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資料庫] 第三章 主要視學結果:科目


在質素保證視學過程中,視學人員會評估個別科目的教學質素,圖33列出在二零零零至零一學年接受視學的科目及相關的中、小學數目:

圖33:

科目
接受視學的學校數目

 

小學
中學
總計
中國/中國語文
30
17
47
中國文學
-
12
12
普通話
20
13
33
英文
30
17
47
數學
-
12
12
物理
-
14
14
化學
-
13
13
生物
-
14
14
科學
-
17
17
常識
30
-
30
電腦
-
15
15
中國歷史
-
7
7
歷史
-
12
12
經濟與公共事務
-
7
7
經濟
-
10
10
地理
-
8
8
美術與設計/美術
30
13
43
家政
-
6
6
音樂
29
17
46
體育
30
17
47
商業科目
-
12
12
科技科目
-
13
13

 

下文綜述在二零零零至零一學年,中、小學各個科目在學與教方面的視學結果。2

首先報告小學的科目,中學隨後。 3
--------------------------------
2
由於在二零零零至零一學年只視察三所特殊學校,而這三所學校的性質截然不同,因此本報告並沒有納入這三所特殊學校各科目的表現。
3
由於少於兩所接受視學的學校開設工程科學、社會及旅遊與旅遊業科目,故綜述這些科目的視學結果恐有誤導之嫌。因此,本報告並沒有記述這些科目在學與教方面的效能。

頁首



小學


3.1 中文

總評
  • 在過去三年的香港學科測驗,接受視學的學校學生成績一般達全港的平均成績。
  • 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和校外比賽,包括朗誦比賽、閱讀比賽、書法比賽及徵文比賽等。
  • 學生的閱讀、聆聽和說話能力良好,寫作能力相對較弱,且有較明顯的差異。

 

主要優點
  • 大部分學校的科務統籌有系統,並備有本科教學備忘或教師手冊,為教師提供具體的教學指引,對推展科務頗有幫助。部分學校鼓勵教師互相觀課或合作備課,藉此提升教學質素。
  • 學校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教學重點明確。部分學校積極推行中文廣泛閱讀和其他的語文教學計劃,如「高效能識字法」和「全語文寫作計劃」等。
  • 大部分學校安排不同的課外活動,如朗誦比賽、閱讀比賽及書法比賽等,以補足本科正規課程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 教師大都教學態度認真,備課充足,講解清楚,教學有條理,並能有效地管理課室秩序。部分教師運用多媒體教材或教具施教,以加強教學效果,又或透過安排多樣化的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足夠的互動學習機會,課堂氣氛良好,師生關係融洽
  • 學生上課專心,秩序良好,對學習感興趣,樂意參與課堂的學習活動,並認真完成習作。整體而言,學生的閱讀、聆聽和說話能力良好。
  • 大部分學校備有清晰的評估政策,能有效評估學生的語文能力;家課的類型頗多樣化,有助鞏固學生的學習。
  • 大部分教師用心批改習作,並能跟進學生的改正。部分教師能給予學生適當的獎勵和回饋,以強化學生的良好學習表現。
有待改善的地方
  • 科務會議討論的項目多集中在事務方面,較少深入檢討本科教學情況及學生的學習表現。
  • 學校的課程和教材編排多以教科書為主導,鮮有因應學生的能力和需要加以調適。
  • 教師的提問較直接,未能有效啟發學生的理解、概括和分析等能力。
  • 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弱。教師需要設計習作幫助學生改善審題和段落組織的能力。
  • 大部分學校未能善用評估資料,以修訂課程、教學計劃和改善教學策略。
  • 輔導教學方面,教師多未能針對學生的語文弱點,調整教材和教學策略,使能給予學生適當的輔導。

頁首



 

3.2 普通話

總評
  • 學校重視教師專業發展,絕大部分教師曾修讀本科課程。大部分教師能說流利普通話,然而,只有約百分之二十的教師能說得準確和語調自然。
  • 學生在學習方面有良好的表現。他們的聆聽能力良好。在口語方面,大部分學生的朗讀能力不錯。

 

主要優點
  • 學校能擬訂工作計劃,議事範圍除日常事務工作外,亦涵蓋本科學生學習情況。
  • 學校多舉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組織普通話興趣小組,以提高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半數以上的學校鼓勵學生參加校際朗誦節比賽。
  • 教師教學態度親切而認真,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步驟清晰。教師能恰當地運用教具輔助教學,也能運用簡明的教學語言提問、講述及指示。個別教師更嘗試利用電腦教育軟件輔助學生學習語音。
  • 學生專心學習,對教師的提問反應積極,樂意聽從教師的指示,並能認真地完成各項習作。初小年級的學生仿讀能力頗佳,在課堂上能用普通話簡單應對,學習態度積極。
  • 大多數學校的評核次數及範圍適當。筆試及口試的佔分比重恰當。在習作批改方面,大部分教師能指出學生的錯誤,並要求學生改正。小部分學校更要求學生繳交朗讀的錄音作業,以評估學生的口語表現。
  • 學校能善用本科教學津貼購買教學參考資料及電腦教育軟件,並編製本科教學資料目錄,方便教師查閱取用。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學校雖已嘗試剪裁教材,但未能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興趣和能力而擬訂具體的普通話能力要求,作為剪裁的依據。
  • 學校多未能按照本科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全面而有系統地檢視教學和評估的內容和方法等,從而擬訂針對性的跟進計劃,以提高本科的教學素質。
  • 半數教師的發音準確度尚待提升。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師多偏重課文朗讀、句式操練以及語音知識的講述,未能因應學生的能力及興趣,靈活地運用教材,設計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有關的簡單情景對話活動,以培養他們的口語能力。大部分教師未能把語音學習與聽說練習結合起來,讓學生透過實踐鞏固學習。
  • 高小年級學生普通話的能力和信心,以及漢語拼音符號視讀能力均有待增強。
  • 高小年級的聆聽習作多屬聽後記憶的練習,其他的習作偏重於字詞語音的識記。學習評估方面,大部分學校未能為各年級訂立具體的聽說水平要求,以作擬卷參考。此外,部分學校的口試欠明確的評分準則。高小年級的聆聽理解偏重於篇章內容的識記,其他如句義理解、內容綜合及概括等能力的考核不足。

頁首



 

3.3 英文

總評
  • 在過去三年的香港學科測驗,約半數接受視學的學校英文科成績達全港平均成績。
  • 部分學生積極參與香港學校朗誦節,並取得良好成績。
  • 學生的說話及寫作能力較弱。

 

主要優點
  • 大部分學校的科務組織頗為妥善,統籌有系統。學校大多備有清楚的科務指引供教師參考。
  • 約有半數學校安排同儕觀課和教師集體備課,以促進專業交流及教師協作,有助提升教學質素。
  • 學校關注英語拼音讀字教學,把有關教學融入課程內,以解決學生的閱讀及發音困難。
  • 大部分學校積極推行英語廣泛閱讀計劃,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並透過齊齊讀、講故事比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及指導他們的閱讀技巧。
  • 大部分學校均有舉辦多樣化的課外活動,以補足正規課程,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 教師教學態度良好,備課充足,教學步驟有條理,講解和指示清晰。他們能適當運用教具輔助教學,也能有效管理課堂秩序。大部分教師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如角色扮演、遊戲及討論等,誘發學生學習。師生關係融洽,學習氣氛和諧。
  • 學生大多守紀律,專心上課,樂於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學生功課的整體表現令人滿意。部分學生功課表現良好,書寫整潔。
  • 學校大多備有清晰的家課政策。功課的安排大致恰當。教師一般能用心批改習作,並跟進學生的改正。部分教師給予學生鼓勵性的回饋,以強化他們的良好表現。
  • 學校能適當地採用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評核學生的學習表現。考核範疇多能涵蓋聽、說、讀、寫四種語文能力,教師大多能以情景擬題。
  • 大部分學校能夠運用教署所提供的資源推行各類學習支援計劃,以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此外,部分學校積極參與語文試驗計劃,以推展本科教學。
  • 教學資源足夠,記錄清楚,存放妥善,教師取用方便。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學校的課程監察及檢討機制有待改善。教師在科務會議中較少商議教學法、檢討教學成效或討論本科課程發展趨勢等,以促進教學。
  • 大部分學校的工作計劃評估準則欠具體,檢討與跟進亦不足。教師未能善用評估結果修訂來年的工作計劃。
  • 大部分學校未能充分關注課程調適,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 學校大多未能因應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設計合適的輔導教學計劃。部分教師也未能充分掌握輔導教學的策略與技巧,影響教學成效。
  • 學校大多未能因應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設計合適的輔導教學計劃。部分教師也未能充分掌握輔導教學的策略與技巧,影響教學成效。
  • 部分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參與及互動不足。部分學習活動的設計亦有待改進,以便學生有更多機會運用英語溝通。
  • 學生的口語表達及寫作能力有待加強,思考及自學的能力尚待提升。此外,教師尚可進一步改進寫作練習的設計,以發揮學生的創意。
  • 部分學校在習作設計及試題編擬方面,較忽視語文運用的題類;部分試題的比重及難易度須予調整。此外,學校大多未有充分運用評估資料以改善學與教。

頁首



 

3.4 數學

總評
  • 約半數接受視學的學校,學生在過去三年的香港學科測驗的表現達到或高於全港平均成績。此外,大部分學校均鼓勵學生參加校外的數學比賽,部分學校的學生更獲得獎項。
  • 大部分學生基本計算的技巧尚算良好,但他們的解難、協作及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則尚待加強。
主要優點
  • 大部分學校的科務運作暢順,管理架構清晰。學校設有查閱學生習作的機制,亦另備「數學科教學備忘」,為教師在課堂教學、批改習作及審閱試卷等工作上提供指引,有助推展科務。
  • 大部分教師能用心備課,課堂教學目標明確,教師講解清楚,教學步驟有條理。部分教師亦能運用教具以助學生理解課題。教師大多態度友善,能有效地管理課室秩序,師生關係融洽。
  • 學生普遍留心聽講,對學習感興趣,能回應教師的提問。他們大多能依教師的指引,完成有關的學習活動或堂課。
  • 大部分學校家課政策清晰,習作分量及頻次適中。教師能用心批改,並跟進學生的改正。
  • 學校的測驗及考試頻次適中,試卷內容大多能涵蓋教學範圍。此外,學校備有擬題指引及審閱試題的機制,安排恰當。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學校科務會議大多處理一般科務工作和報告事項,未能善用會議作教學檢討及專業交流,以提高學與教的質素。
  • 學校採用出版商供應的教學計劃,甚少因應學生的能力和需要加以調適。學校的課程編排欠完善。
  • 雖然學校大多能定期舉辦與本科有關的校內課外活動,以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但活動內容多為速算比賽或考查學生的計算技巧,未能為能力稍弱的學生,提供有趣而又切合需要的課外活動。
  • 課堂教學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互動學習機會不多。部分教師的提問技巧不足,未能以開放式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及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此外,大部分教師應用資訊科技教學的技能尚待發展。
  • 學生學習較為被動,甚少主動向教師提問或發表意見。
  • 學校的家課類型欠多樣化。部分學校的家課以鞏固學科知識為主,習作偏重計算題,甚少採用其他模式,如專題研習或數學探究等活動。此外,教師在批改習作時,大多只著重答案,忽略了批改學生如何表達運算過程。
  • 本科的評估方式欠多元化,過於側重測驗和考試,未能以其他方法,如觀察或專題研習等活動來評估學生學習成果。此外,學校亦甚少利用評估資料來檢討教學成效,以改善學與教的質素。
  • 部分學校輔導教學的課程編排欠理想,教師亦未能掌握有關的教學策略,以致未能充分照顧學習能力稍遜學生的需要。

頁首



 

3.5 常識

總評
  • 學生的學習表現屬尚可或以上。大部分學生專心上課及用心完成習作。他們大都能夠運用觀察及分類等探究技能探討所學。
主要優點
  • 表現較佳的學校大都具備清晰的工作計劃及明確的教師指引。富經驗的科主任更能與各級召集人緊密合作,依時推行工作計劃。
  • 大多數學校能為學生組織不同的戶外學習活動,以配合本科的課程。
  • 大部分教師有充實的學科知識和教學熱誠。他們選取適當的教材,有系統地講解。教師有效地管理課堂,師生關係和諧。此外,不少教師更為學生組織富啟發思考的分組活動。
  • 大部分學生學習動機良好。他們專心上課,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和回答教師的提問。
  • 教師大都用心批改學生的習作,並給予適當的回饋。
  • 大多數學校備有充足的教學資源供本科教學之用。漸多學校能有效地應用資訊科技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加強學生對課題的理解。
有待改善的地方
  • 絕大部分學校均採用出版商供應的教學計劃,少有因應學生的能力和需要加以調適,亦甚少在課程內滲入跨課程主題。學校監察常識科的校本課程不足,很少檢討本科的教學。
  • 大部分課堂教學策略欠多元化,學生討論及發問的機會並不足夠。因此,學生的學習較被動。
  • 部分課堂的教學活動以獲取知識為主,較忽略技能和態度的培養;教師的提問亦偏重考查學生是否理解教學內容,較少啟發學生較高層次的思考。
  • 評估偏重考核知識,而技能和態度的評估不足。由於學校沒有擬定時事題的明確評估目標,該類題目的質素普遍欠佳。
  • 教師未有充分利用評估資料改善教學。

頁首



 

3.6 美勞

總評
  • 學生的學習表現尚可。大部分學校在教學及學習評估方面有待改善。

 

主要優點
  • 部分學校嘗試運用資訊科技教授美術;部分學校亦於課程內適當地融入跨課程要素,以配合學生的需要。
  • 學校為學生提供的課外活動類型多元化,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
  • 教師課堂管理技巧良好,並能適當地運用視覺教具輔助教學;部分教師更應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提升了教學效能。
  • 學生學習態度良好,上課遵守紀律。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感興趣,能投入課堂活動,亦能掌握美術製作的基本技巧。
  • 大部分學校能充分利用校內的空間陳列美術作品,以營造學習氣氛。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學校在制定周年工作計劃時,未能針對目標訂定具體的評估準則;學校亦多未能運用評估所得資料,制定科目的發展目標和策略。評估工作有待改善。
  • 學校欠深入檢討課程,各級教材亦欠連貫。校方宜訂定課程監察機制,了解和監察課程的實施情況,從而加以檢討和改善。
  • 教學模式較單向,教師讓學生探索的機會不足。部分教師未能掌握深入處理「美術欣賞」活動的技巧及知識。
  • 大部分美勞科教師未受專科訓練,美術知識及教學技巧均有不足之處。科務會議雖有探討教學情況,但欠深入,教師間的專業交流不足。學校宜為教師提供更多培訓機會,並安排教師觀摩與交流,以促進專業的發展。
  • 學生的構思能力較弱,視覺元素和組織原理的應用能力有待提升,而美術欣賞能力亦待進一步發展。
  • 近半數學校未能恰當地運用持續性評估,以全面評核學生的學習表現。學校多未訂定客觀而具效度的評估準則。

頁首



 

3.7 音樂

總評
  • 學校開始關注中國音樂教學,五所接受視學的學校積極舉辦課外活動,例如開辦中國樂器班和中樂團,推廣中樂。
  • 大部分學校在香港學校音樂節比賽中,表現良好,部分學校成績優異或有顯著進步。
  • 學生在認知層面的學習良好,能記憶一般的音樂知識,如音名、唱名、手號、節奏口訣及表情記號等,但未能加以應用。部分學生能以自然的發聲方法,唱出輕柔悅耳的歌聲。然而,在音準方面,大部分學生尚未能充分掌握音高的概念。此外,在牧童笛吹奏方面,部分學生能以純熟的指法吹奏音階,但視奏能力卻有待加強。

 

主要優點
  • 絕大部分學校均設有多樣化的課外活動,包括合唱團、牧童笛小組、敲擊樂小組、美樂笛小組和樂器班等。其中少數學校的樂器班在暑期仍繼續上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 大部分教師教學態度認真,備課充足,指示清晰,能給予學生適切的回饋,又能用讚賞強化學生的良好行為。
  • 大部分學生上課專心,積極投入學習活動。其中更有部分學生勇於發問及發表意見,甚具自學及協作學習的精神。
  • 一些學校透過專題研習,讓學生探索音樂知識、體驗音樂和創作音樂。
  • 不少學校採用持續性評估,透過課堂觀察、專題研習、聆聽工作紙等評估學生學習音樂的進展。
  • 大部分學校的教學資源充足。樂器和器材均有條理地儲存,方便師生取用。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學校在計劃本科的工作或發展時,未有檢討課程、教學、學生學習和學習評估等方面的表現,所訂工作計劃未能配合實際需要。
  • 大部分學校在課程設計和管理上表現未如理想。教學計劃缺乏清晰的教學目標,教材和活動的編排又未能與教學目標互相配合。此外,教師甚少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和新的教學趨勢修訂課程,以更切合學生的需要。
  • 部分課堂的音樂訓練不足,教師未能組織多元化的音樂活動,讓學生應用所學的音樂元素。教師組織聆聽和創作活動的技巧仍有待加強。
  • 部分教師欠專科知識或尚未掌握教學新趨勢,未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示範和透過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感。
  • 大部分學校的實科測試欠評分標準。教師宜就每個學習階段定立評核重點,以加強評核學生學習,和使各教師的評分公平一致。
  • 部分學校仍沒有充分使用音樂室。部分音樂課在課室上課,影響教學效果。
  • 部分學校在音樂室已安裝了電腦,並購置了音樂軟件,但教師仍未開始使用。學校宜鼓勵教師多進修,認識資訊科技在本科的應用,並訂定有關的教學計劃,按部就班地施行。

頁首



 

3.8 體育

總評
  • 學校能為學生安排適合的體育課外活動,並積極參加校際體育比賽,活動能與正規課程互相配合。
  • 低年級學生的基礎活動能力表現良好。高年級學生的體適能表現尚可,球類技術水平則有待加強。

 

主要優點
  • 體育科科主任和教師合作良好,分工清晰。本科的統籌工作尚可,科務運作暢順。
  • 部分學校能善用外界的資源和人力支援,如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及學校發展津貼等,並外聘教練以發展不同的體育項目,如舞蹈、游泳和球類等,讓學生有更多學習機會。
  • 學校重視體育活動,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和校外的體育活動及比賽,發展學生潛能及增強學生體能。
  • 所有體育科教師已接受專科訓練。他們具教學熱誠,工作投入,上課時對學生的紀律要求頗高。教師的課堂管理技巧良好,對學生的關注足夠,能讓學生安全及有效地學習。
  • 學生專心學習,態度積極。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良好,相處融洽,師生互動足夠。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學校仍未能有系統地策劃及編排體育課程。課程的實施、監察與檢討等工作仍有待加強。
  • 教師對學生的運動技巧期望不高,以致影響學習成效。
  • 大部分學校的體育科仍未充分善用資訊科技教學。學校宜鼓勵教師在體育教學網站找尋適合資料,以作為體育常識教材。
  • 教師的專業培訓尚待加強,如參加課程研討、球類或舞蹈教學班等。此外,教師可加強觀課文化,互相觀摩,提升教學技巧。
  • 大部分學校仍未建立一致的評估政策和制度。學習評估偏重學生運動技巧方面,忽略了體適能、態度和知識等範疇的評估,未能為各學習元素訂立合適的評分比重,評估機制尚待改善。
  • 學校較少利用評估資料分析學生的強項和不足之處,作為調整教學策略的依據。此外,教師對學生學習表現的回饋不足,影響學習效能。
  • 本科教學資源如錄影帶、光碟和體育教學期刊等,尚待增添。
  • 大部分學校為學生提供的校內和校外體育資訊不足。

頁首



 



中學

3.9 中國語文

總評
  • 半數以上接受視學的學校,學生在公開試的成績高於全港平均成績;小部分學校會考及格率遠低於全港平均成績。
  • 學生寫作、說話表達、思考、分析及理解能力尚待加強。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的課外活動及比賽,在朗誦比賽方面取得較佳成績。

 

主要優點
  • 本科教師分工清楚,科務運作暢順。部分學校設同儕觀課活動,鼓勵教師交流教學經驗。
  • 本科資訊科技教學逐漸開展,部分學校已積極推展有關工作,蒐集教學資料及設計教學軟件,並在課堂恰當地應用資訊科技教學。
  • 大部分學校積極鼓勵學生廣泛閱讀,並設計不同形式的活動加以配合,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提升閱讀的風氣。
  • 大部分學校均為學生安排與本科有關的課外活動,活動多元化,其中以參加校外的朗誦及徵文比賽的學校較多。
  • 觀課所見,大部分教師能清楚完成所訂教學目標,教學步驟清楚,解說清晰和流暢。部分教師亦能善用資訊科技教學;大部分課堂師生關係融洽。
  • 本科習作訓練重點配合學習範疇,頻次適中,有助鞏固學生語文能力。大部分學生能認真完成習作及改正。在寫作方面,部分學生行文通暢,清楚達意,能扣題發揮,文章結構完整。表現較佳的學生,除有較高的描寫和議論能力外,更具創意。
  • 學校制訂清楚的評估指引,安排的考核頻次大致足夠。考核範圍涵蓋各教學範疇,配合教學重點,試卷指示清楚,並具備清楚評分參考。
  • 部分學校積極申請外界資助,出版校園文集及籌劃促進本科教學的活動。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本科科務會議,除處理一般科務外,宜加強檢討學生的語文水平及學習表現,擬訂具體改善及評估計劃,適時跟進,以提高教學質素。教師亦須加強專業交流和聯繫,以便更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本科發展。
  • 本科須加強初中各教學範疇的統籌和規劃,特別是各級課程的縱向發展和連貫性。教師須依據學生的語文水平,訂定訓練方案,按年級逐步鞏固及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 輔導班須因應學生的語文弱點及學習需要,擬訂具體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
  • 課堂教學多以教師主導,提問偏重訓練和考查記誦能力。教師須提升提問層次及技巧,以充分訓練學生理解、綜合和分析等能力;教師亦應靈活運用教材,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施教,並多鼓勵和讚賞學生,促進師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 學生學習較被動,自信心不足,說話和寫作能力有待改善。學生在課堂缺少參與討論的活動。從習作所見,學生語文基礎較弱,文句夾雜廣東口語,錯別字亦多。教師應設計習作幫助學生改善寫作能力。
  • 教師須配合訓練重點認真批改習作,並清楚指出學生的錯誤,跟進學生改正。
  • 初中試題須按學生能力設計,清楚擬定各級考核範疇。試題除考核學生記誦及辨識能力外,亦須加強考核學生分析、評論及語文運用的能力。考核的結果和資料,可用作評估參考,使能更進一步提升學與教的質素。

頁首



 

3.10 中國文學

總評
  • 約半數接受視學的學校,學生在中學會考和高級程度會考的及格率高於全港日校成績。
  • 學生能掌握所學,但文學作品賞析能力尚待改善。寫作方面,普遍學生表現中規中矩。學生較少參加與中國文學科有關的課外活動或比賽。

 

主要優點
  • 本科大都由中文科科主任兼顧統籌,教師聯繫尚算緊密,科內分工清楚,科務運作順暢。
  • 個別學校中六級教學計劃能配合閱讀計劃,增加學生涉獵文學作品的機會。小部分學校積極準備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例如蒐集網址和有關軟件及製作教材等。個別學校更在學校內聯網設立討論區,鼓勵學生透過內聯網繳交功課或與同學討論,增加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課堂以外的溝通。
  • 教師教學態度認真,備課充足,教學步驟清楚有條理,講解清晰,師生關係融洽。小部分教師能適當利用資訊科技或視聽器材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能。
  • 學生上課大都秩序良好,守規合作,能專心聆聽教師的講授。習作方面,學生一般能依教師要求完成習作,字體端正整齊,作答清楚。中六及中七級學生能扣題寫作,文句通順,部分學生的寫作具創意。
  • 教師安排不同類型的練習,包括讀文練習、文學常識練習、作文及文學賞析練習,小部分教師亦能安排分組專題報告。教師批改認真,能給予學生適當而具體的回饋,亦能跟進學生的改正。
  • 考試依公開考試形式進行,頻次恰當。考核範圍能配合教學,深淺度亦能配合學生的能力。評分參考清楚。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教師較少針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及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技巧等方面作深入而具體的討論和交流。此外,教學檢討未夠全面,教師亦較少利用檢討結果,以改善教學。
  • 科主任的監察職能須加強,以推動科務的發展。
  • 教師的專業發展尚待加強,除參加校外的培訓或研討會之外,教師可透過校內教師互相觀課或觀摩習作批改,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
  • 大部分學校的教學計劃欠具體,沒有明確的教學重點,亦欠文學作品賞析或課外活動的資料。
  • 教師的提問技巧尚待改善。教師宜針對學生的能力,提高問題的層次,或因應學生的反應,作出適當的跟進及引導,以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此外,大部分課堂由教師主導,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交流及討論機會不足。教師須加強其作為學習促進者的角色,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
  • 學生學習被動,部分欠缺信心。學生在文學賞析習作的表現欠佳,教師應制訂策略幫助學生運用所學,適當地引申及發揮。寫作方面,學生較少注意文章的組織及寫作技巧的運用。
  • 安排文學作品賞析訓練方面,部分學校或頻次不足,或未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

頁首



 

3.11 普通話

總評
  • 絕大部分教師曾修讀本科課程。大部分教師能說流利普通話,其中百分之四十的教師能說得流利準確和語調自然。
  • 學生學習表現尚可。他們能聽懂教師的指示、日常生活的簡單提問以及簡短篇章內容。他們的仿讀及朗讀能力不錯,且大部分能用普通話作簡單應對。不過,他們說普通話的信心不足,普通話口語能力和漢語拼音符號的視讀能力尚待提高。

 

主要優點
  • 本科科務統籌工作表現良好。學校大都能每年擬定全年工作計劃。會議的議事範圍尚能照顧不同範疇,如教學進度,學生學習情況等,期終並有周年總結。科主任多能認真地執行課程管理及統籌的職責。
  • 大部分學校舉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以提高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半數學校選派學生參加校外比賽。大多數學校組織普通話小組或學會,也有組織非經常性課外活動。個別學校更在暑假期間為學生籌辦暑期北京普通話學習營,或為學生提供學習普通話的網站,鼓勵學生在課餘自學。
  • 教師教學態度親切而認真,教學步驟清晰而具條理。教師能恰當地運用教具以輔助教學,也能運用簡明而恰當的教學語言指示及提問學生。大部分教師為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並能運用鼓勵的語言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也能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學生大都能專心學習,用心地完成各項習作。
  • 練習的類型和頻次適當。在習作批改方面,大部分教師能指出學生的錯誤,並要求學生改正。小部分學校更要求學生繳交朗讀或說話的錄音作業,以評估學生的口語表現。
  • 學校支持本科的發展,並善用教學津貼購買教學參考資料及電腦教育軟件。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多數學校雖已開始剪裁教材,然而剪裁的原則欠周全,未能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興趣和能力擬訂具體的普通話能力要求。
  • 學校多未能按照本科的教學目標及要求,就本科教學和評估的內容和方法作全面而有系統的檢視,從而擬訂針對性的跟進計劃,以提高本科的教學素質。
  • 小部分教師發音的準確度極需提升。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師未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亦未能利用課本的學習資料設計一些與他們日常生活有關的情景對話活動。大部分教師未能把語音學習與聽說練習結合起來。小部分學校雖為本科教師提供語言實驗室或多媒體學習室來教學,然而教師尚未能善用有關設備,讓學生能有效地學習聆聽或口語。
  • 學生雖聽從教師的指示學習,但大部分學生較被動,他們說普通話的能力及信心,以及漢語拼音符號的視讀能力都有待增強。
  • 大部分學校未能為各年級訂立具體的聽說水平要求。此外,大部分學校的口試欠明確的評分準則,而聆聽理解的考核偏重記誦篇章內容,而有關句義理解、篇章綜合、概括、推斷等能力的考核不足。

頁首



 

3.12 英文

總評
  • 大部分學校本科學與教的質素尚可,其中三所的表現良好。
  • 略多於半數學校的學生在香港中學會考英文科考試和高級補充程度會考英語運用考試的及格率,高於全港平均成績。
  • 絕大部分學校均有鼓勵學生參加香港學校朗誦節,部分學生表現出色,並取得獎項。部分學校藉推動學生參加校際辯論比賽和話劇比賽,讓學生進一步培養運用英語溝通的技巧和信心。

 

主要優點
  • 約半數學校能適切地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推行課程改革的新措施,例如逐步引入課業為本教學、推動學生自學,以及應用資訊科技教學。
  • 大部分學校的非正規課程足以補足正規課程。學校能恰當地舉辦各式各樣與英語有關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學習和運用英語。
  • 教師授課清晰,有條理;他們善於課堂管理,並能有效地督導學生完成課堂工作。此外,教師關懷學生,師生關係良好。
  • 學生的學習態度積極。他們專心上課,樂於回答教師提問,並能依照指示完成堂課。部分學生的專題報告反映他們具良好的表達能力和運用資訊科技的技巧。
  • 大部分學校的習作數量、類別和涵蓋範圍等均足夠。教師批改習作的態度認真,並能給予學生恰當的回饋,有助他們改進。部分學校更積極嘗試逐步採用過程寫作教學法,以培育學生的寫作技巧。
  • 大部分學校均能恰當地運用持續性和總結性評估,以評核和監察學生的學習進度。
  • 學校能提供充足的資源,支援本科的學與教。大部分學校均能提供不同題材的分級讀本、教師參考書和資訊科技資源。部分學校更設有網頁,提供網上資源,以輔助學生學習。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本科課程的整體策劃及管理仍有待改善。科主任除了負責本科的行政工作外,亦須加強作為課程發展領導人的角色,帶領本科教師推行課程改革的新措施和監督課程縱向發展的統籌工作。
  • 學校須有系統地策劃教職員的專業發展,以及設立更多途徑,讓教師專業交流,以便有效地推行課程改革的新措施。
  • 在教學計劃設計方面,宜訂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加強主題的運用,以配合語文技巧的綜合訓練。
  • 雖然大部分學校有為初中學生提供輔導教學,但仍須加強課程調適,以便更有效地照顧輔導班學生的不同需要、興趣及能力。
  • 大部分課堂多為教師主導,學生之間缺乏互動,而在有意義的情景下運用英語的機會不足。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偏低,以致未能讓學生充分發揮和參與。教師可嘗試提供較具挑戰性的課業,讓學生在有意義的情景下主動運用英語,並培養他們溝通、解難和批判性思考等能力。
  • 大部分學生說英語的信心不足,而且甚少主動發問或向教師尋求協助。
  • 教師宜在寫作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指導,及加強學生校對的訓練,以協助提高學生寫作的表現。
  • 中一至中三普通英語試卷閱讀理解部分所選取文章的體裁欠多元化。
  • 學校未能妥善規劃和評鑑資源的運用,部分學校則未能善用圖書館資源。

頁首



 

3.13 數學

總評
  • 接受視學的學校公開試成績參差。約半數的學校學生公開試成績高於全港平均成績。
  • 約三分之一的學校積極參與校外的數學比賽及活動,學生取得良好成績。
  • 學生能掌握基本數學運算技巧。然而,他們在掌握抽象概念、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及解難方面,仍有待加強。

 

主要優點
  • 大部分學校的科務統籌良好,科務會議討論內容廣泛而合適。
  • 大部分學校有足夠而多元化的課外活動。部分學校更有參加校際活動,如香港數學競賽和數學遊蹤等。
  • 大部分教師具教學熱誠,教學認真,態度友善,與學生關係良好。大部分教師課堂準備充足,教學重點明確,講解及指示清晰而有條理。部分教師能觀察學生的個別需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
  • 大部分學生遵守課堂秩序,專心上課,按教師指示學習。
  • 大部分學校均有清晰的家課政策。習作的頻次及分量恰當。大部分教師認真批改習作,能指出學生錯誤及要求學生改正。
  • 大部分學校有清晰的評估政策。試卷的涵蓋範圍足夠,長度適中。評分參考大多詳盡。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學校須加強教師間的專業交流,鼓勵教師多討論教學策略,課程及教學的新趨勢等,以提升教學質素。
  • 部分學校應因應學生的能力,調適課程及教學策略,加強對學業成績稍遜學生的照顧。
  • 課堂大多以教師為主導,未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宜多利用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加強課堂互動,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提問的層次偏低,未能啟發學生思考及發展他們的解難能力。
  • 大部分學生學習較被動,很少主動向教師提問或澄清疑難。
  • 部分學校的家課偏重操練式題目,需加強培養學生思考及解難能力。
  • 學校在檢討學生成績時,大多未能善用分析資料,訂定改進教與學的具體措施。
  • 大部分學校的圖書類別欠多元化,學生亦較少借閱。學校宜多購買趣味性的數學圖書,鼓勵學生閱讀。

頁首



 

3.14 物理

總評
  • 本科學與教的表現尚可,學校亦關注實驗室安全。
  • 大部分學校的學生在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的成績高於全港平均成績。
  • 部分學校的學生在本科的校外比賽及活動有良好的表現;大部分學校未能為學生舉辦足夠的學科活動。
  • 部分學生能掌握基本的實驗技巧,他們亦能運用互聯網蒐集、分析及整理資料。

 

主要優點
  • 大部分學校的科務運作暢順,科內溝通良好。
  • 學校課程有連貫性,亦有清楚的教學目標。
  • 教師的教學態度親切。他們講解有條理,能有效管理課堂秩序。部分教師積極採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效果良好。
  • 大部分教師用心批改習作,並給予學生適當的回饋。
  • 教師樂於參與本科的教學培訓及研討會,以豐富學科及專業知識。
  • 大部分學生樂意參與課堂活動,亦能依教師指示完成活動。他們專心聽講,樂於回答教師提問,課堂秩序良好。
  • 試卷深淺適中,涵蓋範圍適當。
  • 物理實驗室的實驗儀器充足,教學資源及設備能配合學與教的需要。物理實驗室的管理良好,保養妥善,學校能採取合適的安全措拖,確保學生在安全環境下學習。大部分物理實驗室已敷設網絡,部分更備有多媒體器材,有助教師採用資訊科技教學。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教師著重灌輸科目概念和知識,較忽略培訓學生的探究精神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 大部分教師未有調適課程或教學,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 大部分教師未能善用圖書館資源及舉辦與本科有關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及提高他們學習本科的興趣。
  • 教師教學以講授為主,課堂內教師的提問較簡單,師生互動不足,未能刺激學生思考,亦較少讚賞學生的表現。
  • 學生倚賴教師,較少提問或表達意見。他們的實驗技巧亦有待提升。
  • 本科課業以計算和應用公式為主,類型欠多元化,忽略訓練學生傳意、組織及運用資訊科技學習的能力。
  • 大部分教師為學生安排專題研習,但教師多未能告知學生專題研習的具體要求,研習期間亦沒有給予學生適時的指導。
  • 大部分學校未能利用評估資料,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以配合學生的需要;教師間亦較少交流教學心得,以提升教學效果。

頁首



 

3.15 化學

總評
  • 大部分學生能掌握學科知識,但他們的溝通、分析、批判性思考和創造等能力則尚待加強。
  • 學生樂於參與校內的課外活動,但較少參加與本科有關的校外活動。
  • 大部分學校的學生在公開考試的成績高於全港平均成績。

 

主要優點
  • 科主任能透過科務會議、觀課和查檢學生習作等機制,有效地統籌和協調課程的實施。教師間在教學方面亦有充足的交流;大部分教師能善用學校的內聯網,共享教學資源。
  • 部分學校能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均衡的課程,除教授學科內容外,教師亦能透過適當課題推行公民教育、健康教育和環境教育。教師為學生安排多元化的課外活動,有助提升學生對學習本科的興趣和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 從觀課所見,教師備課充足,教學重點明確。教師講解清晰和有條理。部分教師能有效地運用資訊科技,幫助學生學習抽象的概念。上實驗課時,教師能適切關注實驗室安全。
  • 學生表現自律而專注,能按教師的指示完成課堂活動。大部分學生樂於參與實驗活動,表現良好的學習態度。部分學生在進行專題研習時,能應用資訊科技蒐集、整理和綜合資料。
  • 部分學校能適當地運用多樣化的評估方式包括資料蒐尋、實驗考試、專題研習和小測等,鞏固學生所學。
  • 教師在批改習作時大都能清晰地指出學生的錯處,並給予適當的回饋,有效促進學生學習。
  • 實驗室設備和儀器充足,實驗室一般已安裝電腦設施及固定式的投影機,以配合資訊科技教學。實驗室技術員經驗豐富,注意實驗室安全,與教師通力合作,提供有效的支援。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學校在中三級的教學計劃中加入會考內容的理論部分,未能切合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只有少數學校能配合學生不同的能力和需要調適課程。
  • 部分學校未有為中四、五級學生安排充足的實驗活動,因而減少學生從實驗中培養觀察和分析等能力及實驗技巧的機會。
  • 大部分學校檢討學與教時,多集中家課和公開考試的成績,未能深入檢討課程的實施,以及制訂具體的跟進計劃,以促進教學效能。
  • 教學表現稍遜的課堂多由教師主導,提問較為簡單,未能有效地啟發學生思考。教學亦嫌過於考試主導。
  • 以英語授課的班級中,部分教師未有切實採用英語授課,或鼓勵學生多運用英語溝通及表達。
  • 部分課堂欠互動,學生並不勇於發問或與同學分享意見。部分學生未能善用不同的資源,如圖書館等,幫助學習及擴闊學習的領域。教師應安排多樣化學習活動加強學生的探索能力和技巧,及發揮他們的創意。
  • 習作主要為機械式操練練習,未能有效啟發學生的思考和培養他們不同的學習能力。
  • 部分學校欠缺充足的參考書籍。學校亦普遍欠缺有效的措施,鼓勵學生多閱讀參考書籍,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頁首



 

3.16 生物

總評
  • 約半數學校的學生在香港中學會考的成績高於全港平均成績。而少於半數學校的學生在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中的成績高於全港平均成績。
  • 高年級的學生具有良好的繪圖和撰寫報告的技巧。然而,低年級學生的生物繪圖技巧則有待加强。學生能製作高質素的專題報告。

 

主要優點
  • 科務統籌工作良好。此外,教師亦有進行同儕觀課活動,交流教學心得。
  • 教師均具備良好的學科知識,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們具教學熱誠,師生關係良好。教師備課充足,且能善用教具輔助教學。他們亦能把資訊科技融入本科的學與教當中。
  • 學生留心聽講,課堂秩序理想。他們能按教師指示完成有關學習的活動。
  • 教師能安排不同類型的習作,以提高學生對本科的興趣及鞏固他們的知識。部分學生能在互聯網上蒐尋資料,製作高水準的習作。
  • 生物實驗室設備充足,保養亦妥善。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本科周年工作計劃的目標太廣泛,欠明確重點,亦欠評估準則。此外,工作計劃往往只指出學生的弱點,而未有提出具體的改善措施。
  • 部分學校未有適當地調適中三級的課程,以配合學生的能力和需要,未能充分照顧不準備修讀本科高中課程學生的需要。
  • 課堂教學多以教師為中心,趣味性及啟發性的學習活動不足,未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
  • 在大部分的課堂中,教師的提問欠挑戰性,未能激發學生高層次的思考。
  • 大部分教師批改學生習作時,未能提供具體的回饋,以助學生改進。
  • 高中校內考試多直接採用過去公開試試題,未有作出適當的修改。
  • 部分學校未有充分關注實驗室的安全,如存放危險化學物品等。
  • 學生未能善用圖書館的資源,以培養自學精神。

頁首



 

3.17 科學

總評
  • 逾半數學校只開設本科至中二級。
  • 大部分學校皆設有實驗室安全常務委員會,以監察科學實驗室的安全事宜。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所有理科教師及實驗室管理員,委員會運作良好。
  • 學生大都熱衷學習科學,他們充滿好奇心及求知慾,積極參與科學實驗或分組學習活動。學生的實驗技巧尚可。
  • 學生在校內考試的成績令人滿意,但他們則較少獲得校外科學活動的獎項。

 

主要優點
  • 大部分教師使用探究式教學,實驗活動足夠。部分學校已在教學計劃內詳列與課題有關的資訊科技教學資源,部分教師更嘗試自行製作資訊科技教學的教材,以促進本科的學與教。
  • 大部分教師都能掌握本科的內容。他們備課充足,講解詳細而有系統,能使用適當教具,並輔以實驗示範。部分教師常引用生活化及實際應用的例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對科學的興趣。
  • 學生守規和專心聽講。在以中文為授課語言的班級中,學生對教師的提問反應較佳,樂於表達意見及較主動提問。
  • 家課習作種類多樣化,能鞏固及強化學生學習。大部分教師認真批改習作,能提供適當的回饋及跟進學生的改正。
  • 教師為學生安排適量的科學分組專題研習。大部分學生能夠利用互聯網搜尋資料。表現較佳的學生會從不同途徑蒐集資料,加以整理篩選,並使用資訊科技撰寫研習報告。部分學生善於製作模型,作品富創意。
  • 校內科學儀器、實驗室設施、教具及圖書等教學資源足夠;大部分科學實驗室皆已接上校內區域網絡及互聯網,有助本科學與教的推行。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本科教師分工清晰,但他們缺少協作和分享精神。部分科主任尚未充分發揮他們在課程策劃、監察和支援、以及檢討本科工作的職能。
  • 在編訂周年計劃和教學計劃時,教師甚少調適課程,以照顧學生能力上的差異。此外,課程策劃及推行時較少引入跨課程元素。
  • 校內有關科學的課外活動足夠,質素尚可。然而,教師較少安排學生出外參觀及參加公開比賽,以擴展學生的學習經驗。
  • 校內有關科學的課外活動足夠,質素尚可。然而,教師較少安排學生出外參觀及參加公開比賽,以擴展學生的學習經驗。
  • 本科教師主要利用考試、測驗及家課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教師一般較少評核學生的實驗技巧和學習態度。
  • 不少考試試題偏重記憶課本內容,而填充題、是非題及短答題等短答形式的題目在部分學校的試卷中仍佔很大的比重。有效評估學生溝通能力及應用科學知識的試題不足。
  • 部分學校學生未有充分使用圖書館的參考書籍,教師宜設計較多學習活動、以鼓勵學生善用圖書館內的資源。

頁首



 

3.18 電腦

總評
  • 絕大部分學校均在中一至中五級開設電腦科。七所學校開設高級補充程度電腦應用科,而其中兩所學校並同時開設高級程度電腦科。
  • 本科整體學與教的表現尚可。
  • 大部分學校的中學會考及格率高於全港日校平均成績,而半數學校的高級程度會考及格率高於全港日校平均成績。

 

主要優點
  • 大部分學校能發揮本科初中課程的彈性,為學生調適課程,以配合學生及資訊科技發展的需要。個別學校更能安排每循環周兩教節,加強學生學習。
  • 大部分學校均有舉辦本科的課外活動,以提高學生對本科的興趣和補足正規課程,部分學校亦鼓勵學生參加校際比賽。
  • 大部分教師備課充足,講解清楚及有條理。他們能適當地利用電腦室內的教具和資源。部分學校更設立內聯網教學資料庫,供教師及學生使用。
  • 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本科感興趣,他們上課秩序良好,能專心學習。
  • 學校編訂清晰的評估指引,並在低年級採用持續性評估,評核學生的學習進展。學生習作的頻次和數量大致適中。小部分學校更鼓勵學生以電郵交功課。
  • 隨著學校的資訊科技設施日趨完善,部分學校設有兩間電腦室供學生上課,讓每名學生上實習課時均能使用電腦實習。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在部分選擇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學校,教師採用中英混雜的教學語言,未能培養學生運用英語學習本科的能力。
  • 教師較少交流和分享教學經驗,而他們亦未有充分利用學業評估和分析結果,加強或改進教學。
  • 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師生互動不足。部分教師教學頗受書本限制,未能因應課題改變教學方法以照顧學生學習能力和需要。
  • 部分學生學習欠主動,也未能善用圖書館資源,以提高學習效果。

頁首



 

3.19 中國歷史

總評
  • 本科學與教的質素尚可,其中兩所學校有良好的表現。
  • 接受視學的學校,學生在中學會考的成績有頗大差異;而在高級程度會考的及格率則較中學會考為高。
  • 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良好,表現較佳的學生更能應用歷史知識分析史事。學生的自學能力不足,探究問題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亦有待提升。

 

主要優點
  • 部分學校積極推展資訊科技教學,並已建立網上資料庫,以加強支援學與教。部分教師更設計教學軟件輔助教學,能豐富本科教學資源。
  • 教師講述清楚而有條理,課堂管理良好。部分教師使用比喻、工作紙或電腦簡報配合教學,有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預科教師多能安排資料研習或課堂討論,引導學生掌握學習重點。
  • 學生上課表現合作,能遵從教師指導;預科學生的學習態度較為積極。部分學生在專題研習方面有良好的表現,並能應用資訊科技完成專題報告。
  • 大部分學校採持續性評估,有助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中級試卷的歷史資料題能配合思維訓練的教學目標及會考命題新路向。
有待改善的地方
  • 科務會議較少檢討教學法和教學資源的運用。學科評估偏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評估方法尚欠全面。
  • 初中級課程策劃方面,大部分學校未有充分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且未有靈活編排乙部課程。跨科協作如跨科活動和專題研習等,亦有待加強。
  • 雖然部分學校安排古蹟考察或參觀活動,擴闊學生視野,但是大部分學校的本科課外活動欠整體規劃,末能有效補足正規課程。
  • 教師多採單向教學,師生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足;教師偏重學科知識的講授,較少關注學習技能的培養。部分教師運用黑板和教具亦有待改善。初中級教師多未接受本科專業訓練,部分教師未能充分掌握本科的教學技巧。有關本科的專業培訓和教學支援,尚待加強。
  • 學生上課甚少發問或發揮論見,探索精神和議論能力薄弱。大部分初中學生未能掌握歷史資料題的作答技巧,有關指導和訓練尚待加強。
  • 初中級試卷的思考題尚嫌不足,未能有效考核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部分高中級試題超越會考課程範圍。
  • 部分學校未有善用學習評估資料以分析學生的強弱及訂定改善教學的策略。

頁首



 

3.20 歷史

總評
  • 本科學與教的質素方面,三分之二的學校表現良好,而其餘學校的表現尚可。
  • 大部分學校學生在公開試的成績均高於全港學校的平均成績。
  • 學生能掌握答題技巧,撰題立論有據,組織良好。然而,頗多高年級學生未能恰當地解題、辨析歷史概念及處理資料題。專題研習方面,大部分學生能掌握研習及資訊科技技能。

 

主要優點
  • 大部分學校均有良好的科務統籌,能提供足夠指引支援學科教師,並定期開會,讓教師有足夠的溝通機會。表現較佳的學校,科主任領導良好,能與科內教師建立協作關係。
  • 學校的發展步伐雖然不同,但頗多學校能積極地策劃課程以配合本科發展及教育的新趨勢。
  • 學校課程目標清晰,強調培養思考技能及配合最新課程發展。學校於初中階段實施課程調適,以便教師能更靈活地採用教學策略。
  • 教師熟知課程發展新趨勢。大部分教師樂意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以促進本科教學。頗多教師能掌握良好的資訊科技技能並有效地運用資訊科技教學以提升教學質素。
  • 大部分學校能提供多元化的聯課活動以補足正規課程及擴闊學生學習經驗,值得讚賞。
  • 學校推行專題研習以提倡自學及培養學生的歷史技能,並制訂指引協助學生訂定研習目標及運用適切的策略。
  • 學生專注上課,樂意答問及參與課堂活動。部分高年級學生具自學能力,表達能力也不俗。
  • 大部分學校的教師批改課業認真,並給予適當的回饋以助學生改進。學業評估方面,試題形式頗多樣化,並能用歷史資料考核學生的思考能力。
  • 本科教學資源的數量和種類足夠。大部分學校更積極添置資訊科技教學資源和設計網頁,以促進資訊科技教學。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學校宜加強科主任監察及管理的功能,以確保各項政策能貫徹及落實,策劃的課程能順利推行。
  • 現行的評估程序有待改善。評估應以釐定具體改善策略為主要目的。
  • 學校宜適切地引入跨課程學習要素,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及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
  • 學校須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他們應多反思、多閱讀以加強對歷史事件及共通能力的掌握。此外,學校宜多予學生參與校際比賽或交流活動的機會,以擴闊學生的視野。
  • 本科在推廣專題研習時,宜與其他學科協作,以加強學生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上的認識。
  • 部分試卷的深淺程度未能反映學生的能力,且部分試題偏重記誦式題目。學校宜善用學業評估資料,以能更有效地跟進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評估教學質素。

頁首



 

3.21 經濟與公共事務

總評
  • 本科學與教的質素尚可。
  • 學校採用母語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參與課堂活動和學習進度等方面均發揮積極作用。
  • 學生雖對本科有興趣,但學習表現參差。他們的理解能力良好,但分析資料及表達能力則尚需改善。大部分學生對社會時事的認識亦有待加強。

 

主要優點
  • 部分學校已試行在本科及其他人文學科推行課程統整,此舉有助加強學校整體的課程策劃和促進各有關科目的協作。
  • 部分學校調適課程,以照顧學生的能力差異。
  • 大部分學校能配合本科的要求,舉辦適量的課外活動,如探訪、專題展覽及時事問答比賽等。
  • 部分學校的學生能應用資訊科技製作專題報告,效果良好。
  • 大部分學校評估學生學習表現的頻次適中。有近半數學校了解除筆試之外,還需要配合課程目標,採用其他方式評估學生的表現。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教師較少在編訂教材、制定教學策略和籌辦課外活動方面互相合作和作專業交流。科主任亦需加強課程領導和監察方面的職責。
  • 教學計劃大多只注重教學內容,未有適切關注教學策略和教學資源的配合。大部分接受視學的學校均未能有效推行課程綱要所提倡的「議題為本」教學法。
  • 本科在教學質素方面差異很大,特別有關課堂互動方面。教師若採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不單可讓學生在互動的學習環境汲取知識,並有助培育他們各方面的技能和正確的態度。
  • 雖然學生上課專心,而且態度合作,但在學習方面卻顯得較為被動。他們未能掌握多元化的學習方法。教師須提供適當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技巧和培養自學能力。
  • 學生習作的類型和質素亦有待改善。一般而言,教師未有設計適量的習作以培育學生的技能、對社會時事的關注和正確態度。教師給予學生專題研習時,亦未能就研習的步驟給予足夠的指引。
  • 試卷的質素參差。約半數學校所訂的試題仍主要考核資料的背誦。
  • 大部分學校試後檢討過於籠統,未能全面評估學生的表現。此外,學校亦甚少利用評估資料改善課程策劃和學與教的工作。
  • 本科圖書數量和種類不足,而學生亦未能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作自學用途。

頁首



 

3.22 經濟

總評
  • 本科學與教的質素尚可?

頁首



 

3.23 地理

總評
  • 大部分學校的公開試成績均低於全港學校的平均成績。然而,半數學校的公開試成績有明顯進步。
  • 約三分之一的學校在學與教方面表現良好,其餘學校的表現尚可。
  • 學生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能恰當地掌握地理知識,在學習上能善用資訊科技。惟大部分學生未能掌握地理科的技能,包括議題探究、問題探討和概念應用等。
主要優點
  • 大部分學校均有良好的科務統籌。學校在課程策劃方面表現良好。學校積極推行課程統整及實施課程調適,以便教師能更靈活地採用教學策略及更有效地照顧學生的需要和學習差異。大部分學校都十分著重地圖閱讀的課題及議題為本的教學方法。
  • 學校能提供多元化的聯課活動輔助教學,活動包括製作展板、學習小組、閱覽圖書和利用圖書館資料作研習等。此外,更在不同年級推行專題研習及網頁習作。
  • 大部分教師均有良好的專業知識,而且熟悉課程發展。他們能掌握良好的資訊科技技能,教學上能善用資訊科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鞏固學習。從觀課所見,在採用母語教學的課堂教學更為有效,學生有較多的互動和鞏固學習效能的機會。大部分教師均備課充足,教學組織和步驟都有條理。
  • 大部分學校均採用適當的評估模式,包括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除考試外,學生在習作、專題研習、上課及表達方面的表現均獲評分。大部分試卷均能適當地加入各類地圖、圖片、統計圖表及圖表。部分教師更積極建立試題庫和製作軟件供學生自我評估。
  • 學校大都訂立家課政策,以協調家課的分量及頻次。大部分學校教師批改課業認真,並給予適當的回饋以助學生改進。
  • 本科教學資源的數量和種類足夠。大部分學校的地理室設備良好,管理得宜。此外,供本科購置教學資源和儀器的經費充裕。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學校未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戶外參觀及實地考察,以擴闊學生實地考察的經驗及發展探究的技能。
  • 學校普遍推行專題研習以提倡自學及協助學生發展各項地理技能,惟欠缺具體指引協助學生釐定研習目標及運用適切的策略。
  • 教師欠缺團隊協作以提升學與教質素,他們很少合作共同編寫教學計劃、蒐集教學資料和設計學生習作。
  • 教師採用的教學方式未夠多元化。課堂上的學習活動不足,又缺乏具挑戰性的課業,因而未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表達、分析能力及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本科為學生提供討論議題的機會及激發思考的活動並不足夠。學生未能適切地建構概念、發展資料蒐集及批判思考的技能。教師未能適切地引用實例及生活化的例子,藉以提高學生學習本科的興趣及加強課堂參與。
  • 雖然學生上課專注,秩序良好,但大多數學生學習上的表現欠主動,在課堂上很少發問或詳抒己見。學生欠缺自信有條理地表達意見。
  • 習作的種類不足,未能有效協助學生建構概念及發展各項技能。習作多以作業為主,欠缺明顯訓練目標及能引導學生思考的練習以切合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能力。
  • 部分學校的地理室被改建作其他用途,以致本科在推行活動及教學上遇到不少困難和不便。此外,存放在地理室內的各類儀器、岩石標本及模型等亦未獲適當安置。

頁首



3.24 美術與設計

總評
  • 大部分學校經常舉辦不同類型的美術活動和興趣小組,部分學校更舉辦跨課程活動,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鼓勵學生參觀展覽及參加校內和校外比賽;部分學生在比賽中獲得良好成績。
  • 部分學校積極爭取外界機構的資助,例如優質教育基金、藝術發展局基金等,用以舉辦美術活動及改善美術教學設施。
  • 半數以上接受視學的學校,學生在公開試的成績高於全港的平均成績。

 

主要優點
  • 大部分科主任都能有系統及有效地管理科務。教師分工清晰,協作良好。本科訂定清晰的周年學與教目標,並定期檢討工作計劃和學生表現。
  • 大部分學校初中課程設計的涵蓋面廣泛,學習範圍全面而均衡,能兼顧學習的延續性。學習內容包括一系列廣泛的題材及媒介。
  • 部分學校能恰當地把資訊科技的應用融入課程中,學生能使用電腦繪圖軟件輔助創作。
  • 教師均受本科專業訓練。大部分教師教學態度認真,備課充足,師生關係良好。教師能有效地指導個別學生。部分教師積極提升使用資訊科技教學的技能。他們亦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搜尋資料,製作專題報告。
  • 學生學習認真,上課專心,能按教師指示參與課堂活動及完成習作。
  • 大部分教師批改作業認真,善用評語指出學生的強弱表現,有助學生自我檢討和改善。
  • 大部分美術室的基本設備齊備。教師亦能有效地管理本科的器材及教學資源。
  • 部分學校能善用校舍的空間,展示學生作品或繪畫壁畫,營造藝術氣氛,美化校園。
有待改善的地方
  • 部分學校未能因應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調適課程。
  • 大部分高年級的課程多偏重考試訓練,未能讓學生嘗試利用各類媒介創作。
  • 課堂大多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未能充分利用不同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信、溝通技巧及自學能力。部分教師須改善提問技巧,以激發學生思考,增強思維訓練。
  • 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偏低。教師可嘗試提供較富挑戰性的課業,發揮學生潛能。
  • 大部分學校的教學評估和教師間的專業交流不足。
  • 大部分學生學習較為被動,少主動提問。
  • 學生的創意、繪描能力和運用美術元素的能力均有待加強。
  • 大部分學生未能有效運用參考資料學習,他們的作品欠缺原創性。教師須設法引導學生透過美術創作表達自我,發展個人風格。
  • 部分學校未能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支援學科的學與教。

頁首



 

3.25 家政

總評
  • 接受視學的學校中,家政科學與教的表現尚可。本科訂定的目標清晰,學習活動有系統。大部分學生均有良好的學習表現。
  • 部分學生掌握良好的實作技巧,並能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學生在公開考試的表現尚可。

 

主要優點
  • 部分教師能有效地管理科務,制定合適的跟進計劃和妥善分配資源。
  • 教學計劃顯示科目的課程組織良好,能均衡涵蓋科目內容。大部分教師積極工作並致力推動本科。可喜的是,越來越多學校讓男生和女生修讀本科。
  • 大部分課堂組織良好,教師安排合適的學習活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關係融洽。
  • 大部分學校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行理論課和實習活動,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和學習。教師亦給予學生適切的指導以鼓勵學習。
  • 學生之間能衷誠合作和進行協作式的學習。
  • 使用母語教學時,學生反應良好,學習氣氛熱烈。
  • 部分學校在校內有效地陳列學生的專題習作、設計的作業套、服裝和針黹作品,以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效。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學校尚未建立評估制度以檢討本科教學的效果和學科的發展。
  • 學校未能充分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學校宜因應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差異調適課程。
  • 學校未能充分利用課外活動輔助本科的學習。
  • 教師可安排不同的學習活動,以擴闊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解難能力和創造力。
  • 課堂上,部分學生缺乏信心使用英語溝通。他們學習被動,需要教師緊密的指導和輔導。
  • 部分家政室的安全水平有待改善,例如氣體爐具未符合安全標準;部分學校室內傢具的佈置宜加重整,以確保實習活動可在安全的環境內進行。

頁首



 

3.26 音樂

總評
  • 全部學校均在初中開設音樂科。有兩間學校開辦中一至中五課程,另有一間開設中一至中七課程,能為學生在中學階段提供一個完整的基礎音樂教育。
  • 音樂科學與教的表現尚可。
  • 大部分學校均有參加香港學校音樂節比賽,並能獲優良或良好獎狀。個別學校亦有參加學校音樂創藝展,屢獲佳績。
  • 大部分低年級學生能掌握基本拍子的概念,節奏感強。他們吹奏牧童笛指法純熟,惟音色及分句方面的表現較遜色,視奏能力亦有待提高。在唱歌方面,學生在音準、咬字及情感表達方面,則仍須努力鍛鍊。
主要優點
  • 部分學校教師能按照學校的特色及學生興趣編選教材。教師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意,利用班際音樂比賽配合跨科合作的意念,提供機會讓學生發揮音樂、舞蹈及對白創作的潛能。
  • 大部分學校的課外活動多元化,包括中西樂器訓練班、樂團、合唱團、校內音樂比賽及各種午間活動等,能補足正規課程。
  • 大部分教師曾接受專科及專業訓練。他們備課充足,具教學熱誠,態度認真,有耐性,並鼓勵學生互相欣賞及評鑑不同的演繹方式。
  • 學校支持本科的發展。音樂室的設備完善,教學資源齊備。學校亦能靈活地提供支援,有需要時,增添或更換設備。
  • 學校不斷引入校外資源,例如鼓勵學生參加藝術團體舉辦的教育性音樂會及講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學校亦向優質教育基金、賽馬會音樂基金申請撥款,為有音樂潛能的學生組織中西樂器訓練班。
有待改善的地方
  • 教師宜針對本科的實際情況擬定具體發展計劃,例如課程設計、學與教的檢討和改善方法等,以提高教學效能。
  • 大部分學校有完善的資訊科技設備。教師宜更周詳地計劃使用資訊科技教學,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擴闊他們的創意空間。
  • 教師應擴闊學生的學習範圍,設計多元化的音樂活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從實踐中學習。
  • 在歌唱教學方面,教師未能因應學生的能力和水平,為學生提供具體指引和要求。教師宜就他們不同的程度,訂定歌唱教學的目標和預期效果,以提升歌唱訓練的成效。
  • 學生經常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尤其是讀譜練習,教師應容許學生從錯誤中學習,鼓勵他們在學習上探索冒險,從而建立自信。
  • 試題的形式尚算多樣化,惟不宜過分著重評核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部分學校仍未設聆聽技巧的測試。
  • 教師只將各級學生的測考表現記錄在成績表內,未能善用所得資料作為評鑑教學的成效,從而改善教學計劃和教學法。
  • 部分學校透過專題習作或音樂會報告,鼓勵學生蒐集及組織資料。然而,教師需給與學生更清晰的指引,同時習作亦應配合各級的教學重點及圖書館內的資源。
  • 圖書館的音樂藏書不多,學生甚少借閱。學校宜購置更多雷射唱片及唯讀光碟,配合學校資訊科技的發展。學校宜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培養學生自學的風氣。

頁首



 

3.27 體育

總評
  • 體育課堂的學與教質素良好。教師積極推行課外活動以補足正規課程。然而,部分學校限於體育場地不足、人手短缺或偏重考試成績等,體育風氣仍未如理想。
  • 學生在體育技能和體適能的表現尚可。大部分學校積極參加校外比賽以擴闊學生視野,並能在個別項目中獲取良好成績。
  • 學校採取適當的體育安全措施並訂定清楚的處理意外事件程序,大部分教師曾接受急救訓練。

 

主要優點
  • 大部分學校教師間的協作良好,部分教師更進行互相觀課,交流教學心得,提升教學專業水平。
  • 課程編排良好。學校為各級學生安排學習廣闊而均衡的基本技巧。大部分學校在課程中適當地加入體適能活動和測試,讓學生了解其體能狀況,並提高體適能水平。學校有為高年級學生安排他們較少接觸的體育活動,以擴濶他們的學習經驗。
  • 體育活動多樣化,學校除了參加校際比賽外,更經常組織校內活動。部分學校聘請教練和調配其他教師來協助推行課外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體育活動和得到更多專業的指導。部分學校更推薦學生參加體育總會的專項訓練,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潛能。
  • 所有體育科教師曾受專業訓練,大部分教師教學認真,課堂組織有條理,解釋清楚,示範正確。師生關係良好,課堂氣氛融洽。部分教師建立課堂常規,有效地管理學生秩序和組織課堂活動。
  • 大部分學生對本科有興趣,認真學習,樂於參與課堂活動。學生遵從教師指示,秩序良好;學生間合作愉快。
  • 大部分學校訂定清晰的評估政策,涵蓋面足夠,評核頻次適中,能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小部分學校利用資訊科技記錄學生在校內和校外各方面的體育表現,方便更新及存取資料。
  • 大部分學校支持本科的發展,撥出足夠款項添置器材和用具、組織校內活動和參加校外比賽。部分學校善用附近的公共運動設施,改善學校環境,擴闊學生的學習經驗。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大部分學校欠深入檢討課程策劃、教學效能和科務發展等範疇,亦未能針對問題而提出改善建議,以便日後跟進。
  • 教師各自編寫教學計劃,個別項目的教學內容出現序列性不足的情況。
  • 體育教師負擔的工作繁多,部分教師更需兼顧大量的科外職務,其他教師的支援不足,影響課外活動的發展。
  • 部分學校偏重訓練校隊參加比賽,較少組織培養學生興趣的活動。
  • 教學模式多以教師主導,偏重講授,活動未能配合教學目標。師生互動不足。部分教師過分重視學生秩序,教學節奏略緩慢,學生運動量低,練習技巧的機會不足。活動欠多元化,選材未能配合學生的能力或提高學習興趣。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偏低,亦較少鼓勵和讚賞學生。
  • 教學模式多以教師主導,偏重講授,活動未能配合教學目標。師生互動不足。部分教師過分重視學生秩序,教學節奏略緩慢,學生運動量低,練習技巧的機會不足。活動欠多元化,選材未能配合學生的能力或提高學習興趣。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偏低,亦較少鼓勵和讚賞學生。
  • 評估項目的分額比例欠清晰。部分學校未有將理論學習或體適能納入評估範疇內。
  • 本科的參考資料不足,包括書刊、視聽教材和電腦軟件等。

頁首



 

3.28 商業科目

(商業科目包括中六及中七年級的企業概論和會計學原理;中四及中五年級的商業、會計學原理、英文文書處理及商業通訊和英文打字;中一至中三年級的簿記和基本商業。)
總評
  • 接受視學的學校,在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的表現非常參差。
  • 學生除了參加香港考試局的公開考試外,亦報考「必文學會資格」、「英國倫敦工商學會」及「香港專業會計員協會」舉辦的考試。

 

主要優點
  • 大部分教師能掌握學科知識,備課充足。教師的指示和示範清楚、講解有條理,教授內容切合學生的程度。
  • 大部分學校在中四及中五級商業科採用母語教學,顯著地增強了學習氣氛、課堂互動及學習效果。
  • 大部分學生上課時守秩序及專心聽講,他們的學習態度積極。
有待改善的地方
  • 工作計劃所訂定的施行建議較空泛,未能配合學科及學校整體教學目標列出工作重點,並根據工作檢討結果擬定具體的跟進策略。
  • 教師應安排相關的課外活動,以提高學生學習商業科目的興趣。
  • 部分教師已嘗試採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然而,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的應用仍未普遍。
  • 教學以教師和考試主導。教師多採用「講授式」及「問答式」教學方法。課堂學習較偏重機械式的應試技巧操練。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較少鼓勵和讚賞學生,以加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教師須採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以提升教學效能。
  • 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欠主動,亦欠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或澄清疑難。
  • 一些商業科習作及試題偏重記誦式題目,未能幫助學生理解商業社會的最新發展,亦未能評核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 商業科目的參考圖書和視聽教材不足。

頁首



 

3.29 科技科目

(科技科目包括設計與科技、基本科技、科技概論、金工、電工、電子與電學及資訊科技)

總評
  • 12所學校開設設計與科技初中課程,其中一所學校更開設中四及中五課程。此外,一所學校則開設其他的科技科目。
  • 就視學所見,科技科目的學與教質素尚可。
  • 接受視學的學校,學生在中學會考的及格率低於全港日校的平均成績。部分學生在「聯校機械奧運會」等公開比賽中取得優良成績。
  • 學生對科技科學習感興趣。學生透過資料蒐集、分析、設計、模型製作和評估等活動發展不同的學習能力。他們能掌握基本設計和科技知識,亦能在實習活動中適當運用手工具和機器。然而,學生在圖象傳意方面的表現未如理想。

 

主要優點
  • 科務管理良好,課程及科務的文件資料齊備,方便教師參考。
  • 大部分學校舉辦與科目有關的課外活動,並鼓勵學生參加公開比賽,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擴闊他們的學習經驗。
  • 大部分教師已接受專業訓練。他們備課充足,講解清楚和有條理,能有效管理課堂秩序,師生關係良好。
  • 大部分學生對科技科學習感興趣,他們上課專注、留心聆聽,能完成教師安排的習作。學生在課堂上守規,秩序良好。
  • 學校採用持續性評估,並制訂明確的評分指引,以評估學生不同時段在知識、技能和學習態度上的表現。
  • 部分學校善用校外資源,增加工場的資訊科技設備,支援科技科教學。
有待改善的地方
  • 部分學校訂立明確的課程目標,惟課程內容未能全面涵蓋學科的學習範疇,教學計劃亦未能闡釋教學重點。此外,大部分學校未有檢討和跟進全年工作,以加強學與教的效果。
  • 課堂教學多由教師主導,教師提供學生參與互動學習的機會不多。部分教師未能善用提問刺激學生思考;給予學生的指引亦不足。
  • 學生多依從教師指示學習,較少主動發問及與同學交流經驗。此外,部分學生在工場實習時的安全意識不足,未有遵守安全守則。
  • 大部分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給予學生的回饋和跟進改正不足,亦未能讓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學業表現和鞏固他們的學習。此外,部分習作內容和形式有待改善,應避免機械式的抄寫。
  • 教師未有全面檢討和分析學生的學業表現,從而調整教學策略,以提升教學效能。
  • 大部分圖書館內與科技有關的圖書內容過時;學生較少借閱圖書。
  • 部分工場的管理未如理想,雜物隨意放置,機器和工具欠缺適當保養,安全藥箱內的藥品過期,亦未能適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