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通過閱讀,學生能夠獲取知識,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具備良好閱讀能力的學生,長大後能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
自2000年教育局推行教育改革以來,全港中、小學以至幼稚園,均不遺餘力地推展閱讀教學。學校在校本課程、教材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了調適和優化,提升語文教學的成效。與此同時,學校通過推動全方位閱讀,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建立優良的閱讀習慣與態度。
在國際教育研究成績評價協會主辦的2011年「第三屆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中,結果顯示香港小四學生的整體閱讀表現全球排行第一。與2001年整體閱讀表現全球排行第十四相比,名次大幅躍升了十三名。研究結果顯示,香港新一代學生的閱讀能力正不斷進步。這不單實證了教育改革的成效卓越,更是教師、家長及學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PIRLS的研究結果同時顯示,對閱讀有濃厚興趣、動機和信心的學生,其閱讀成績較好。由此可見,學生的閱讀興趣、習慣和態度,對他們的閱讀表現有直接和正面的影響。故此,教師和家長在期望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時,有必要先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習慣和態度。
另外,在香港男女生閱讀能力表現方面,PIRLS的研究結果顯示,閱讀成績達到優秀基準的香港女生比例,較男生為多,而且比例增長較顯著。有見及此,教師和家長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宜多留意平衡男、女生的閱讀興趣,為男生提供更多適切的支援。例如:在購置圖書時,同時照顧男生的興趣,並舉辦閱讀活動,鼓勵男生參與。
為了照顧學生不同的閱讀興趣,香港教育局全方位學習及圖書館組推出了全新的書目表,供教師、家長和學生參考。書目表推薦的中、英文書籍,適合初小男生和女生閱讀。相信不同學生在此書目表中,同樣能找到各自感興趣的圖書進行閱讀;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從閱讀中學習。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
謝錫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