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年度开放数据计划
-
年度开放数据计划
-
公共资料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
工程招标公告
主要內容

资优教育

epidemic


最新推介

课程 / 活动 / 资源对象内容
「资优教育学校网络计划2022/23」分享会汇篇 
  • 中小学校长及教师
  • 分享网络学校推行校本资优教育的经验,并为教师提供运用适异性教学照顾资优学生的学习和情意需要,及在校本课程内加入三大资优教育元素的参考
申请资助为资优学生提供校外进阶学习课程(2023/24学年) 
  • 专上院校、非政府机构、专业团体和科技企业
  • 申请资优教育基金的资助,为本港中、小学的资优学生提供校外进阶学习课程
培育具STEAM潜能学生资优教育与『资优教育基金』的最新发展」海报 
  • 中小学校长及教师
  • 家长
  • 介绍应用「三层架构推行模式」培育具STEAM潜能学生的策略及资优教育与资优教育基金的最新发展
资优教育学校网络计划2021/22分享会汇篇 
  • 中小学校长及教师
  • 分享网络学校推行校本资优教育的经验,并为教师提供运用适异性教学照顾资优学生的学习和情意需要,及在校本课程内加入三大资优教育元素的参考
教育局教师网上基础课程—资优 / 高能力学生的情意教育 
  • 中小学校长及教师
  • 让教师掌握对资优学生推行情意教育的基础知识,以加强识别及照顾资优学生情意需要的能力
在课堂内外支援资优/高能力学生情意及学习需要的策略(小学)
第一册:双重特殊资优学生(资优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 小学教育同工
  • 协助教师了解资优兼有自闭症、资优兼有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症和资优兼有特殊学习困难这三类学生的情意及学习需要
  • 提供相关的辨识工具,以助学校/教师及早识别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援
  • 透过真实的学生个案,展示有效可行的课堂内外支援策略
在课堂内外支援资优/高能力学生情意及学习需要的策略(中学)
第一册:双重特殊资优学生(资优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 中学教育同工
在课堂内外支援资优/高能力学生情意及学习需要的策略(小学)
第二册:潜能未展资优学生
   
  • 小学教育同工
  • 协助教师了解资优学生的潜能未展问题
  • 提供相关的辨识工具,以助学校/教师及早识别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援
  • 透过真实的学生个案,展示在课堂内外有效的策略以逆转资优学生潜能未展的问题
在课堂内外支援资优/高能力学生情意及学习需要的策略(中学)
第二册:潜能未展资优学生
   
  • 中学教育同工
在课堂内外支援资优/高能力学生情意及学习需要的策略(小学)
第三册:资优学生的情绪和精神健康
   
  • 小学教育同工
  • 协助教师了解资优学生的情意特质与学生情绪健康的关系
  • 提供相关的辨识工具,以助学校/教师及早识别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援
  • 透过真实的学生个案,展示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的精神健康的策略
在课堂内外支援资优/高能力学生情意及学习需要的策略(中学)
第三册:资优学生的情绪和精神健康
   
  • 中学教育同工
共融资料馆 - 资优教育
  • 双重特殊资优生:有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症的资优生
  • 双重特殊资优生:有读写困难的资优生
  • 双重特殊资优生:有自闭症的资优生
  • 小学及中学教育同工
  • 家长
  • 协助教师及家长了解双重特殊资优学生的需要及有效的支援策略。
资优生情意辅导攻略 - 处理资优生课堂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 小学及中学教育同工
  • 家长
  • 协助教师及家长了解资优学生的情意特质。
  • 以12个真实的中小学学生个案,分析不同类型(包括潜能未展及双重特殊)资优学生的学习及情意需要。
  • 提供即时、短期及中期策略,从多方面支援资优学生


香港资优教育政策的理念及原则

资优教育的任务是要有系统、有方向地发掘和培育资赋优异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教育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富弹性的教学方法和环境下,充分发挥个别潜能。照顾资优学生的教育需要,必须留意以下原则:

  • 资优教育必须普及化;
  • 资优教育应为优质教育的一环,学校均能照顾资优与非资优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
  • 资优的定义应扩阔,并采用多元智能的概念;
  • 着重启发学生思考、培育创造力及个人与社交的能力;
  • 学校应提供多元化、富连贯性的教育活动;
  • 集合不同人士或机构所提供的资源支援学校。

 

香港资优教育推行模式

教育局鼓励学校采用「三层架构推行模式」,以规划及推行校本资优教育,并在第一及第二层的全校课程内加入高层次思维技巧、创造力和个人及社交能力三大资优元素。

这是一幅图像说明香港资优教育所采用的三层架构模式

  1. (a) 第一层是指在一般课堂中运用教学策略,发掘学生在创造力、明辨性思考、解难或领导能力等方面的潜能;
  2. (b) 第二层是指在校内为能力较高的学生,提供专科或跨学科的抽离式培育计划;以及
  3. (c) 第三层是指在校外为特别资优学生,提供特定的专门训练学习机会。

 

培育具STEAM潜能学生

为发掘及培育具STEAM潜能学生,让他们尽展潜能,教育局鼓励学校采用「三层架构推行模式」,发展校本人才库,以加强STEAM教育。我们建议学校加强支援学生在STEAM方面的学习需要,并栽培具STEAM潜能精英,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详情可参阅「培育具STEAM潜能的学生」及「资优教育的发展与『资优教育基金』:加强资优教育,培育具STEAM潜能的学生」海报。資優教育組通訊資優教育組通訊


资优教育资源与支援

协作研究及发展 (「种籽」 )计划

协作研究及发展 (「种籽」 )计划
资优教育学校网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