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主要內容

相关文章/报道

Header Background

就教育局公开学校外评报告
总结部分一事的意见

教育评议会

日期: 2025年7月24日

教育局在新一轮的校外评核中,曾指出会将评审报告的总结部分放在教育局的网页,以供公众人士参阅。校外评核自二零零三年开始,均要求学校不可将外评报告公开或用作宣传,新安排无疑与过往明显不同,以下是教育评议会就此改变提出的意见。

  1. 教育评议会同意及支持以上安排。近年中、小学均面对收生不足的问题,在现今社会讲求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的环境下,学界实应自强不息,向前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让外界对香港教育予以信心和肯定。新做法无疑对学校构成一定的压力,对做得好、评得好的学校来说,公平公开的校外评核无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对做得不足的学校,则是有效的建议和指导。教育局的校外评核一向以「校情为本、对焦评估」为评估原则,相信其外评报告对学校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 过往学校在收到外评报告后,多是向法团校董会及办学团体报告,在教育局的新安排下,除了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亦提升了外评对学校的影响。对学界而言,学校一向重视外评到校,所以新安排可让学校参考其他学校的「建议」,让学界了解教育局的要求,让学校可事先做好准备。

  1. 有学校担心将外评报告公开会影响学校收生,本会认为过往外评报告的总结部分只是总结性地指出学校的发展方向,用词较中性,篇幅亦不会太多,相信对学校收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本会认同教育局校外评核的「校情为本、对焦评估」,从教育专业出发,本会深信评估促进发展,但亦希望外评组能加强透明度,多举办培训课程和分享会,让学界了解其评估原则、外评准备和学习解读评估报告及数据,使得教育同工彼此合力,善用并优化外评制度,评核期间,外评队应接受学校的反馈,才能贯彻「校情为本」的宗旨。至于学界一向表达外评队到校,只有十二星期的通知期,实在太少,建议可在上一个学期通知,好让学校多作准备。

在学校正面临种种挑战的情况下,本会感谢教育局能增加拨款及资源,好让学界优化教学,惠及学生,亦能明白教育局需不时关注学校的管理情况,惟希望教育局能在外评一事上,多与学校并肩同行,一同促进香港学校的发展,携手保持香港优质教育的美誉。

(相关机构曾于其他平台发表相关内容,并已授权本局于此网页发布。)

Footer Back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