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创建教学新文化!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第十八期会讯
各位家长:
由三月初开始,大家在电视或巴士的屏幕上,经常都会看到有一辑由小朋友当「主角」的宣传短片。其中一个片段的小主角,由于爸妈只关心他在学校取得的分数而忽略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因此有点不开心。后来老师向他的爸妈说明现时学习上的评估并不纯粹为求分数,而是着重各方面的表现。最后淘气的孩子以一句「求学不是求分数」作结!
这段短片播出后,引起社会上不少议论。精灵的小学生开始以「求学不是求分数」作为不用心温习的挡箭牌。忙于应付会考的中学生认为短片与现实脱节。望子成龙的家长埋怨政府教坏子女。这些讨论正好显示我们极有需要「创建教学新文化」,改变考试主导的现况。
亲爱的家长,我相信你们都同意求学的目的是增进知识。我们积极推动评估的新文化,冀打破「不考不教,不教不学」的教学文化。事实上,不少学校已不再单以纸笔考试或测验来评估学生学习的成效,而是透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作业或各种研习中的表现,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效,更重要的是希望藉老师日常的评估活动,不论是一个分数、一个级别、还是几句评语,来鼓励学生学习,促进他们不断自我挑战,求取进步。
取消升中学能测验后,我们希望小学都能够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为目标,令学生学得通透明白,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减少总结性评估而以持续性评估,测试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是否达到预期的水平和找出学习的困难点,并改变教学法令学生更容易掌握。考试的分数只是显示学习「成果」的其中一个指标,而非求学的「主因」。
面对佻皮的小孩,以「求学不是求分数」为借口而不努力学习,家长们可以和孩子讨论求学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孩子体会知识、能力和态度同样重要,而「努力」是「学习」的基本态度,否则无法巩固和内化学到的知识。
经过努力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自然值得嘉许。经过努力但基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取得高分,例如一时不小心或题目本身可以有多个答案,亦值得鼓励。即使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色,亦同样值得奖励。
至于公开考试由于有筛选的功用,同学们亦必须悉力以赴。全世界的教育制度都在某一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筛选,但我们不希望同学们只为应付考试而放弃全人发展。会考 5科合格是完成中学教育的最起码要求,取得14分是升读中六的保证。同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决定参加多少科会考科目,保留多少空间作其他方面的发展。
改革公开考试的评分标准(以基准代替常模参照),命题方式(更多开放式的题目测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评估方法(包括校本评估),以及改变大学的收生制度,将会是深化教育改革而必须踏出的下一步。
我衷心希望透过四辑幽默小品式的宣传短片—「评估篇」、「专题研习篇」、「阅读篇」和「家校品德篇」,把学与教的新文化从课室带到每个家庭,让家长、老师、同学一起为创建教学新文化而共同努力。
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
二零零四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