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为使学校课程能配合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自课程改革以来,课程发展处已全面检讨课程,并订定及推行了一个灵活开放的课程架构,冀能配合学生不同的需要。现时的课程架构旨在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和态度,协助学生学会学习及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课程更力求广阔而均衡,促进全方位学习、全人发展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以装备学生应付未来的挑战。
2. 要有效地落实课程,须为学生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包括灵活及适切的课程、有共同教学理念的教师及多元化的优质学习经历,而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亦至为重要。
课本
3. 学生可以在不同环境,透过不同途径学习。因此,学习并不局限于课本或课堂上,更包括各种学习材料和学习经历。不过,尽管课本并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它对学生的学习仍然十分重要,因为课本不单是教师授课的教材,也是学生预习或温习的自学材料。
4. 配合以学生为本课程的优质课本,不论是印刷课本或电子课本,除了涵盖各科目课程的核心内容外,还提供有助学生研习该科的学习策略。由于课本是学生重要的阅读材料,课文的质与量就得审慎编写,因为它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事实上,优质课本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令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换言之,优质课本不但为学生提供知识,还让学生参与,与教师双向互动。
优质课本基本原则概要
5. 发展优质课本基本原则的目的是:
|
6. 本文件就课本的内容、学与教、组织编排、语文、编印设计[只适用于印刷课本]、技术及功能要求和运用电子功能于学与教[只适用于电子课本]等各方面阐明优质课本的特质,适用于幼稚园、中小学各学习领域及科目,惟部分原则可能较适用于某些科目或年级。希望这些原则对校长、教师、课本编纂者、出版商及教育界人士均有参考价值。至于有关各学习领域或科目的课程详情,请参阅有关的课程或科目指引,或个别科目的课本编纂指引。
7. 此外,运用电子学习资源以加强学生的互动及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的世界潮流。按本地课程编制互动和多元的电子课本,亦可作为印刷版教科书以外的另一个选择。学校可按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能力、学校的设备与技术支援等因素而选择合适的电子课本。本文件所表述的基本原则亦适用于电子课本,欢迎各界人士提供意见和建议,本局会于有需要时作出修订及改善。
优质课本基本原则的具体准则
8. 优质课本的基本原则就以下项目提供具体的准则:
|
下文就优质课本的主要特质作出说明。
内容(Content)
课本体现科目课程的四大要素(目标、内容、学与教策略、评估),以协助学生的学习。
C - 1 | 宗旨、目标和重点配合有关的课程或科目指引。 | ||
C - 2 | 内容完整,有效配合课程的学习重点而独立使用,毋须使用与课本相连的额外补充材料。涵盖科目课程的核心内容,不包含过多资料,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如属非核心内容、非基础课题或增润项目,应有适当说明。 | ||
C - 3 | 内容切合时宜,资料及数据适切准确。适当地标示资料来源。 | ||
C - 4 | 概念正确扼要,理念之间条理清晰有联系,范例和说明充足、有趣,并配合学生的经验。概念发展合理,新概念建构于学生原有的概念之上。 | ||
C - 5 | 在科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之间取得适当平衡。 | ||
C - 6 | 深浅程度配合课程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 ||
C - 7 | 适当地照顾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历。概念和技能的发展有连贯性,帮助学生顺利衔接不同学习阶段/年级。清晰地显示相关课题和概念的连系,避免不必要地重复内容。 | ||
C - 8 | 从多角度及不同观点探讨问题。 | ||
C - 9 | 内容不带偏见、以偏概全或见解过于典型化。内容和插图不能对性别、年龄、种族、宗教、文化、残障等有任何形式的歧视或排斥。 | ||
C - 10 | 为鼓励及方便学生自行阅读更多资料,胪列适当的参考书目或相关网址,让学生可以扩大阅读范围;亦可另备索引,以便学生翻查。 |
学与教(Learning and Teaching)
透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培养共通能力,以助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均衡地发展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技能,例如搜集资料、记忆、掌握重点、组织、综合、分析和创意等。
L/T - 1 | 通过不同科目或学习领域的学与教,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请参阅有关课程或科目指引的教学示例)。 | ||
L/T - 2 | 均衡地发展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
| ||
L/T - 3 | 透过不同科目或学习领域的学与教,培育正面的价值观念及态度(请参阅有关课程或科目指引的教学示例)。 | ||
L/T - 4 | 把学习内容恰当地编排成既可独立采用,亦可灵活地连结起来的学习环节,以便采用不同方法组织学习,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学与教及评估的策略及活动可供学校灵活运用,以配合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风格等。提供适当的支援、具挑战的课业,以配合学生不同的能力。 |
提供必要的学习活动,以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可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用以调节日后的学与教策略。
L/T - 5 |
| ||
L/T - 6 | 学习活动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投入学习。 | ||
L/T - 7 | 学习活动指示清晰。 | ||
L/T - 8 | 提供多样化、具意义的学习活动。课业和练习适量而均衡,并能配合既定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目标。 | ||
L/T - 9 | 能因应学习目标及学习活动,加入反思、自评、互评及小组评估等建议,以助改善学习。包括一些延伸和不设既定答案的学习活动,学生要以不同的形式回应,及作较详尽的阐释。帮助学生了解各章节/单元的重点及自己的学习目标,以评估个人的学习进度,反思所学和学习的方法,使他们能进一步改善学习。 |
组织编排(Structure and Organisation)
课本内容的组织编排恰当,以辅助学生学习。
S/O - 1 | 内容编排适切和合理。能识别及突出关键字眼和概念。 | ||
S/O - 2 | 内容的结构能以目录及各章节能以标题、大纲等明确地划分结构。 | ||
S/O - 3 | 在学习单元/章节的开首,可加入学习目标的概览,于结尾处可加入总结。在引言部分可加入一篇简单的学习指南,教导学生如何使用课本。 |
语文(Language)
课本是学生重要的阅读材料。因此,须审慎留意课文的质和量。
L - 1 | 采用优质课文有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学生可直接及独立 地从课文中学习,并自行建构知识。用语的深浅程度符合 学生的语文能力,并能配合课题,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新词汇。 | ||
L - 2 | 采用行文连贯紧扣的课文,以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
L - 3 | 让学生有充足机会运用语文研习有关课题,即通过阅读、 写作、聆听及说话的方式,以领悟、说明及引申该科的学问,从而建构该科的知识。 | ||
L - 4 | 采用学生熟悉和有趣的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及理解。课文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例如采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例,作比喻和说明。 | ||
L - 5 | 语文准确及清晰。 | ||
L - 6 | 提供适当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该科的用语和专科语 体。 |
编印设计(Textbook Layout)[只适用于印刷课本]
TL - 1 | 课本的编排符合逻辑,前后一致;教材编排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行距和空间分隔得宜,易于阅览;避免非必要的留白,以节省用纸。 | ||
TL - 2 | 课本的照片、图画、图表等能准确、切题、有效,并附有适当的说明,以激发和辅助学生学习。插图应能有助学生了解教学重点,而非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图表能否为学生带来学习效益,取决于以下数项主要因素:
| ||
TL - 3 | 采用较轻的纸张,并以薄册或按课题单元分册印制,或采用活页形式钉装,以减轻课本重量,方便携带。此举亦有助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课本轻巧,让学生易于读完,容易获得学习的满足感。 | ||
TL - 4 | 课本编排设计方便循环再用。例如:尽量避免只供一次使用的材料(例如只可使用一次的贴纸)或从课本中撕出部分页数等。能适当地显示数据、统计数字的资料来源,让学生在有需要时搜寻最新的资料。 | ||
TL - 5 | 采用通行的字体。字形和字体大小划一,以免造成混淆。根据前教育署(今教育局)发出的「保护眼睛」通告,应使用不小于等同「Microsoft Word」12号的字体,以方便阅读。为避免学生眼睛过劳,同时令阅读更加舒适,低年级课本更应使用较大号的字体。 |
运用电子功能于学与教 (Pedagogical Use of e-Features) [只适用于电子课本]
电子功能,包括多媒体、互动活动、学习工具和超文本能促进学与教及评核活动的效能,并配合学生能力及教学法需要而设计。
P - 1 | 互动活动和多媒体(如照片、图画、图表、录像片段等)内容准确、适切、有效,并附有适当的说明,以激发和辅助学生学习。它们应能有助学生了解教学重点,而非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 ||
P - 2 | 学与教及评核的多媒体和互动活动,与课文的比重分配合宜,并且编序恰当,能显示有关内容的发展进程。 | ||
P - 3 | 多媒体及互动活动的操作方便应用,并因应学生能力而设计,以促进学与教效能。 | ||
P - 4 | 注释、撰写笔记、书签、标示、网上字典等学习工具的设计/选用适切及有效地辅助学生学习。 | ||
P - 5 | 电子教科书内应具备有关重点课题和适切词汇及其超文本,而词汇的选取是配合课程的学习目标及重点。电子教科书须提供适当界面以查阅词汇表。 |
技术及功能要求(Technical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只适用于电子课本]
T/F - 1 | 电子教科书应能够兼容于各种常用的电脑器材及多于一种常用的操作系统,并能以多于一款免费浏览软件阅读器使用。如采用数码版权管理,须免费为用户提供所需的软件或外挂程式。 | ||
T/F - 2 | 提供适切的界面及功能,方便用户浏览及搜寻,例如目录、连结至目录、目前浏览页面位置、下一页及前一页的按钮等;并具备超文本、索引及关键字搜寻功能。所有超连结的内容是有效,并已取得有关版权拥有人的特许。 | ||
T/F - 3 | 一致及简易的内容版面设计,并采用通行、较大的字体。将内容放入单一页面以方便阅读。无须安装外挂程式以播放视频及音频片段。 | ||
T/F - 4 | 提供免费网上字典和辅助学习工具,如注释、撰写笔记、书签及标示等(依据出版社所申报)。 | ||
T/F - 5 | 电子教科书适切的内容,除视讯及音讯材料外,须可下载到电脑器材,供用户以免费浏览软件或阅读器作离线阅读。 | ||
T/F - 6 | 电子课本的其他电子功能如出版社所申报般运用正常。(依据出版社所申报)。 |
结语
9. 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只着重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做法是不足够的。我们必须培育学生具备各种不同的能力,让他们可以自行汲取和建构知识,并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积极态度。
10. 在学校的学与教中,课本担当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要能指导学生学会怎样透过不同方法及途径进行学习,课本亦宜提供适量的优质课文,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同时,亦不宜包含过多资料,以创造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样,学生才有机会按照他们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各种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策略。
11. 上述基本原则阐述了甄选、编写、评鉴优质课本的主要原则,至于有关不同学习领域或科目课程的细节,请参阅有关的课程或科目指引,或个别科目的课本编纂指引。
12. 二零一六年六月起,本文件取代二零一四年九月发出的《优质印刷课本基本原则》。
教育局课本委员会
二零一六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