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八年三月八日 (星期六)
香港杰出学生协会
香港青年高峰会2008
教育局局长孙明扬致辞全文
优质教育
各位同学:
引言
当我面对你们的年青的面孔,不期然想到虽然我的心境年青,但跟大家有相当的年龄差距。不过,我们之间确实有一点是十分相同的,就是都关心香港的「优质教育」。我今天出席香港青年高峰会2008,就是希望将我对「优质教育」的意见,与各位同学分享。
香港杰出学生协会每年举办不同活动,目的是鼓励同学多关心社会,就不同的社会事务作交流,藉以培养分析能力。香港青年高峰会是协会每年一度的重要活动,我知道筹委会的成员大都是高中学生。同学可以成功地组织这么大型的活动,非常难得。我相信大家在筹备的过程中,必定获得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珍贵的友谊。
今年参加青年高峰会的120名同学来自31间中学,都是经过学校推荐和协会筛选的优秀学生。高峰会的主题是「优质香港生活」,而今天的讨论将会集中于如何优化香港的教育,我期望大家在讨论环节时踊跃发表意见,让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看法。
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是不少国家和地区近年都关注的课题。各地政府都致力改善教育政策及措施,通过提高教学质素,培育人才,以加强竞争力。在探讨如何提供「优质教育」时,必须先理解何谓「优质教育」。我认为「优质教育」应以人为本,让每个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发展潜能,提升个人学养和质素,回馈社会。「优质教育」可以改变人文素质,配合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国际廿一世纪委员会,早在1996年一份报告明确指出:「终身学习是打开廿一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今天看来,这前瞻性的看法是准确而实在的。廿一世纪是数码科技的年代,互联网的发展令新的知识可以在瞬间传送和取得。因此,不断提升自我,提高吸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变得极为重要。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正朝着知识型经济的方向发展。着重传授硬知识以及以考试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变得不合时宜。香港的教育制度,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热诚,懂得如何一生不断自学、创新和应变,以面对廿一世纪数码科技年代的挑战。政府多年来推动的教育改革正是以「终身学习、全人发展」作为主导原则,目的是提高教育质素,配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香港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多年,不少项目渐见成效。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教改已进入巩固期,政府会因应社会需要,微调现有的政策,改善措施的推行情况。由于教育牵涉的范围广阔,项目繁多,我今天只能就几个重点范畴讲讲我的看法。
投放教育的资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对社会影响深远的庞大工程,需要长远的投资和承担,绝对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工作,虽然香港面临人口老化的挑战,或须在医疗、福利等政策范畴增拨资源,但我们会继续高度重视教育的资源投放,提供优质教育,培育人才。08-09财政年度教育的拨款总额达773亿元,占政府总开支约25%,是经费最多的政策范畴。很多教育措施都显示出政府对教育的长期承担,例如:自2008-09学年起,我们将会把免费教育扩大到公营中学的高中年级。在刚公布的政府预算案中,政府建议一笔过拨款180亿元,成立研究基金,进一步支援大学及院校的研究工作,以维持香港的竞争力。
课程改革
各项教育改革措施中,与各位同学最有直接关系的应为课程改革。香港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由2001年开始进行,综合而言,是由以往着重以老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改为着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方位学习。课程的设计目标,是要教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除了传授学术知识,还要通过学与教,培育学生的共通能力,就是协作、沟通、创新、批判性思考、运用资讯科技、运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还有自我管理和研习方面的技能。这些能力对大家学习新知识和工作处事都非常重要。
在推行中,学校会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包括通过德育及公民教育,培养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鼓励学生多阅读,以提高思考及语文能力,丰富知识及生活经验;利用专题研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并且在课堂内外善用资讯科技,以提高学与教的成效。
我自去年七月上任以来,探访过不少中小学,亲身感受度到课改带来的转变。我观察到,现今的课堂情况同我从前认识的情况很不相同。同学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有机会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作出客观的分析,同学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一节中一的通识课,我便看到同学藉着极具创意的演绎方式,将当时几则重要新闻的要点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而透过老师的引导,同学更对时事作出了有系统的讨论及总结。在另一节的小五英语课上,我看到同学们能积极发问、尝试,以及互相协作。这些都反映出,我们的学与教都以培育同学学习的共通力为主要方向。事实上,根据我们连续数年委托大学进行的有关课程改革的调查报告显示,无论是中小学的校长及教师,都认为推行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在众多方面,例如学习动机、自学能力、沟通、创造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除了个人观察及本地的研究调查外,香港学生的能力也在国际评比上一再得到肯定,令人鼓舞。首先,根据2006年「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即PIRLS 2006),我们的小四学生在45个参与国家及地区中,排名第二,成绩仅比第一位的俄罗斯少一分,较2001年的排名大幅跃前12位。这个研究亦显示,有更大比例的香港学生达到国际「高层次阅读能力」及「阅读尖子」的水平。我们的「尖子」学生更由2001年的百分之五上升两倍,达到百分之1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学生在阅读「资讯类文章」的表现尤其优异,在所有参与国家及地区中得分最高。阅读能力的大跃进,与课程改革将「从阅读中学习」列为首要工作不无关系。
另一项在2006年进行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即PISA 2006)的研究结果亦显示,香港学生的科学能力,在全球57个参与研究的国家及地区的15岁学童之中排名第二;数学能力排名第三;母语阅读的能力更由2003年的第十位,跃升至第三位。这个研究亦显示,香港学生的表现,较少受他们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影响。即是说,香港能为学生提供高质素而机会均等的教育。
我很高兴见到香港学生能够取得卓越的成绩。这两项国际研究不但证明香港学生的表现越来越进步,同时肯定了学校和教师的努力,以及课程改革的方向正确。
三三四新学制
另一项非常重要的教改政策是推行三三四新学制。简单来说,在三三四新学制下,所有学生在完成三年制初中后,将升读三年制高中。同时,现时的两项考试,即香港中学会考和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将会合并为一项考试,而这项考试的评核方式将会更全面,以确认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学士学位课程的一般修读年期会由三年延长至四年。新高中学制将会由2009/10学年开始实施,这一届的学生将会在2012 年应考新的中学文凭考试。
现今的教育专业意见认为,人类潜能是多元性的;因此,在秉持多元智能及全人培育的信念下,只要能够照顾学生的不同能力和需要,诱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所有学生都可以有出色的学习成就。新高中课程及评核架构的拟订,正是建基于这个信念,要为学生不同的兴趣创设更多空间。
在新高中学制下,学生的必修科目为中、英、数和通识科,另外须选修两三个其他科目。为促进全人发展,我们在课程架构下加入了其他学习经历的元素,即学生需要在上课日或课外时间,体验学业以外的学习经历, 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社会服务、与工作有关的经验、艺术和体育活动。在多元化的新高中课程之下,学生可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衡发展,提升语文和数学能力,拓宽知识,提高批判性思考、自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为积极支援中学迎接2009年推行的新高中学制,未来一年我们将动用超过3亿元。
为使高中毕业同学的出路更多元化,我们的新高中课程会纳入一些职业导向教育的课程,即所谓应用学习单元。这做法可以让更多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在完成高中教育后,有机会发展所长,继续接受专业、职业教育与培训。
在高等教育方面,各院校正积极筹备有关课程规划的工作,以配合三三四新学制的推行。政府已预留款项,支援大学发展及实施新课程,并提供基建工程经费,协助院校改善教学空间及相关设施。根据院校的计划,新学制2012年推行后,学生将享有更灵活的选科安排,包括有双学位或跨学科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同时,交流、实习以及社会服务等的元素亦会相应加强。这些计划未来数年会陆续推出,让2012年前入学、修读三年制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亦能受惠。
香港高等院校的质素在国际间得到认同。例如在2007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的全球大学排名中,香港四所教资会院校位列头200位之内,其中三所更位列头60位。我们的院校提供全亚洲最出色的行政商管课程和款待学课程。我深信在三三四新学制下,各高等院校将会进一步提升质素,培育学生的学术成就和全人发展。我们会继续致力配合高等教育的发展,其中包括考虑如何协助那些具备足够条件和能力的团体创办私立大学。
培育中英兼擅的人才
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社会上需要中英兼擅的人才。我们在过去十年先后推出多项措施,全面加强各级别的英语教学,以提升整体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师资培训方面,规定所有语文科的教师必须达至指定的学历及语文能力要求,而采用英语授课的教师须定期参与专业发展培训。为鼓励在职的语文科教师提升其任教语文科目的知识和教学法,语文基金拨款超过5亿元设立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奖励津贴计划」,资助语文教师进修相关的课程。此外,语文基金拨款近7,000万元,资助小学英文教师往海外参加沉浸课程,以提升英文教师的英语水平及扩濶其英文教学的视野。
在支援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方面,语文基金拨款近3亿元,成立语文教学顾问专责小组,提供到校支援服务,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领导及教学能力。此外,我们每年动用超过5亿元为中学提供400多名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NETS), 及为小学提供约500名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或助教,营造丰富的英语环境和活化英语学与教。为鼓励学生多阅读英语读物,以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我们每年投放约900万元,在中、小学各级别推行英文广泛阅读。我们亦向语文基金注资近9亿元,以资助各中学推行校本措施,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及加强英语语境。语常会亦透过资助及举办多元化的大型活动,在课堂以外营造有利英语学习的环境,以提升学生学习及使用英语的兴趣。例如自2005年每年拨款约500万元以举办英语节,透过辩论、话剧、英语营等轻松的活动,增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过往多年在英语教学方面投放了很多资源,但必须承认,部份学校创造英语语境的成效未臻理想,尚有可以改善的空间。中中学生以母语学习虽有优势,但使用英语普遍较英中生缺乏信心。为了培育中英兼擅的人才,我们现正听取各有关方面的意见,探讨如何在坚守母语教学政策的同时,给予学校一些弹性,以因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些规限之下,微调现行的教学语言安排,务求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以达到培育学生中英兼擅的目标。
小班教学
政府亦会在未来数年继续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援,以巩固教育改革的成果,及进一步优化学与教。我们将会由2009/10学年起,逐步在公营小学的小一开始实施小班教学。我们希望老师善用小班的环境,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照顾学生的差异,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可以发掘自我潜能,追求全人发展。为了协助学校筹划实施小班教学,我们将会在2008/09学年增设约七百个为期两年的有时限教师职位,协助学校准备校本课程以配合小班教学环境、发展相关的教学策略及研制教材,并让教师可以参与培训等。
结语
各位同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说:「我们希望看到孩子追求知识,而不是知识追求孩子。」(“That we want is to see the child in pursuit of knowledge, and not knowledge in pursuit of child.”) 我们推行教改的目标,正是希望通过优质的教育,使每位同学都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我鼓励同学们怀着追求知识的热忱,以终身学习为目标面对人生,那么,即使在瞬息万变的廿一世纪,大家都可以从容面对社会的挑战,活出丰盛人生。
最后,我谨祝各位同学从讨论中得到丰富的收获,并祝今届青年高峰会圆满成功!
(约4800字元(连标点), 约25分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