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主要內容

八个学习领域中的科目

 

(2025/26 学年)

八个学习领域下的科目 100% 八个学习领域下的科目


1 修订的《计算思维─编程教育:小学课程补充文件》已于 2020 年发布,建议学校为高小各级安排 10 至 14 小时教授编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本局已在 2022/23 学年及 2023/24 学年分别透过教育局通函第 109/2023 号、第 32/2024 号及第 152/2024 号公布小四级、小五级和小六级「高小增润编程教育课程单元」,供所有公帑学校采用。


2 全港小学须于 2025/26 学年开始于小一及小四推行小学科学科小学人文科,并于 2027/28 学年推展至小学所有级别。小学常识科课程由 2025/26 学年开始逐步被小学科学科及小学人文科取代。


3 科技教育学习领域课程于 2016/17 学年于初中级别全面实施。课程涵盖的六个知识范围为:「资讯和通讯科技」、「物料和结构」、「营运和制造」、「策略和管理」、「系统和控制」及「科技与生活」。学校在初中阶段可采取单元模式实施科技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就「资讯和通讯科技」范畴,「初中人工智能课程单元」已推出供学校由 2023/24 学年起采用,学校须适当规划初中课程,安排 10 至 14 小时让学生学习人工智能(教育局通函第 109/2023 号)。


4 学校须由 2018/19 学年起落实中国历史在初中成为独立必修科。学校分配于教授和学习初中中国历史的课时须为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课时的四分之一,或约总课时的百分之五或约每周两教节。


5 公民、经济与社会课程以代替生活与社会课程,于 2024/25 学年在全港学校的中一级起全面推行。


6 2009 年 9 月已开始实施的高中课程,包括三个部分:核心科目、选修科目(包括高中科目、应用学习课程及其他语言课程),以及其他学习经历(价值观教育、社会服务、艺术发展、体育发展,以及与工作有关的经验)。

    • 应用学习:涵盖六个学习范畴,包括︰创意学习;媒体及传意;商业、管理及法律;服务;应用科学;和工程及生产;另设专为符合特定情况#的非华语学生提供的应用学习中文(非华语学生适用)(下称「应用学习中文」)。目前,我们提供超过 50 个应用学习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志向,可修读最多两个应用学习课程作为选修科目*,符合特定情况的非华语学生另可修读一个应用学习中文课程。

# 学生在接受中小学教育期间学习中国语文少于六年时间;或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国语文已有六年或以上时间,但期间是按一个经调适并较浅易的中国语文课程学习,而有关的课程一般并不适用于其他大部分在本地学校就讀的学生。

* 在一般情况下,每名学生于整个高中阶段可修读最多两个应用学习课程作为选修科目(应用学习中文课程除外)。

  • 其他语言:学校可为中四至中六级学生开办指明的六种其他语言课程,包括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及乌尔都语,作为高中选修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