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 返回
目录 > 有关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层面
-
幼稚园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返回
目录 > 课程发展及支援 >
评估
-
基本能力评估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生涯规划教育及升学就业辅导
-
生涯规划教育
-
商校合作计划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安全事宜
-
学生安全
-
校巴服务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非华语学童
-
非华语学童教育服务
-
最新资讯
-
概览
< 返回
目录 > 学生及家长相关 >
计划及设施
-
计划
-
设施
< 返回
目录 > 教师相关 >
资格、培训与发展
-
资格
-
培训
-
发展
< 返回
目录 > 学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报告
-
审计署署长第三十九号报告书小学教育
主要內容

相关文章/报道

Header Background

自评为根,外评为镜:善用外评报告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主席 李伊莹校长

日期: 2025年9月16日

教育局已于上星期上载本学年60多所学校的外评报告总结章节,让学界与大众能了解各校在推动国民教育、STEAM教育、支援学生成长,以及照顾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表现。这一举措自上学年推行以来,不仅提升学校的透明度,更为不同学校提供交流基础,有助推动学校发展。笔者乐见部分津贴中学配合局方政策,主动公开整份外评报告,有助不同持份者全面了解学校。

自评外评相辅相成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和进步

自评是学校发展的根基,而外评则是一面镜子,协助学校检视与提升自评成效。在校本管理下,学校通过「策划—推行—评估」的自评循环,藉深入分析数据,聚焦学生的学习表现,评估和反思工作成效,从而制订更切合学生和社会需要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教育局则透过外评,核实学校自评的成效,并就学校在不同方面的工作给予建议,帮助学校持续发展。学校收到外评报告后,将参考其中建议,因应校情和自身的发展步伐,拟订跟进计划,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力求进步。

推动学界互学交流        制订上载总结章节期限

教育局上载总结章节的措施,不仅有助公众了解学校情况,更为学界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教育局应藉此契机,引导学界正确解读及分析外评报告,并鼓励学校借鉴他校的优秀实践,从而促进互学互鉴,在学与教及学生支援等工作方面创新求进,共同提升整体教育质素。

随着学校跟进外评建议持续优化,办学情况会随时间不断改善。若总结章节长期未有更新,可能无法适时反映学校的最新发展。笔者乐见教育局于本学年制订上载期限(暂订为六个学年),确保所公开的外评报告总结章节具时效性,局方将来可再作检讨,避免学界与社会未能了解学校最新的发展动态。

帮助学界、家长和公众正确理解外评报告内容

外评报告内容详尽,涵盖学校在课堂教学、学生支援、课程发展及校本管理等各方面的表现。为让报告真正发挥价值,学校宜引领不同持份者认识报告内容。如让家长正确理解报告含意;并举办专业发展活动,带领教师深入分析自己学校的报告;亦可参考同业情况,借鉴经验,进而共同受益。

教育局现时已就「优化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举办讲座、经验分享会和组织学习圈,教育局可考虑善用这些平台协助学界掌握报告的架构与评核准则,避免只单凭报告中的片言只语,忽视上文下理,错误理解学校的实况和表现。当教师与家长能正确理解外评报告内容,便能更有效地参与学校发展,共同为学生创造更优质、更具前瞻性的学习环境。

(作者曾于其他平台发表相关内容,并已授权本局于此网页发布。)

Footer Back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