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公共及行政相关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
工程招标公告
主要內容

[资料库] 中国历史教学示例:从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

 

中国历史教学示例:从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

 

课程简介:

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借鉴前人经验,面对现在及计划将来。故此,分析历史不仅是「文化与传承」的学习,亦涉及思考和创意解难的训练。本课程以全班式增润活动的形式进行,在中一的中国历史课程中渗入培养创造力的资优教育元素。教师指导学生在完成「历史单元 ─ 秦代」后,以分组讨论形式,从客观性、明辨(批判)性、纯感性及富创意等多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摒弃个人的主观立场,突破思考的框框,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解难能力。教师透过生活化的情境,多元化的事例,自由发挥的空间及开放式提问技巧,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思考及分析秦始皇的功过,让学生能客观、深入地理解历史,并强化他们的解难能力、观察力、敏觉力、变通力、流畅力及独创力。教师藉分组讨论,意见交流,提升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包容不同见解的态度。学生在讨论达成共识后向全班汇报,除了让他们掌握传情达意的技巧外,亦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此课程设计既可提供机会让学生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史实,从中理解历史人物对当代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创意,培养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再者,课程亦让具潜能(如思考敏捷、分析力强、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较高等)的学生有发挥潜能的机会。此外,一般能力的学生,藉着与能力较高及资优学生的分组与交流,学习兴趣及能力得到正面刺激;大大提升整体课堂的学习气氛。

对象:中一年级学生

学习目标:

  1. 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及分析秦始皇的功过,并激发对历史的兴趣。

  2. 透过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学生能摒弃个人立场,突破思想框框,提升其创造力和高层次思维技巧。

  3. 在分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及接纳不同的意见。

  4. 汇报讨论结果及回应质询可加强学生的表达及沟通能力。

学与教过程:

  1. 学生在进行此活动前,先从多方面搜集有关秦始皇的历史资料,让他们作充分的准备。

  2. 教师介绍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技巧,接着把学生分为四组,从不同的角度包括客观角度、凭感觉去直觉思考、运用创意和明辨(批判)性角度去分析秦始皇的功与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分组讨论时寻求及建立共识,并准备论据和质询问题。

  3. 各组学生轮流汇报,各组互相质询其他组别或回应提问。学生须在短时间内重新构思论据去回应其他组别的质询。

  4. 教师接着以亲切及开放的态度带领全班讨论,综合分析各组的立论,全面评论一个历史人物的得失功过(如历史人物对当世、后世影响的深度、广度,及其值得肯定或应予批判之处)。

  5. 教师引导学生代入秦始皇的身份,使历史人物变得有血有肉,并请学生运用创意构思一些令臣民接纳的建设或改革方案。教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透过讨论,利用集思广益的策略,最后达成共识。在互相补足,彼此启发新思维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解难能力和创造力。

学习成效:

  1.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学生筛选出符合其立场的资料,然后加以分析整理,从中学会处理资料的能力。

  2. 整个课程设计的趣味性较高,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及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思考同一主题,因而提升了他们的分析力和创意解难能力。

  3. 教师引用了很多深浅不同的例子及问题,既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亦示范了多角度处事方式,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生在解难、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学会勇于接受挑战。透过讨论及协作,学生一起交流,互相补足,既可发挥学生的长处,亦可培养学生照顾彼此能力及观点方面的差异,从而提升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同时,学生透过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会较容易学习包容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总括而言,学生在既愉快、又富挑战性的气氛下理解和分析中国历史人物,不但激发对中史的学习与趣,更加深了该科的认识。通过辩论及多角度思考,发挥学生的创意及高层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