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感知肌能訓練(特殊教育需要)學習綱要 - 第四章 - 感知肌能訓練課程策略

4.1 有需要接受感知肌能訓練學生的學習特點

4.2 感知肌能訓練的教學原則

4.3感知肌能訓練的教學方法 / 策略建議

4.4感知肌能訓練的學習和知識能力的培養

4.5教學資源

 

4.1

有需要接受感知肌能訓練學生的學習特點

有需要接受感知肌能訓練的學生,多為弱智或感覺統合1有障礙的學生,在感知肌能掌握均較主流學校的學生差。因此,無論在教學或設計課程時,我們必須注意配合學生需要和能力,並針對他們的學習特點來設計。以下列舉一些有需要接受感知肌能訓練的學生常見的學習特點:

 

1 「感覺統合」是美國南加洲大學的艾爾絲(Ayres)博士於六十年代所建立,是其中一個解釋學習困難及動作發展遲緩成因的理論。她認為學生之一些表徵,例如:不專心、動作笨拙、社交困難、寫讀困難、口齒不清及不聽指示等特徵,是由於腦幹部位負責統合各種感覺的系統功能失調所致。「感覺統合」發展至今,已被應用於治療、幼兒教育及嬰幼兒保健服務內。

 

4.1.1

感知方面

這些學生一般在處理訊息的能力,如長短期記憶,都較為薄弱,加上知覺範圍狹窄和處理速度較緩慢。他們辨認事物時,區分能力較差,通常很難將感知的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特別是一些形象及背景較複雜的事物,他們在物體之間的空間關係便產生混亂現象。由於學童對五種感官刺激(視、聽、觸、嗅、味覺)的敏感度及辨別能力比較弱,故在教學時應選擇較誇張及能突出對比的組合,以提高學童的感覺及分辨不同刺激的能力,然後循序漸進減小,待能力許可時再分辨較相似的刺激。例如,以較強烈的質感對比玩具或物件協助學童分辨不同的觸覺刺激。

4.1.2

肌能方面

這些學生多在身體肌能上發展遲緩,他們的手腳及身體動作缺乏靈巧,而影響了手眼協調和動作的平衡,從而做成了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障礙。有些則因體質較弱、力度和耐力都不足,肢體協調能力低,以至有許多不能隨意動作或肌腱痙攣;更有些學生因不能坐得平穩,而需要依賴輔助器具來行走或以輪椅代步。我們應盡量協助肌能良好的學童練習平衡及較複雜的肌能控制; 為肌能較弱的學生應提供較多協助去進行被動式運動(Passive Mobilization Exercise),以保持其肌肉及關節的活動幅度。

4.1.3

思維方面

這些學生的高層次思維較普通學生差,因此他們在概括、類化、聯想,抽象思考和應用能力方面亦較低。再者,他們的思想欠靈活性,亦欠獨立性。因此,他們會按固定方法處事,對解決疑難,應付突然的變化,可能束手無策,同時亦容易盲從附和別人。對於遷移技能較弱的學生,教師宜選用實物作教具,而且盡量把訓練項目融入生活流程中,多營造處境上的需要讓學生去練習每一技能。

4.1.4

學習方面

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自發性會較低。學習時,不易掌握繁複的概念或多重目的的學習。為提供更有效率的學習模式,促進學童的學習表現及將效能延續,我們應把學童每個發展階段需掌握的內容,在整校、整級以至整班的活動及內容都會作有系統的安排,使每月的教學內容都會有主題,這樣便能提供一個固定的「生活流程」學習,令學童在學習及運用的層面得以連貫。

4.1.5

注意力方面

他們的專注力短暫,注意範圍狹窄,注意力分配困難,要他們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物上,是非常困難的。教師施教時,應先與學生保持視覺接觸,確定取得學生的注意後,方可進行教學。每項活動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每一教節有多項活動交替進行,以增加其學習的趣味。教師也應多採用實物、模型、顏色鮮艷的圖片或圖畫作教材、教具、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提高其學習興趣。

4.1.6

記憶方面

他們的記憶過程緩慢和容量小,加上他們理解力弱,對要記憶的材料未能充份了解其中的意義,因此他們貯存及回憶的資料,很多時候都是斷續、凌亂和不精確的。我們應盡量協助學童增強貯存技巧,把所學的技巧養成習慣,加以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4.1.7

耐力方面

他們容易在稍有挫折時便終止活動,缺乏堅持到底,克服困難的毅力。教師可通過趣味化及多樣化的活動重覆學習重點,同時加以適當的獎賞作為鼓勵。

4.1.8

自制方面

他們較容易受基本需要或本能所支配,欠缺全面而週詳的思考,因而較易衝動,自制力較差。教師應教導學生掌握適當的感知反應,並透過類化的過程,達到自律的效果。而對於自閉症或有情緒問題的學生,教師可盡量找出其不能自制的原因,並設法安靜學生的情緒,運用他們喜歡的物件來轉移失控的行為,嚴重者,應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4.1.9

言語方面

他們的言語發展緩慢、詞彙有限、句式簡單、語法結構紊亂。另外,一些學生可能亦有發音不正確等語言障礙,加上智能偏低,往往不能有效地用語言溝通。對一些語言能力較弱、專注力欠佳的學生的訓練初期,教師應多用非語言溝通方式,如口頭和手勢提示,又可示範一次有關活動、或引導學生去完成該項動作。

4.1.10

自立方面

由於他們的自立能力較弱,容易依賴別人,有些則自信心薄弱,對新的工作或情境較為害怕。故此,教師應盡量以淺入深,鼓勵學生嘗試一些他們能力可做到的工作,並加上正面鼓勵。

4.1.11

社交方面

由於他們的活動能力所限,加上自信心不足,以至社交圈子往往較一般學生為狹窄,容易形成自卑及消極的心理和社交態度。教師和社工應盡量提供一個正面、安全的環境,鼓勵他們與同齡的學生交往,建立健康的自我觀念及社交技巧。

4.2

感知肌能訓練的教學原則

基於有需要接受感知肌能訓練的學生普遍都有上述的學習特點,為確保他們都有充足的基本技巧或學習其他科目/主要學習範疇的先備能力,感知肌能訓練可以促使學生掌握簡單技巧,從而與其他科目配合學習,繼而發展成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基礎。所以從事感知肌能訓練時,需要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亦要照顧到他們是需要較長的時間才可以學到和掌握有關內容和技巧。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是與普通學校的學生並無分別,大家同樣需要溫飽、安全、成功、愛護、關懷、讚賞等。所以讓學生有多些機會去體驗生活,得到這些基本滿足。從人際關係的互動中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因為有效的訓練,不單在於教師方面,其他家庭成員的合作,社會人士的支持,以及對學生的尊重均是有效的教與學的原則,以下是一般應注意的教學原則:

 

4.2.1感知肌能訓練的方法及形式要靈活及多元化,避免與日常生活脫節,以便使學生能保持學習上的興趣及應用所學技能於日常生活中,才能使教學有更大的效益。

 

4.2.2教學的內容、份量、方法和進度都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讓他們在能力上能夠接受,但又要有合理的難度及要求,使他們能按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循序進步。這樣便可以建立他們的學習信心。

 

4.2.3課程要照顧到學生的個別發展水平和學習問題,但並不意味著要完全進行個別學習和教學。教師要制定基本上適合全班的教學計劃,而當中又有照顧學生個別差異的安排,好讓學生可以從集體學習和生活中,懂得與人相處及分享經驗之道,同時也能按自己能力學習。

 

4.2.4要讓學生有愉快及有效的學習經驗。這是基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從這個出發點,教師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對知識的追求。

 

4.2.5教學活動除了是一些技能上的教授外,亦應要包括溝通能力、計算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以提供均衡的發展。

 

4.2.6讓學生有多些創造、設計和實踐的機會,因為日常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若能提供空間及機會加以發展,可滿足他們對應用知識和技巧的需求,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4.2.7有目的及有效的複習是補救記憶力弱的良方。每次授課都可以重覆部份,但使用的形式卻要多變化,使學習的連續性增強,同時以小步子形式進展。

 

4.2.8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留意學生的反應。正確的反應要加以讚賞和給予鼓勵,而錯誤的便要糾正。給予學生的讚賞適宜是直接的和即時的,形式可以由小餅食發展至代用券或口頭讚賞,目的是給予學生正面的鼓勵,使一些外化的鼓勵因素漸次為內化,而最終目的是沒有這些外化的鼓勵,學生也能自發地去進行學習活動。但是,如果學生未有預期的反應,教師便需要檢討,看看所定的教學目的是否過於艱深或太淺易,還是學生仍未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

 

4.2.9教學要從多方面的感官入手,要使學生接受多方面的「刺激」。單一方面地使用聽覺或視覺上的感官教學,是不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與趣和動機的。教師是要適當地運用教具,包括實物、圖片、圖解、模型、錄影、電影、電視、電腦軟件等媒體,再加上步子適合學生能力的示範,配合教師的講解和教學的目的,以協助學生掌握事物的特徵和聯系。

 

4.2.10

教學目的要明顯和精確,學生每次所學是明確和簡要的,每次教學不宜有太多的學習目標。此外,學生的注意力是容易分散的,因此,教學內容、教具和活動,不宜同時同地有太多數量或是有著五光十色的變化。

向上

 

 

4.3

感知肌能訓練的教學方法 / 策略建議

由於有需要接受感知肌能訓練學生的學習困難,一般的教學法多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教師應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求達到所定下的學習目標。以下有關教學法的建議,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互相兼容的,因此,教師要融會貫通地掌握不同教學法的效果而靈活地使用。

以下試列舉一些有需要接受感知肌能訓練學生的教學法,供教師參考:

 (1)

引導式教育 (Conductive Education)

引導式教育是為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導致活動機能失調者而設的一個有效的教育系統。透過引導式教育,學生可以學習建立協調的整體功能,克服身體弱能所引致的消極性格發展和心理障礙。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式教育強調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鼓勵、啟發、引導學生思維,使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

在學校推行引導式教育,以下各點可供參考:

  • 由不同專業人士組成的貫通專業團隊擔任引導員
  • 透過有組織的生活日程和適合的環境設施,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及空間學習與實踐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 選取體能或智能相近的學生,以組別形式進行學習
  • 配合誘發技巧,如節律性意向及習作程序的運用

(詳情可參考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身體弱能學生課程指引」)


 (2)

塑模(Shaping)

塑模利用調教小步子深淺的方法,在教導能力偏低的學生時,循著逐漸減少教師的協助或提示的方向進行。學生在教師所安排的特定模式(即特別安排的環境)中接受訓練,開始時的步子是很易完成的,但往後的步子難度逐漸增加,直至學生能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即已掌握了該技巧)為止。舉例說,學生在接受手眼協調訓練時需要把小球放進小盒中;但開始時,學生只需要把小球放進一個大盒中,當學生完成這目標後,才進入另一小步子(就是把球放進較細小的盒子中)。這樣的程序重覆著,只是每次所用的盒子都較上次細小些,直至學生可以把小球放進一個小盒子中,便達到所定的目標。

當每次運用塑模時,教師都要先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線和學習能力,再定下每小步子的所需成功率(例如學生在5次嘗試中,成功了4次便算達到目標)。最後還要進行一次評估教與學的成效,以便計劃學生再進一步的訓練。


 (3)

多重感覺教學

多重感覺教學法是一種廣泛運用視、聽、觸、嗅、味等感覺器官來加強學習效果的教學策略,目的是使學生運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事物,從而引發探索環境的興趣,加強學習動機、 提高專注能力和加深對事物的理解。教師亦可引導學生運用多重感官去認識事物。例如在認識花朵時,教師可出示真實的花朵,讓學生憑嗅覺、視覺和觸覺去感知花朵存在的不同形態,從而加深對花朵的了解。不過,教師須留意學生在感知上的限制,或許不能在同一時期內接受太多資訊,因此教師需適量及適時地運用此教學法,避免一時給學生太多刺激,影響專注力和滋擾學習。


 (4)

分組教學

在一班學生中,學習能力是會有一定的差異。為了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需要,教師應在編組、教學法、教材及評估方面作出調節。在學校裏,學生的分組大致有三種:

a.按能力分組---把某學科學習能力相若的學生編在一起學習。這項安排有助於教師編定程度相約的學習內容給學生學習。


b.混合能力分組---把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和一些能力較弱的學生編在一組,分組形式可按能力、興趣及需要,使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提高較弱學生正面的學習動機,加強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而能力較強的學生也可以藉著分組與同學分享自已的意見的機會,更能深入地了解所學習的概念和技能。常見的例子是把「動作配合視覺」的學習重點融入球類遊戲或比賽中,讓不同能力的學生亦可在同一小組中合作,完成遊戲活動。


c.個別輔導---除了分組之外,教師也要為差異較大(較好或較差)的學生提供個別輔導。如有需要也可為某些學生設計特別的個別學習計劃。


以訓練一班學生手眼協調活動為例,把能力相若的學生編成一小組;教師安排他們學習視覺與肌能協調訓練中的「拼砌平面鑲嵌玩具」,而班中另一能力稍遜的小組則做著「用筆畫線把兩點聯起來」的活動。在另一情況下,整班的起點可以是同步的或一齊的,例如要求學生「正確地模仿看見的姿勢」,但各組可以學習不同難度的姿勢,而教師因應這些不同的學習目標而安排程度相異的學習活動,讓各學生能按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集中精神學習。


 (5)

從遊戲中學習

通過遊戲或比賽的活動形式,學生可從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幫助學生鞏固對知識概念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訓練學生的視覺記憶方面,可透過二至四人一組配對相同圖咭的比賽進行,學生需要記憶不同圖咭的位置,並揭中相同的圖咭,以揭中最多相同圖咭者為勝。

 

至於參照現實環境而設計的模擬遊戲,更可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學習和實習的機會,幫助學生更易掌握感知肌能協調技能。但教師應留意所有活動和遊戲是要達到特定的教學目的,而這些教學目的是需要配合整個教學計劃的整體目的。


 (6)

多複習來增強效果

基於學生的學習困難,他們是需要重複學習和練習,直至他們內化所學。不過,教師宜留意下列有關的幾點,以收複習的效果:

(i)每次重複練習都要有一些新內容以避免過於單調,使學生減低了學習興趣。


(ii)要在最適當的時候進行複習,例如在剛完成了一個學習程序時。


(iii)每次的複習所針對的學習重點不宜過多,理想的是能專注在一個目標上。


(iv)複習的方式要新穎和有變化,要能維持學習興趣。


(v)留意複習的次數和每次的時間要合適,要能做到學生不會厭倦。


以教導學生掌握了「持羹進食技巧」為例,下列例子是顯示出如何將延續訓練融入日常生活流程之中:

  • 在早餐進食麥片、通心粉、粥品等半流質食物時,自行或協助下「持羹進食」
  • 在午餐進食米飯、免治肉醬、雜菜及肉汁等糊狀食物及小塊豬排、雞柳、香腸等食物時,自行或協助下「持羹進食」
  • 下午茶點時,利用茶羹自行或協助下調朱古力飲品、奶或稀麥片進飲
  • 晚餐時自行或協助下持羹進食飯、肉醬及小塊肉食等

透過習慣性及特定目標的訓練,學生能在整天的流程中不同的時段及環節練習所學的技巧、實踐在生活中學習的目標。教師亦可依每次練習的實際情況而酌情改變內容,提供最切合需要的訓練。

向上

 

4.4

感知肌能訓練的學習和知識能力的培養

本綱要內感知肌能訓練四個大範疇所建議的學習內容是需要教師有一個較宏觀的掌握,使這些內容除連結成一個整體外,亦可以頓察到他們互相聯繫著的關係。我們不能獨立處理單一個範疇的學習內容,而忽略其他相關的範疇。例如,我們可以把「感知訓練」和「肌能活動訓練」兩範疇的概念和技能配合,就與「感知能力和肌能活動的配合」範疇裏的概念極有關係。再者,「與空間關係有關的認知概念」範疇的學習是需要利用感知和肌能訓練中的分辨、分類、配對等概念和技能的。可見這四個學習範疇的相亙關係是很密切的。

 

學習感知肌能訓練技能的最主要目的有下列三點:

  • 協助學生發展及發揮感官功能,加強學生的專注能力
  • 設計活動,促進學生的大肌肉和精細肌肉活動能力作為學習其他科目如自理、社適、溝通等的基礎
  • 培養學生運用感知肌能去探索環境的興趣,作為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

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轉移到實際的環境往往是有困難的,解決方法是透過運用不同範疇內的概念;設計一些綜合運用感知肌能訓練的知識和技能的課業/活動,再安排適當的學習情境,設計單元教學是一個有效的課程組織方法。學習情景,包括處境式、主題式和相互作用式,可以是教師摸擬的、真實的,也可以是想像的。提供一個學習情境的目的在於所引發出的思考實踐過程,而透過課業/活動,讓學生熟習溝通能力、學習技巧、計算技能、思考能力等,多種基本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技巧。

由於學生能力、學習條件和需要的差異很大,教師可按學生能力,運用目標為本課程設計的形式,把教材調適,並設計不同難度的課業或練習,以配合學生不同的需要。在一班學生裏,可能有各種程度的學習能力,教師可採用不同方法來設計課業和練習,以幫助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本學習綱要附有課業設計示例供教師參考)

向上

 

4.5

教學資源

如果教師留心周圍環境與感知肌能訓練學習內容的關係,到處都是感知肌能訓練的教學資源。感知肌能訓練技能是日常獨立生活必需的。有關的學習材料,可以算是無處不在的。但在眾多的資源中,教師本身是最重要的一項,因為他們才可因應學生需要,特別地購置、設計、製造教具,或在環境中取材。

除教師本身外,校內的員工和學生們也是學習資源,例如在學習空間關係和位置時,可利用排隊解釋各人的位置。校園本身和周圍環境與事物亦是資源的倉庫,可提供學生很多學習的機會,例如往返學校所經途徑、建築物的形狀、可以認識形狀、大小或比較長短。

在學校環境裏,可用的資源可包括下列幾種:

(1)坊間的課本或教材套

(2)有關感知肌能訓練及感覺統合的參考書籍

(3)電腦光碟

(4)互聯網/內聯網

(5)進食、書寫、等用具

(6)可用作探討和進行某些感知肌能訓練活動和概念的特備教具

(7)大圖畫和模型等

(8)遊戲用具和玩具

其他很多物品,例如報紙、雜誌、宣傳單張、包裝封套、地圖、圖則、時間表和棄置的家具等,由於這些物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關係,都可以是很有效的教學材料。

(詳情請參閱附件七附件八)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