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
工程招标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页

社 会 各 界 参 与 成 就 教 改 事 业

社会各界参与 成就教改事业

  教育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参与,因为培养人才全社会都有责任。教统局承诺全方位支援老师,同时也希望校本的参与,逐步落实教改。还有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全力合作,大家同心同德,以学生的利益为依归。

全方位支援 释教改疑虑
  课堂是教改效应直接或间接发生的平台,教改的效应必须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出来,而教师在当中担当了关键的角色。教育是以人影响人的工作,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空间照顾学生,所以教师的工作量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问题,但政府难以为个别学校安排教师的工作。

  因应教改的需要,教统局已为学校提供额外资源及人手,例如:学校发展津贴、图书馆主任、外籍英语教师、课程发展主任、优质教育基金及更灵活的拨款安排,让学校有更多自主和灵活性,按学校的实际需要,妥善调配人手,避免产生「樽颈现象」。

  我们希望校长和校董会发挥领导作用,清楚认识教育改革背后的理念,按学校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的计划,理顺教学活动,订立优先次序,重整工作流程,减少非必要的会议和行政工作,并引入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支援;也希望校方减少老师兼教的科目和级别,这样既可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亦有助提升教学效能。教统局会安排学校间多分享成功经验和管理心得。

  教统局亦为学校提供多方面的专业支援,包括校长和教师的持续进修及到校的专业支援服务;同时制作不少教与学资料,在网上发放;更不时举办教师专业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分享成功教学经验。我们希望来年可以组织前线教师成立专业发展网络和加强到校的支援服务,希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专业而勤奋的好老师,我们要加以表扬和爱惜,为教育界树立榜样。第一届的「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选举结果,将于今年公布,希望藉此向教师表示敬意和尊崇,也建立家长们对香港教育的信心。

校本参与 落实教改
  教改的落实,需要学校的积极参与。教统局推行校本管理的目的正是下放权力,让学校有更大发挥专业自主的空间,因应学校本身发展的需要,有策略性和有针对性地把精力投放于发展强项,改善弱项,订定各项改革的优次缓急,使学校持续发展,不断进步。

  学校自评计划为学校提供有效的工具搜集数据,进行自我检视。提升自我完善的意识涉及文化的改变,是教改的核心问题,也是确保持续进步的最佳方法。

  政府投放给学校使用的公共资源不少,增加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提高透明度,加强问责性亦是顺理成章,当中并不存在对学校和教师的不信任。有论者质疑教统局藉校本管理和学校自评加强中央对学校的监控,实在是过虑。

为教改增添动力
  为家长提供多元化的学校选择一直是教改的策略之一。我们认为增建新的直资学校,可以和缓新升中派位制度下因随机性较大而未能满足家长意愿的情况。这项政策的目的,是为教育界注入活水,提升教育质素。事实亦证明市场力量的确有助推动教改。目前直资学校占总学额的比例低于百分之四,谈不上是过份倚赖市场机制。

结语
  从过往三年多集体努力的成果,可以肯定教改的方向是正确的。虽然路途充满荆棘,只要教育界、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努力,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最终我们必会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