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朱敬文中学 赵文浩校长
日期: 2025年7月20日
校长职责繁重,需统筹学校各项事务,实属不易。身为新任校长,笔者深感任重道远,力求学校的方向贴合社会需要,实践优质教育,让学生学得到,更学得好。近日,笔者与逾百位新任校长一起参与了教育局质素保证分部举办的「外间评核人员培训课程」,获益良多,深刻体会到学校如何通过落实「策划—推行—评估」的自评循环,从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以学生学习为本的评核
「如何让学生学得好?」无疑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关注的问题。在三天的培训课程中,质素保证分部的同工强调,不论是外评还是自评,均应以学生的学习表现为评估依据,进而回馈策划,让学生学得更好。
除测考成绩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对教师提问的回应,以至日常课业的表现,都是他们学习成效的显证;而他们在联课活动中取得的成就,亦是评估学校课程能否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的重要凭证。学校在评估时,需对焦这些凭证,检视学校课程的成效,并调整之后的策划工作。
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为促进学生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学校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经历。近年不少学校都积极推动各种学习活动和境外考察交流,藉此拓展学生视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活动后的反思,以至教师给予他们的回馈,亦是衡量学校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留意。透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学校进行自我评估,检视在支援学生成长,启发学生学习,以及帮助学生在达致七个学习宗旨方面的表现和成效。
带领团队持续完善和发展
学校的管理与组织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学校领导层能否凝聚团队对关注事项和发展目标的共识;能否准确掌握学生、学校以至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有效地搜集及善用质量兼备的自评数据检视工作成效,均是促进学校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相信透过三天的培训课程,新任的校长对于学校领导层的责任,都有更深切的体会和理解。
课程最令人难忘之处,莫过于有机会与其他新校长一同学习和交流,尤其是通过观看课堂录影,共同讨论和分析,学习评课的技巧和准则。透过讨论与分析,笔者认识到良好课堂的要素,更能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教学表现,以及通过观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这些经验有助笔者在校内与教师展开专业对话,提升彼此的专业能量。事实上,在课程完成的翌日,笔者已急不及待回校,与科主任分享观课要点,期盼能进一步提升团队学与教的效能。
携手共进的外评
笔者深信外评能有效协助学校自我完善,是提升香港教育素质的重要措施。三天的培训内容充实丰富,更让笔者深刻体会外评人员的专业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希望日后笔者能有机会参与外评工作,与教育局及业界同工交流协作,携手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理想的环境和条件,共同为香港教育贡献力量。
(作者曾于其他平台发表相关内容,并已授权本局于此网页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