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
工程招标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页

与保良局总理和属下学校的校长午宴致辞全文

二零一零年六月一日 (星期二)

与保良局总理和属下学校的校长午宴

教育局局长孙明扬致辞全文

 

 

一切始于2000年……

 

 

吕钧尧主席、各位副主席、总理、校长: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来到保良局举办的聚会作专题演讲。我的题目是「一切始于2000年...」。单凭题目,大家也许不清楚主旨是什么。其实,我首先想谈谈新高中学制的进度,继而和大家分享一个近日在各学校通识教育课均会触及的课题政改方案。

 

 

去年九月开始启航的新高中学制,即是大家经常听到的「334」,第一年中四课程很快便会完成。我在此感谢所有教育界同工,包括各教育机构、办学团体及其所属学校的校长,教师同工及同事,因为如果没有所有人的鼎力支持和专业推行,新制度是无法在稳定的环境中迈出最困难的第一步。

 

 

然而,随着高中学制逐步推行,教育界亦将要继续面对不少的挑战。过渡期的问题包括:照顾最后一届会考生未能重读旧制中五的各种问题、继续加深学生和家长对于2012年首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认识等。比较长远的问题则涉及专上教学方面,例如:收生准备,课程编制和人力调整。所有的准备工作现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我有信心我们定会克服种种挑战,成功落实新高中学制,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好地装备自己,为未来的社会作出贡献,因为新高中学制的安排是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并经过教育界多年悉心筹备。

 

 

我们冀望新高中学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同学,使他们受惠于「终身学习、全人发展」这个理念。他们毕业后将会拥有「宽而广」的知识,懂得利用独立思维去选择适合他们的发展方向,无论对继续升学或踏进社会的大门均有所裨益。新学制的理念和设计得到本地学者、大学和雇主的支持与认同,实在令人感到鼓舞。在新高中学制下,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资历亦已得到本地院校和众多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认可,例如:英国大学及院校招生事务处(UCAS)。

 

 

最近,我和教育局及考评局的同事展开一连串外访,分别到过不同地区,包括:英国、美加、澳洲、东南亚等等,介绍新高中学制和考试评核改革,务求让世界各地认识我们的新学制,让新高中学制下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得到广泛国际认可。在这过程中,我们听到很多令人鼓舞的正面评语,各地都非常认同我们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并对于香港教育界同工为如此大规模的改革所作出的承担和努力,表示赞赏。我在今、明两年会继续到访不同地方,除了推广新学制以外,亦会致力推动彼此的专业交流和合作,进一步优化香港的学与教。

 

 

今日新高中学制能够顺利推展,正是「一切始于2000年...」。当年教育统筹委员会就教育制度改革发表了建议书,提出把高中和预科阶段合并成为三年的高中学制。

 

 

从当年开始,教育界的持分者便开始了漫长而繁复的准备过程,进行了无数的参考研究和讨论。过程中难免碰到不少困难,但凭着大家在过去十年不断努力,坚守一致的理念和共同的目标,这条漫长的改革道路终于通往康庄大道,冲线的时刻亦指日可待。

 

 

回顾这次教改,我深深感受到,任何的制度改革,特别是牵涉到众多市民的利益时,都会遇到不同的意见和观点,甚至出现对立的情况。作为政府,我们的责任就是聆听和分析这些意见和观点,平衡市民不同的诉求,然后在实际环境所规限的范围内提出最接近理想的政策,争取更多市民的共识和支持。

 

 

谈到争取市民的共识和支持,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政府最近就2012政制发展所提出的方案。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就是希望唤起市民的关注,寻找共识和争取支持,因为香港的政制发展将会切切实实影响每个市民的权益,同时也是左右香港长远整体发展关键的一环。为此,我想利用以下的时间来简单讲解一下政制发展的背景和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

 

 

政制发展首要处理的是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按照《基本法》的规定,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全部议席,要依照香港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最终以普选产生。

 

 

2005年,政府就修改2007年行政长官及2008年立法会选举办法,提出建议方案,引入更多民主成分。方案虽然得到大部分市民支持,可惜最终未能得到立法会三分之二议员的支持,结果政制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事隔两年,亦即是2007年,我们发表《政制发展绿皮书》,就普选模式、路线图和时间表谘询公众,并就结果向中央政府提交报告。

 

 

在考虑过这份报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712月订出普选时间表,即2017年可以普选行政长官,2020年可以普选立法会。这是香港政制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两个普选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人大常委会亦同时授权本届特区政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就下一届即是2012年的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两个产生办法作适当的修改。

 

 

根据人大常委会定下的框架,特区政府在今年四月推出2012年两个产生办法的修改方案,目的就是为2012年两个选举注入更多民主成分,为最终过渡至20172020年两个普选「铺路」。

 

 

「铺路」是因为制度的转变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样有利于平稳过渡,避免因为剧变而造成大幅波动。正如我们的新高中学制是一步一步地向前,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才能达至现今平稳过渡的一刻。

 

 

接下来我想扼要介绍2012年政改方案的要点。

 

 

首先是行政长官选举。我们建议,选举委员会由800人增加一半至1,200人。新增的400个名额平均分配给四大界别,其中政界新增的100个名额,当中75席分配给区议员,加上原有的42个议席,117个区议员议席将全部由民选区议员互选产生。

 

 

行政长官候选人的提名门槛仍维持在八分之一。换言之,行政长官选举最多可以有八位候选人。

 

 

至于立法会方面,我们建议将立法会议席数目由目前的60席增加至70席。按照人大常委会的决定,2012年立法会功能界别和分区直选议员各占一半。因此,五个新增议席分配给地区直选,另外五个新增功能界别议席则由民选区议员互选产生。

 

 

我们的建议方案在社会上称为「区议会方案」,原因是这个方案在符合人大常委会规定的情况下,充分借助有300多万名选民基础的民选区议员,让他们在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和立法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增加两个选举安排的民主成分。根据这个建议方案,2012年的立法会近六成的议席将由全港选民直接或间接选出。

 

 

这个2012方案是进步的、民主的,是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会决定的框架下,可以迈出的最大程度的民主步伐,也是最有可能得到市民、立法会、行政长官和人大常委会接受的方案。通过2012方案,政制就能向前迈进,重拾五年前香港人所失去的政治发展机会和动力。

 

 

政府的建议方案出台以来,不少民调机构进行了民意调查。不同的结果显示,有46%60%的市民认为立法会应该通过方案,24%33%的市民认为不应该通过。由此清楚可见,主流民意希望方案获得通过。

 

 

我们要通过政改方案便一定要通过五个步骤,亦即是:

 

 

第一:行政长官向人大常委会提出

第二:人大常委会确定

第三:立法会得到三分之二议员支持通过

第四:行政长官同意通过了的方案

第五:人大常委会备案

 

 

这「五部曲」,必须从一到五,顺次序进行,缺一不可。我们现在正是进行第三阶段的工作。如果我们绕过这五部曲,就是剥夺了社会就2020年立法会产生办法这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寻求共识的机会。这是不尊重香港市民的权利和意见。

 

 

当然,我们明白到社会上部分人士对现存功能界别安排有一些意见甚至不满。我想重申三点:一、功能界别的存在有历史原因,很多功能界别的议员能够将界别的声音和关注带入议会,体现了均衡参与的精神,使议会的讨论更全面。不容抹杀的是,很多功能界别的议员,在很多议题上都有效反映了业界声音,在关乎整体社会利益的问题上也能顾全大局。第二,社会上对于功能界别的存废,对于是否需要改良这个制度以符合普选要求,仍然意见纷纭,缺乏普遍共识。第三,我们已多次公开表明,现行功能界别的安排不符合普及和平等的原则,在实行立法会普选的时候,不能延续。

 

 

另一点我要强调的是理性讨论的重要性。政制涉及社会利益的分配,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争议性。我们只要看看英国这个议会民主的发祥地,最近亦要就选举制度展开讨论,便知道即使民主制度也有不断完善的空间。正因为这样,只有各方摒弃以我为尊的心态,不要固执己见、坚持真理在我,才有可能求同存异,找到一个各方都能妥协和接受的方案。

 

 

回顾过去十年,香港的教育制度经历了重大改革,教育质素不断提高。我们与业界共同努力,完成了很多工作,令香港的教育制度和水平可以晋身世界前列。正如行政长官在上星期六的「香港家书」节目中提到,十年,确实不是一个短的时间,假如政府提出政改方案再一次被否决,香港便前后磋跎十年光阴,原地踏步。

 

 

我希望在座朋友,可以回想当年面对教改的期望、勇气和心情,支持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各位,现在正是时候「起锚」,让民主之船在2012年启航,乘风破浪,驶向20172020年两个普选目的地。多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