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感知肌能訓練(特殊教育需要)學習綱要 - 附件一 - 感知肌能訓練安全指引

 

1. 策劃和進行活動時要注意之事項

2. 使用各種場地、工具、器械及教材時的安全

3. 特別情況

4. 總結

1.策劃和進行活動時要注意之事項
 1.1.有多種弱能的學生,進行各種活動時可能力有不逮。在策劃及教導學生進行活動,教師應先徵詢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或護士的意見,充分掌握學生的能力;包括感官功能、活動能力、及肌肉的協調性等。以致在設計活動時可因應學生的能力作出適當的調節。
 1.2.教師須以正確及安全的扶抱方法,協助學生轉換位置,例如落地蓆,上落輪椅等。有需要時,教師必須諮詢物理治療師的意見。
 1.3.進行感知肌能訓練時,教師必須給學生明確的指示和適當的訓練,有需要時,可給予視覺或聽覺上的提示。
 1.4.教師在口頭提示及作示範時,須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亦須清楚和緩慢地說話,確保學生完全明白。
 1.5. 各項活動的節奏及動作,均須按學生的身體狀況,小心調節,及按部就班地進行。
 1.6.活動時,須小心控制場面,盡量緩和緊張的氣氛。若學生反應過於激烈,教師須給他們足夠時間冷靜下來。
 1.7在進行任何活動時,如發現學生有不安的現象,應立即停止。
 1.8.

活動後,參與活動的教師和學生都須有足夠時間休息。

向上

 

2.使用各種場地、工具、器械及教材時的安全
 2.1.在進行感知肌能訓練時,室內之傢俬、雜物、門窗等均可能妨礙活動的進行和引致危險。請盡可能將環境改善,以應所需,使教學活動能順利進行。
 2.2.如在空曠的戶外場地進行活動,應注意地面情況,地面要平坦,留心凸出而容易招致危險的物件。
 2.3.在進行大肌肉活動如跑步、爬行、滾動、跳躍等訓練時,著地區域要柔軟,學生若失控時,盡可能協助其安全著地。
 2.4.濕滑的場地,不宜進行跑步或跳躍等活動。
 2.5.進行感知肌能訓練時,如果需應用體育用具或特別器械,必須事先妥為檢查。在操作及安裝方面,請先徵詢有關科任教師或治療師的意見。
 2.6.為避免疾病傳染,在進行視覺訓練及味覺訓練時,應完全避免學生共用一個眼罩或食具。
 2.7.在選用感知範疇的教材/教具時,教師尤應注意安全:
2.7.1. 嗅覺訓練:
  • 太刺激味道避免嘗試
  • 個別敏感學生需避免吸入刺激氣味,例如部份學生絕對不能接近璋腦的氣味
  • 避免學生自行接觸教具

2.7.2. 小肌肉訓練:

  • 防止學生吞食太細小的物件

2.7.3. 視覺訓練:

  • 避免用強光直射學生眼睛
  • 避免看紫外光及其光源

2.7.4. 觸覺訓練:

  • 觸摸物體時,避免太尖、太熱、過份粗糙等物質。

向上

 

3.特別情況
 3.1.學生如遇有以下情況,教師須特別小心;如有需要,更須通知學校護士:胸痛、呼吸困難、心跳急速、過度疲勞及暈眩、面色蒼白、不尋常的焦燥或憤怒、無故流鼻血及發燒等。
 3.2.對於體弱及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生,應留意他們活動的情況,如太劇烈時,應停止活動。
 3.3.急救箱必須放置在教職員方便取用的地方。教師必須有急救常識,亦須懂得應付學生病發時的適當處理程序。
 3.4.患有視網膜脫離或嚴重近視的學生應避免進行大動作之劇烈運動。
 3.5.患有脆骨症的學生應避免進行碰撞及大動作之活動。
 3.6.患有癲癇症的學生應特別小心,須經常有人陪伴他們以防病發跌倒。
 3.7.身體弱能的學生,除了平衡及肌肉控制力不足外,其對活動的自覺及疼痛的感覺都可能較弱。在進行感知肌能訓練時要特別小心,或須採取適當安全措施。
 3.8.

對於在適應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必須使他們作好心理准備,以適應環境上的改變。

向上

 

4.

總結

本附件內的建議祇供參考之用,未能盡列;各學校校長或施教者須運用他們的普通常識和專業判斷,靈活使用本指引,並根據【職業及安全條例】和學生的情況,制定校本安全指引。

 如有疑慮,可諮詢有關機構,例如:勞工處、職業安全健康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