养他们沟通、解难和批判性思考等能力。
  • 大部分学生说英语的信心不足,而且甚少主动发问或向教师寻求协助。
  • 教师宜在写作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及加强学生校对的训练,以协助提高学生写作的表现。
  • 中一至中三普通英语试卷阅读理解部分所选取文章的体裁欠多元化。
  • 学校未能妥善规划和评鉴资源的运用,部分学校则未能善用图书馆资源。

页首



 

3.13 数学

总评
  • 接受视学的学校公开试成绩参差。约半数的学校学生公开试成绩高于全港平均成绩。
  • 约三分之一的学校积极参与校外的数学比赛及活动,学生取得良好成绩。
  • 学生能掌握基本数学运算技巧。然而,他们在掌握抽象概念、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及解难方面,仍有待加强。
主要优点
  • 大部分学校的科务统筹良好,科务会议讨论内容广泛而合适。
  • 大部分学校有足够而多元化的课外活动。部分学校更有参加校际活动,如香港数学竞赛和数学游踪等。
  • 大部分教师具教学热诚,教学认真,态度友善,与学生关系良好。大部分教师课堂准备充足,教学重点明确,讲解及指示清晰而有条理。部分教师能观察学生的个别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 大部分学生遵守课堂秩序,专心上课,按教师指示学习。
  • 大部分学校均有清晰的家课政策。习作的频次及分量恰当。大部分教师认真批改习作,能指出学生错误及要求学生改正。
  • 大部分学校有清晰的评估政策。试卷的涵盖范围足够,长度适中。评分参考大多详尽。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学校须加强教师间的专业交流,鼓励教师多讨论教学策略,课程及教学的新趋势等,以提升教学质素。
  • 部分学校应因应学生的能力,调适课程及教学策略,加强对学业成绩稍逊学生的照顾。
  • 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主导,未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宜多利用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加强课堂互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提问的层次偏低,未能启发学生思考及发展他们的解难能力。
  • 大部分学生学习较被动,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或澄清疑难。
  • 部分学校的家课偏重操练式题目,需加强培养学生思考及解难能力。
  • 学校在检讨学生成绩时,大多未能善用分析资料,订定改进教与学的具体措施。
  • 大部分学校的图书类别欠多元化,学生亦较少借阅。学校宜多购买趣味性的数学图书,鼓励学生阅读。

页首



 

3.14 物理

总评
  • 本科学与教的表现尚可,学校亦关注实验室安全。
  • 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在中学会考及高级程度会考的成绩高于全港平均成绩。
  • 部分学校的学生在本科的校外比赛及活动有良好的表现;大部分学校未能为学生举办足够的学科活动。
  • 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技巧,他们亦能运用互联网搜集、分析及整理资料。
主要优点
  • 大部分学校的科务运作畅顺,科内沟通良好。
  • 学校课程有连贯性,亦有清楚的教学目标。
  • 教师的教学态度亲切。他们讲解有条理,能有效管理课堂秩序。部分教师积极采用资讯科技辅助教学,效果良好。
  • 大部分教师用心批改习作,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回馈。
  • 教师乐于参与本科的教学培训及研讨会,以丰富学科及专业知识。
  • 大部分学生乐意参与课堂活动,亦能依教师指示完成活动。他们专心听讲,乐于回答教师提问,课堂秩序良好。
  • 试卷深浅适中,涵盖范围适当。
  • 物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充足,教学资源及设备能配合学与教的需要。物理实验室的管理良好,保养妥善,学校能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拖,确保学生在安全环境下学习。大部分物理实验室已敷设网络,部分更备有多媒体器材,有助教师采用资讯科技教学。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教师着重灌输科目概念和知识,较忽略培训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大部分教师未有调适课程或教学,以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
  • 大部分教师未能善用图书馆资源及举办与本科有关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及提高他们学习本科的兴趣。
  • 教师教学以讲授为主,课堂内教师的提问较简单,师生互动不足,未能刺激学生思考,亦较少赞赏学生的表现。
  • 学生倚赖教师,较少提问或表达意见。他们的实验技巧亦有待提升。
  • 本科课业以计算和应用公式为主,类型欠多元化,忽略训练学生传意、组织及运用资讯科技学习的能力。
  • 大部分教师为学生安排专题研习,但教师多未能告知学生专题研习的具体要求,研习期间亦没有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
  • 大部分学校未能利用评估资料,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以配合学生的需要;教师间亦较少交流教学心得,以提升教学效果。

页首



 

3.15 化学

总评
  • 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学科知识,但他们的沟通、分析、批判性思考和创造等能力则尚待加强。
  • 学生乐于参与校内的课外活动,但较少参加与本科有关的校外活动。
  • 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在公开考试的成绩高于全港平均成绩。
主要优点
  • 科主任能透过科务会议、观课和查检学生习作等机制,有效地统筹和协调课程的实施。教师间在教学方面亦有充足的交流;大部分教师能善用学校的内联网,共享教学资源。
  • 部分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均衡的课程,除教授学科内容外,教师亦能透过适当课题推行公民教育、健康教育和环境教育。教师为学生安排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有助提升学生对学习本科的兴趣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 从观课所见,教师备课充足,教学重点明确。教师讲解清晰和有条理。部分教师能有效地运用资讯科技,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上实验课时,教师能适切关注实验室安全。
  • 学生表现自律而专注,能按教师的指示完成课堂活动。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实验活动,表现良好的学习态度。部分学生在进行专题研习时,能应用资讯科技搜集、整理和综合资料。
  • 部分学校能适当地运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资料搜寻、实验考试、专题研习和小测等,巩固学生所学。
  • 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大都能清晰地指出学生的错处,并给予适当的回馈,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充足,实验室一般已安装电脑设施及固定式的投影机,以配合资讯科技教学。实验室技术员经验丰富,注意实验室安全,与教师通力合作,提供有效的支援。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学校在中三级的教学计划中加入会考内容的理论部分,未能切合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只有少数学校能配合学生不同的能力和需要调适课程。
  • 部分学校未有为中四、五级学生安排充足的实验活动,因而减少学生从实验中培养观察和分析等能力及实验技巧的机会。
  • 大部分学校检讨学与教时,多集中家课和公开考试的成绩,未能深入检讨课程的实施,以及制订具体的跟进计划,以促进教学效能。
  • 教学表现稍逊的课堂多由教师主导,提问较为简单,未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教学亦嫌过于考试主导。
  • 以英语授课的班级中,部分教师未有切实采用英语授课,或鼓励学生多运用英语沟通及表达。
  • 部分课堂欠互动,学生并不勇于发问或与同学分享意见。部分学生未能善用不同的资源,如图书馆等,帮助学习及扩阔学习的领域。教师应安排多样化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技巧,及发挥他们的创意。
  • 习作主要为机械式操练练习,未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培养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
  • 部分学校欠缺充足的参考书籍。学校亦普遍欠缺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多阅读参考书籍,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页首



 

3.16 生物

总评
  • 约半数学校的学生在香港中学会考的成绩高于全港平均成绩。而少于半数学校的学生在香港高级程度会考中的成绩高于全港平均成绩。
  • 高年级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绘图和撰写报告的技巧。然而,低年级学生的生物绘图技巧则有待加强。学生能制作高质素的专题报告。
主要优点
  • 科务统筹工作良好。此外,教师亦有进行同侪观课活动,交流教学心得。
  • 教师均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具教学热诚,师生关系良好。教师备课充足,且能善用教具辅助教学。他们亦能把资讯科技融入本科的学与教当中。
  • 学生留心听讲,课堂秩序理想。他们能按教师指示完成有关学习的活动。
  • 教师能安排不同类型的习作,以提高学生对本科的兴趣及巩固他们的知识。部分学生能在互联网上搜寻资料,制作高水准的习作。
  • 生物实验室设备充足,保养亦妥善。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本科周年工作计划的目标太广泛,欠明确重点,亦欠评估准则。此外,工作计划往往只指出学生的弱点,而未有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
  • 部分学校未有适当地调适中三级的课程,以配合学生的能力和需要,未能充分照顾不准备修读本科高中课程学生的需要。
  • 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趣味性及启发性的学习活动不足,未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 在大部分的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欠挑战性,未能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考。
  • 大部分教师批改学生习作时,未能提供具体的回馈,以助学生改进。
  • 高中校内考试多直接采用过去公开试试题,未有作出适当的修改。
  • 部分学校未有充分关注实验室的安全,如存放危险化学物品等。
  • 学生未能善用图书馆的资源,以培养自学精神。

页首



 

3.17 科学

总评
  • 逾半数学校只开设本科至中二级。
  • 大部分学校皆设有实验室安全常务委员会,以监察科学实验室的安全事宜。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所有理科教师及实验室管理员,委员会运作良好。
  • 学生大都热衷学习科学,他们充满好奇心及求知欲,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或分组学习活动。学生的实验技巧尚可。
  • 学生在校内考试的成绩令人满意,但他们则较少获得校外科学活动的奖项。
主要优点
  • 大部分教师使用探究式教学,实验活动足够。部分学校已在教学计划内详列与课题有关的资讯科技教学资源,部分教师更尝试自行制作资讯科技教学的教材,以促进本科的学与教。
  • 大部分教师都能掌握本科的内容。他们备课充足,讲解详细而有系统,能使用适当教具,并辅以实验示范。部分教师常引用生活化及实际应用的例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对科学的兴趣。
  • 学生守规和专心听讲。在以中文为授课语言的班级中,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反应较佳,乐于表达意见及较主动提问。
  • 家课习作种类多样化,能巩固及强化学生学习。大部分教师认真批改习作,能提供适当的回馈及跟进学生的改正。
  • 教师为学生安排适量的科学分组专题研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搜寻资料。表现较佳的学生会从不同途径搜集资料,加以整理筛选,并使用资讯科技撰写研习报告。部分学生善于制作模型,作品富创意。
  • 校内科学仪器、实验室设施、教具及图书等教学资源足够;大部分科学实验室皆已接上校内区域网络及互联网,有助本科学与教的推行。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本科教师分工清晰,但他们缺少协作和分享精神。部分科主任尚未充分发挥他们在课程策划、监察和支援、以及检讨本科工作的职能。
  • 在编订周年计划和教学计划时,教师甚少调适课程,以照顾学生能力上的差异。此外,课程策划及推行时较少引入跨课程元素。
  • 校内有关科学的课外活动足够,质素尚可。然而,教师较少安排学生出外参观及参加公开比赛,以扩展学生的学习经验。
  • 校内有关科学的课外活动足够,质素尚可。然而,教师较少安排学生出外参观及参加公开比赛,以扩展学生的学习经验。
  • 本科教师主要利用考试、测验及家课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一般较少评核学生的实验技巧和学习态度。
  • 不少考试试题偏重记忆课本内容,而填充题、是非题及短答题等短答形式的题目在部分学校的试卷中仍占很大的比重。有效评估学生沟通能力及应用科学知识的试题不足。
  • 部分学校学生未有充分使用图书馆的参考书籍,教师宜设计较多学习活动、以鼓励学生善用图书馆内的资源。

页首



 

3.18 电脑

总评
  • 绝大部分学校均在中一至中五级开设电脑科。七所学校开设高级补充程度电脑应用科,而其中两所学校并同时开设高级程度电脑科。
  • 本科整体学与教的表现尚可。
  • 大部分学校的中学会考及格率高于全港日校平均成绩,而半数学校的高级程度会考及格率高于全港日校平均成绩。
主要优点
  • 大部分学校能发挥本科初中课程的弹性,为学生调适课程,以配合学生及资讯科技发展的需要。个别学校更能安排每循环周两教节,加强学生学习。
  • 大部分学校均有举办本科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对本科的兴趣和补足正规课程,部分学校亦鼓励学生参加校际比赛。
  • 大部分教师备课充足,讲解清楚及有条理。他们能适当地利用电脑室内的教具和资源。部分学校更设立内联网教学资料库,供教师及学生使用。
  •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本科感兴趣,他们上课秩序良好,能专心学习。
  • 学校编订清晰的评估指引,并在低年级采用持续性评估,评核学生的学习进展。学生习作的频次和数量大致适中。小部分学校更鼓励学生以电邮交功课。
  • 随着学校的资讯科技设施日趋完善,部分学校设有两间电脑室供学生上课,让每名学生上实习课时均能使用电脑实习。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在部分选择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校,教师采用中英混杂的教学语言,未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学习本科的能力。
  • 教师较少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而他们亦未有充分利用学业评估和分析结果,加强或改进教学。
  •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互动不足。部分教师教学颇受书本限制,未能因应课题改变教学方法以照顾学生学习能力和需要。
  • 部分学生学习欠主动,也未能善用图书馆资源,以提高学习效果。

页首



 

3.19 中国历史

总评
  • 本科学与教的质素尚可,其中两所学校有良好的表现。
  • 接受视学的学校,学生在中学会考的成绩有颇大差异;而在高级程度会考的及格率则较中学会考为高。
  • 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良好,表现较佳的学生更能应用历史知识分析史事。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足,探究问题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亦有待提升。
主要优点
  • 部分学校积极推展资讯科技教学,并已建立网上资料库,以加强支援学与教。部分教师更设计教学软件辅助教学,能丰富本科教学资源。
  • 教师讲述清楚而有条理,课堂管理良好。部分教师使用比喻、工作纸或电脑简报配合教学,有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预科教师多能安排资料研习或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重点。
  • 学生上课表现合作,能遵从教师指导;预科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积极。部分学生在专题研习方面有良好的表现,并能应用资讯科技完成专题报告。
  • 大部分学校采持续性评估,有助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级试卷的历史资料题能配合思维训练的教学目标及会考命题新路向。
有待改善的地方
  • 科务会议较少检讨教学法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学科评估偏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估方法尚欠全面。
  • 初中级课程策划方面,大部分学校未有充分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且未有灵活编排乙部课程。跨科协作如跨科活动和专题研习等,亦有待加强。
  • 虽然部分学校安排古迹考察或参观活动,扩阔学生视野,但是大部分学校的本科课外活动欠整体规划,末能有效补足正规课程。
  • 教师多采单向教学,师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教师偏重学科知识的讲授,较少关注学习技能的培养。部分教师运用黑板和教具亦有待改善。初中级教师多未接受本科专业训练,部分教师未能充分掌握本科的教学技巧。有关本科的专业培训和教学支援,尚待加强。
  • 学生上课甚少发问或发挥论见,探索精神和议论能力薄弱。大部分初中学生未能掌握历史资料题的作答技巧,有关指导和训练尚待加强。
  • 初中级试卷的思考题尚嫌不足,未能有效考核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部分高中级试题超越会考课程范围。
  • 部分学校未有善用学习评估资料以分析学生的强弱及订定改善教学的策略。

页首



 

3.20 历史

总评
  • 本科学与教的质素方面,三分之二的学校表现良好,而其余学校的表现尚可。
  • 大部分学校学生在公开试的成绩均高于全港学校的平均成绩。
  • 学生能掌握答题技巧,撰题立论有据,组织良好。然而,颇多高年级学生未能恰当地解题、辨析历史概念及处理资料题。专题研习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研习及资讯科技技能。
主要优点
  • 大部分学校均有良好的科务统筹,能提供足够指引支援学科教师,并定期开会,让教师有足够的沟通机会。表现较佳的学校,科主任领导良好,能与科内教师建立协作关系。
  • 学校的发展步伐虽然不同,但颇多学校能积极地策划课程以配合本科发展及教育的新趋势。
  • 学校课程目标清晰,强调培养思考技能及配合最新课程发展。学校于初中阶段实施课程调适,以便教师能更灵活地采用教学策略。
  • 教师熟知课程发展新趋势。大部分教师乐意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促进本科教学。颇多教师能掌握良好的资讯科技技能并有效地运用资讯科技教学以提升教学质素。
  • 大部分学校能提供多元化的联课活动以补足正规课程及扩阔学生学习经验,值得赞赏。
  • 学校推行专题研习以提倡自学及培养学生的历史技能,并制订指引协助学生订定研习目标及运用适切的策略。
  • 学生专注上课,乐意答问及参与课堂活动。部分高年级学生具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也不俗。
  • 大部分学校的教师批改课业认真,并给予适当的回馈以助学生改进。学业评估方面,试题形式颇多样化,并能用历史资料考核学生的思考能力。
  • 本科教学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足够。大部分学校更积极添置资讯科技教学资源和设计网页,以促进资讯科技教学。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学校宜加强科主任监察及管理的功能,以确保各项政策能贯彻及落实,策划的课程能顺利推行。
  • 现行的评估程序有待改善。评估应以厘定具体改善策略为主要目的。
  • 学校宜适切地引入跨课程学习要素,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及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 学校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他们应多反思、多阅读以加强对历史事件及共通能力的掌握。此外,学校宜多予学生参与校际比赛或交流活动的机会,以扩阔学生的视野。
  • 本科在推广专题研习时,宜与其他学科协作,以加强学生在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上的认识。
  • 部分试卷的深浅程度未能反映学生的能力,且部分试题偏重记诵式题目。学校宜善用学业评估资料,以能更有效地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评估教学质素。

页首



 

3.21 经济与公共事务

总评
  • 本科学与教的质素尚可。
  • 学校采用母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进度等方面均发挥积极作用。
  • 学生虽对本科有兴趣,但学习表现参差。他们的理解能力良好,但分析资料及表达能力则尚需改善。大部分学生对社会时事的认识亦有待加强。
主要优点
  • 部分学校已试行在本科及其他人文学科推行课程统整,此举有助加强学校整体的课程策划和促进各有关科目的协作。
  • 部分学校调适课程,以照顾学生的能力差异。
  • 大部分学校能配合本科的要求,举办适量的课外活动,如探访、专题展览及时事问答比赛等。
  • 部分学校的学生能应用资讯科技制作专题报告,效果良好。
  • 大部分学校评估学生学习表现的频次适中。有近半数学校了解除笔试之外,还需要配合课程目标,采用其他方式评估学生的表现。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教师较少在编订教材、制定教学策略和筹办课外活动方面互相合作和作专业交流。科主任亦需加强课程领导和监察方面的职责。
  • 教学计划大多只注重教学内容,未有适切关注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的配合。大部分接受视学的学校均未能有效推行课程纲要所提倡的「议题为本」教学法。
  • 本科在教学质素方面差异很大,特别有关课堂互动方面。教师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不单可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环境汲取知识,并有助培育他们各方面的技能和正确的态度。
  • 虽然学生上课专心,而且态度合作,但在学习方面却显得较为被动。他们未能掌握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教师须提供适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培养自学能力。
  • 学生习作的类型和质素亦有待改善。一般而言,教师未有设计适量的习作以培育学生的技能、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正确态度。教师给予学生专题研习时,亦未能就研习的步骤给予足够的指引。
  • 试卷的质素参差。约半数学校所订的试题仍主要考核资料的背诵。
  • 大部分学校试后检讨过于笼统,未能全面评估学生的表现。此外,学校亦甚少利用评估资料改善课程策划和学与教的工作。
  • 本科图书数量和种类不足,而学生亦未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作自学用途。

页首



 

3.22 经济

总评
  • 本科学与教的质素尚可?
  • 在十所接受视学的学校中,有六所学校的学生在香港中学会考和香港高级程度会考的及格率高于全港平均成绩。
  • 学生引用经济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大部分学校能举办合适的课外活动,如探访、讲座和专题展览等,以提高学生对本科的兴趣。其中两所学校策划的活动类型多元化,能扩阔学生的学习经验。
  • 大部分教师曾接受本科和专业训练。课堂编排有条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备课充足。观课所见,大部分课堂的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运用日常生活的例子阐释经济概念。
  • 校内试的频次恰当。试卷的形式和题目深浅程度大多符合公开考试的要求。部分教师能善用经济时事自行拟题。
  • 部分接受观课的教师能运用资讯科技辅助教学。他们亦鼓励学生在制作专题报告时,利用互联网搜寻资料。
  • 学生一般专心学习,而且态度合作。
  • 经济科教师基本上各自独立工作,甚少交流本科课程和教学法的最新发展。学校应鼓励教师在编订教材和筹办活动方面加强协作。
  • 小部分接受视学的学校在中三开设经济科。学校是否有需要在中三开设经济科值得商榷;而学校在选取教授的课题时亦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
  • 学校在课程策划、教学策略及习作设计方面时,仍未能充分照顾学生能力的差异。
  • 大部分学校在教学、学生习作及学业评估方面皆以考试为主导。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偏低。虽然教师能清楚解释经济概念,但忽略经济分析的推论。此外,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
  • 至于教学技巧方面,部分教师需要改善提问及与学生讨论的技巧。他们需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建构新概念,以提高教学成效。
  • 学生在学习方面显得较为被动,而且学习的策略颇为局限。教师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培养他们的自学精神。
  • 学生的习作多属历届试题或摘录自坊间的作业。教师须给予学生更多不同类型的习作,以培育他们不同的技巧。
  • 部分教师的批改需要改善。他们需要给予学生更具体和正面的回馈,以协助学生改进和巩固所学。
  • 教师尚未充分利用评估搜集资料,改善课程和教学策略。至于试后检讨,学校亦甚少针对学生弱点,制订具体的改善措施。

页首



 

3.23 地理

总评
  • 大部分学校的公开试成绩均低于全港学校的平均成绩。然而,半数学校的公开试成绩有明显进步。
  • 约三分之一的学校在学与教方面表现良好,其余学校的表现尚可。
  • 学生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能恰当地掌握地理知识,在学习上能善用资讯科技。惟大部分学生未能掌握地理科的技能,包括议题探究、问题探讨和概念应用等。
主要优点
  • 大部分学校均有良好的科务统筹。学校在课程策划方面表现良好。学校积极推行课程统整及实施课程调适,以便教师能更灵活地采用教学策略及更有效地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学习差异。大部分学校都十分着重地图阅读的课题及议题为本的教学方法。
  • 学校能提供多元化的联课活动辅助教学,活动包括制作展板、学习小组、阅览图书和利用图书馆资料作研习等。此外,更在不同年级推行专题研习及网页习作。
  • 大部分教师均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而且熟悉课程发展。他们能掌握良好的资讯科技技能,教学上能善用资讯科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学习。从观课所见,在采用母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学生有较多的互动和巩固学习效能的机会。大部分教师均备课充足,教学组织和步骤都有条理。
  • 大部分学校均采用适当的评估模式,包括进展性及总结性评估。除考试外,学生在习作、专题研习、上课及表达方面的表现均获评分。大部分试卷均能适当地加入各类地图、图片、统计图表及图表。部分教师更积极建立试题库和制作软件供学生自我评估。
  • 学校大都订立家课政策,以协调家课的分量及频次。大部分学校教师批改课业认真,并给予适当的回馈以助学生改进。
  • 本科教学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足够。大部分学校的地理室设备良好,管理得宜。此外,供本科购置教学资源和仪器的经费充裕。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学校未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户外参观及实地考察,以扩阔学生实地考察的经验及发展探究的技能。
  • 学校普遍推行专题研习以提倡自学及协助学生发展各项地理技能,惟欠缺具体指引协助学生厘定研习目标及运用适切的策略。
  • 教师欠缺团队协作以提升学与教质素,他们很少合作共同编写教学计划、搜集教学资料和设计学生习作。
  •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未够多元化。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不足,又缺乏具挑战性的课业,因而未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分析能力及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本科为学生提供讨论议题的机会及激发思考的活动并不足够。学生未能适切地建构概念、发展资料搜集及批判思考的技能。教师未能适切地引用实例及生活化的例子,藉以提高学生学习本科的兴趣及加强课堂参与。
  • 虽然学生上课专注,秩序良好,但大多数学生学习上的表现欠主动,在课堂上很少发问或详抒己见。学生欠缺自信有条理地表达意见。
  • 习作的种类不足,未能有效协助学生建构概念及发展各项技能。习作多以作业为主,欠缺明显训练目标及能引导学生思考的练习以切合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
  • 部分学校的地理室被改建作其他用途,以致本科在推行活动及教学上遇到不少困难和不便。此外,存放在地理室内的各类仪器、岩石标本及模型等亦未获适当安置。

页首



3.24 美术与设计

总评
  • 大部分学校经常举办不同类型的美术活动和兴趣小组,部分学校更举办跨课程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参观展览及参加校内和校外比赛;部分学生在比赛中获得良好成绩。
  • 部分学校积极争取外界机构的资助,例如优质教育基金、艺术发展局基金等,用以举办美术活动及改善美术教学设施。
  • 半数以上接受视学的学校,学生在公开试的成绩高于全港的平均成绩。
主要优点
  • 大部分科主任都能有系统及有效地管理科务。教师分工清晰,协作良好。本科订定清晰的周年学与教目标,并定期检讨工作计划和学生表现。
  • 大部分学校初中课程设计的涵盖面广泛,学习范围全面而均衡,能兼顾学习的延续性。学习内容包括一系列广泛的题材及媒介。
  • 部分学校能恰当地把资讯科技的应用融入课程中,学生能使用电脑绘图软件辅助创作。
  • 教师均受本科专业训练。大部分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充足,师生关系良好。教师能有效地指导个别学生。部分教师积极提升使用资讯科技教学的技能。他们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寻资料,制作专题报告。
  • 学生学习认真,上课专心,能按教师指示参与课堂活动及完成习作。
  • 大部分教师批改作业认真,善用评语指出学生的强弱表现,有助学生自我检讨和改善。
  • 大部分美术室的基本设备齐备。教师亦能有效地管理本科的器材及教学资源。
  • 部分学校能善用校舍的空间,展示学生作品或绘画壁画,营造艺术气氛,美化校园。
有待改善的地方
  • 部分学校未能因应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调适课程。
  • 大部分高年级的课程多偏重考试训练,未能让学生尝试利用各类媒介创作。
  • 课堂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未能充分利用不同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沟通技巧及自学能力。部分教师须改善提问技巧,以激发学生思考,增强思维训练。
  • 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偏低。教师可尝试提供较富挑战性的课业,发挥学生潜能。
  • 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评估和教师间的专业交流不足。
  • 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少主动提问。
  • 学生的创意、绘描能力和运用美术元素的能力均有待加强。
  • 大部分学生未能有效运用参考资料学习,他们的作品欠缺原创性。教师须设法引导学生透过美术创作表达自我,发展个人风格。
  • 部分学校未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支援学科的学与教。

页首



 

3.25 家政

总评
  • 接受视学的学校中,家政科学与教的表现尚可。本科订定的目标清晰,学习活动有系统。大部分学生均有良好的学习表现。
  • 部分学生掌握良好的实作技巧,并能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学生在公开考试的表现尚可。
主要优点
  • 部分教师能有效地管理科务,制定合适的跟进计划和妥善分配资源。
  • 教学计划显示科目的课程组织良好,能均衡涵盖科目内容。大部分教师积极工作并致力推动本科。可喜的是,越来越多学校让男生和女生修读本科。
  • 大部分课堂组织良好,教师安排合适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关系融洽。
  • 大部分学校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理论课和实习活动,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教师亦给予学生适切的指导以鼓励学习。
  • 学生之间能衷诚合作和进行协作式的学习。
  • 使用母语教学时,学生反应良好,学习气氛热烈。
  • 部分学校在校内有效地陈列学生的专题习作、设计的作业套、服装和针黹作品,以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效。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学校尚未建立评估制度以检讨本科教学的效果和学科的发展。
  • 学校未能充分照顾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宜因应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调适课程。
  • 学校未能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辅助本科的学习。
  • 教师可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以扩阔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解难能力和创造力。
  • 课堂上,部分学生缺乏信心使用英语沟通。他们学习被动,需要教师紧密的指导和辅导。
  • 部分家政室的安全水平有待改善,例如气体炉具未符合安全标准;部分学校室内家具的布置宜加重整,以确保实习活动可在安全的环境内进行。

页首



 

3.26 音乐

总评
  • 全部学校均在初中开设音乐科。有两间学校开办中一至中五课程,另有一间开设中一至中七课程,能为学生在中学阶段提供一个完整的基础音乐教育。
  • 音乐科学与教的表现尚可。
  • 大部分学校均有参加香港学校音乐节比赛,并能获优良或良好奖状。个别学校亦有参加学校音乐创艺展,屡获佳绩。
  • 大部分低年级学生能掌握基本拍子的概念,节奏感强。他们吹奏牧童笛指法纯熟,惟音色及分句方面的表现较逊色,视奏能力亦有待提高。在唱歌方面,学生在音准、咬字及情感表达方面,则仍须努力锻炼。
主要优点
  • 部分学校教师能按照学校的特色及学生兴趣编选教材。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意,利用班际音乐比赛配合跨科合作的意念,提供机会让学生发挥音乐、舞蹈及对白创作的潜能。
  • 大部分学校的课外活动多元化,包括中西乐器训练班、乐团、合唱团、校内音乐比赛及各种午间活动等,能补足正规课程。
  • 大部分教师曾接受专科及专业训练。他们备课充足,具教学热诚,态度认真,有耐性,并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及评鉴不同的演绎方式。
  • 学校支持本科的发展。音乐室的设备完善,教学资源齐备。学校亦能灵活地提供支援,有需要时,增添或更换设备。
  • 学校不断引入校外资源,例如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团体举办的教育性音乐会及讲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学校亦向优质教育基金、赛马会音乐基金申请拨款,为有音乐潜能的学生组织中西乐器训练班。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教师宜针对本科的实际情况拟定具体发展计划,例如课程设计、学与教的检讨和改善方法等,以提高教学效能。
  • 大部分学校有完善的资讯科技设备。教师宜更周详地计划使用资讯科技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扩阔他们的创意空间。
  • 教师应扩阔学生的学习范围,设计多元化的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从实践中学习。
  • 在歌唱教学方面,教师未能因应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提供具体指引和要求。教师宜就他们不同的程度,订定歌唱教学的目标和预期效果,以提升歌唱训练的成效。
  • 学生经常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尤其是读谱练习,教师应容许学生从错误中学习,鼓励他们在学习上探索冒险,从而建立自信。
  • 试题的形式尚算多样化,惟不宜过分着重评核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部分学校仍未设聆听技巧的测试。
  • 教师只将各级学生的测考表现记录在成绩表内,未能善用所得资料作为评鉴教学的成效,从而改善教学计划和教学法。
  • 部分学校透过专题习作或音乐会报告,鼓励学生搜集及组织资料。然而,教师需给与学生更清晰的指引,同时习作亦应配合各级的教学重点及图书馆内的资源。
  • 图书馆的音乐藏书不多,学生甚少借阅。学校宜购置更多雷射唱片及唯读光碟,配合学校资讯科技的发展。学校宜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学生自学的风气。

页首



 

3.27 体育

总评
  • 体育课堂的学与教质素良好。教师积极推行课外活动以补足正规课程。然而,部分学校限于体育场地不足、人手短缺或偏重考试成绩等,体育风气仍未如理想。
  • 学生在体育技能和体适能的表现尚可。大部分学校积极参加校外比赛以扩阔学生视野,并能在个别项目中获取良好成绩。
  • 学校采取适当的体育安全措施并订定清楚的处理意外事件程序,大部分教师曾接受急救训练。
主要优点
  • 大部分学校教师间的协作良好,部分教师更进行互相观课,交流教学心得,提升教学专业水平。
  • 课程编排良好。学校为各级学生安排学习广阔而均衡的基本技巧。大部分学校在课程中适当地加入体适能活动和测试,让学生了解其体能状况,并提高体适能水平。学校有为高年级学生安排他们较少接触的体育活动,以扩濶他们的学习经验。
  • 体育活动多样化,学校除了参加校际比赛外,更经常组织校内活动。部分学校聘请教练和调配其他教师来协助推行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体育活动和得到更多专业的指导。部分学校更推荐学生参加体育总会的专项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潜能。
  • 所有体育科教师曾受专业训练,大部分教师教学认真,课堂组织有条理,解释清楚,示范正确。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融洽。部分教师建立课堂常规,有效地管理学生秩序和组织课堂活动。
  • 大部分学生对本科有兴趣,认真学习,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遵从教师指示,秩序良好;学生间合作愉快。
  • 大部分学校订定清晰的评估政策,涵盖面足够,评核频次适中,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小部分学校利用资讯科技记录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各方面的体育表现,方便更新及存取资料。
  • 大部分学校支持本科的发展,拨出足够款项添置器材和用具、组织校内活动和参加校外比赛。部分学校善用附近的公共运动设施,改善学校环境,扩阔学生的学习经验。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学校欠深入检讨课程策划、教学效能和科务发展等范畴,亦未能针对问题而提出改善建议,以便日后跟进。
  • 教师各自编写教学计划,个别项目的教学内容出现序列性不足的情况。
  • 体育教师负担的工作繁多,部分教师更需兼顾大量的科外职务,其他教师的支援不足,影响课外活动的发展。
  • 部分学校偏重训练校队参加比赛,较少组织培养学生兴趣的活动。
  • 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主导,偏重讲授,活动未能配合教学目标。师生互动不足。部分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秩序,教学节奏略缓慢,学生运动量低,练习技巧的机会不足。活动欠多元化,选材未能配合学生的能力或提高学习兴趣。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偏低,亦较少鼓励和赞赏学生。
  • 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主导,偏重讲授,活动未能配合教学目标。师生互动不足。部分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秩序,教学节奏略缓慢,学生运动量低,练习技巧的机会不足。活动欠多元化,选材未能配合学生的能力或提高学习兴趣。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偏低,亦较少鼓励和赞赏学生。
  • 评估项目的分额比例欠清晰。部分学校未有将理论学习或体适能纳入评估范畴内。
  • 本科的参考资料不足,包括书刊、视听教材和电脑软件等。

页首



 

3.28 商业科目

(商业科目包括中六及中七年级的企业概论和会计学原理;中四及中五年级的商业、会计学原理、英文文书处理及商业通讯和英文打字;中一至中三年级的簿记和基本商业。)
总评
  • 接受视学的学校,在中学会考及高级程度会考的表现非常参差。
  • 学生除了参加香港考试局的公开考试外,亦报考「必文学会资格」、「英国伦敦工商学会」及「香港专业会计员协会」举办的考试。
主要优点
  • 大部分教师能掌握学科知识,备课充足。教师的指示和示范清楚、讲解有条理,教授内容切合学生的程度。
  • 大部分学校在中四及中五级商业科采用母语教学,显着地增强了学习气氛、课堂互动及学习效果。
  • 大部分学生上课时守秩序及专心听讲,他们的学习态度积极。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工作计划所订定的施行建议较空泛,未能配合学科及学校整体教学目标列出工作重点,并根据工作检讨结果拟定具体的跟进策略。
  • 教师应安排相关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商业科目的兴趣。
  • 部分教师已尝试采用资讯科技辅助教学。然而,资讯科技在教学上的应用仍未普遍。
  • 教学以教师和考试主导。教师多采用「讲授式」及「问答式」教学方法。课堂学习较偏重机械式的应试技巧操练。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少鼓励和赞赏学生,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教师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能。
  •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欠主动,亦欠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澄清疑难。
  • 一些商业科习作及试题偏重记诵式题目,未能帮助学生理解商业社会的最新发展,亦未能评核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 商业科目的参考图书和视听教材不足。

页首



 

3.29 科技科目

(科技科目包括设计与科技、基本科技、科技概论、金工、电工、电子与电学及资讯科技)

总评
  • 12所学校开设设计与科技初中课程,其中一所学校更开设中四及中五课程。此外,一所学校则开设其他的科技科目。
  • 就视学所见,科技科目的学与教质素尚可。
  • 接受视学的学校,学生在中学会考的及格率低于全港日校的平均成绩。部分学生在「联校机械奥运会」等公开比赛中取得优良成绩。
  • 学生对科技科学习感兴趣。学生透过资料搜集、分析、设计、模型制作和评估等活动发展不同的学习能力。他们能掌握基本设计和科技知识,亦能在实习活动中适当运用手工具和机器。然而,学生在图象传意方面的表现未如理想。
主要优点
  • 科务管理良好,课程及科务的文件资料齐备,方便教师参考。
  • 大部分学校举办与科目有关的课外活动,并鼓励学生参加公开比赛,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扩阔他们的学习经验。
  • 大部分教师已接受专业训练。他们备课充足,讲解清楚和有条理,能有效管理课堂秩序,师生关系良好。
  • 大部分学生对科技科学习感兴趣,他们上课专注、留心聆听,能完成教师安排的习作。学生在课堂上守规,秩序良好。
  • 学校采用持续性评估,并制订明确的评分指引,以评估学生不同时段在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上的表现。
  • 部分学校善用校外资源,增加工场的资讯科技设备,支援科技科教学。
有待改善的地方
  • 部分学校订立明确的课程目标,惟课程内容未能全面涵盖学科的学习范畴,教学计划亦未能阐释教学重点。此外,大部分学校未有检讨和跟进全年工作,以加强学与教的效果。
  • 课堂教学多由教师主导,教师提供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的机会不多。部分教师未能善用提问刺激学生思考;给予学生的指引亦不足。
  • 学生多依从教师指示学习,较少主动发问及与同学交流经验。此外,部分学生在工场实习时的安全意识不足,未有遵守安全守则。
  • 大部分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给予学生的回馈和跟进改正不足,亦未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业表现和巩固他们的学习。此外,部分习作内容和形式有待改善,应避免机械式的抄写。
  • 教师未有全面检讨和分析学生的学业表现,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能。
  • 大部分图书馆内与科技有关的图书内容过时;学生较少借阅图书。
  • 部分工场的管理未如理想,杂物随意放置,机器和工具欠缺适当保养,安全药箱内的药品过期,亦未能适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