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小学 叶碧君校长
日期: 2025年7月21日
由教育局质素保证分部举办的「外间评核人员培训课程」,是新任校长专业发展课程的一部分。我有幸参与其中,与逾百位校长一同透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深入了解外间评核人员的工作。是次课程不仅涵盖模拟观课、与持份者会谈等环节,还邀请曾担任评核人员的校长与我们分享经验和心得,让我们对外评工作有更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在参与培训前,我对外评工作存在不少迷思。然而,课程内容让我逐步明白,外评的目的是协助学校完成「策划─推行─评估」的自评循环,并在「优化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下推动学校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这不仅让我加深认识外评的本质,也让我更理解其重要性,外评的核心在于发现学校的优势与改进空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方向与指引。
三天的培训中,教育局人员精心设计了许多互动式的学习环节,让我们对于自评循环和外评的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例如,在观察视艺课堂前,教育局人员安排我们二人一组,亲身参与学生的视艺创作活动,体会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我们更能了解具良好效能课堂的应有元素。此外,课程设计亦关顾到学员的身心健康,在每天的午餐后,会为我们特别安排充满活力的 Energising 活动,一同做运动,让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充充电」,再投入下午的学习环节。是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到轻松愉快,也启发了我们回校后为整天坐着学习的学生设计类似的活动,帮助他们恢复专注力与精力。每一位教育局的人员都亲切友善,他们透过有趣的实例与示范,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外评的工作,例如通过模拟的情境,展示如何与持份者面谈,以了解学校的工作,或以真实案例说明数据分析的方法。这些情境与实例不仅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对外评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
培训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两位曾担任外评人员的校长分享经验。他们分享了如何因应校情,结合数据分析及审阅文件所得,判断学校的工作成效,并透过与持份者对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两位校长同时提醒我们,作为外评人员应秉持开放与接纳的态度,协助学校发掘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非单纯地查找不足。这些分享让我对外评的专业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是次培训为我带来了不同的启发,尤其是在推动学校自评的工作上,我学会了如何有效运用数据与自评工具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改进。此外,课程中提及的三道反思问题:(1)学生在达至七个学习宗旨的表现如何?(2)为促进学生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学校在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表现如何?(3)为促进学生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学校在带领团队持续完善和发展的表现如何?,更有效协助我们全面地审视学校的发展情况,并为学校层面的策划和评估,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在观课后与教师交流方面,我们学会运用「3R」(即3个反思)技巧引导教师反思课堂实效,例如: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教学策略是否适切?学校的主要关注事项能否在课堂层面落实?这些问题不但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助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质素。
参与「外间评核人员培训课程」不仅让我对外评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学会如何将课程所学运用到我校的发展当中。更重要的是,三天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为我日后的工作提供了更多指引与支持。透过「策划─推行─评估」的自评循环,我深信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学校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
(作者曾于其他平台发表相关内容,并已授权本局于此网页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