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局中人語

生涯規劃 掌握機遇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

 

  近來,當我出席學校活動,與校長、教師及學生交談時,他們都歡迎教育局由2014/15學年開始,為每所開辦高中班級的公營學校提供一項額外的經常現金津貼,以加強培養學生規劃生涯發展的能力,從而做好升學及就業準備。

 

  他們認為有關措施別具教育意義,值得社會支持。學校可因應校情,靈活地運用這筆津貼,為教師團隊創造空間,以深化和擴闊對學生的支援,將生涯規劃教育「基因」融入課程和學習活動中,成為學習階段不可或缺的一環。

 

  日前,教育局已向各學校發出通函,介紹這項額外經常性現金津貼的詳情。2014/15年的津貼額按年計算約為50萬,之後會每年按照學位教師薪級表中點薪金的調整幅度予以修訂。

 

開拓多元出路 掌握機遇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資訊科技高速發展,以及知識不斷膨脹,社會正經歷許多基本的變化。複雜多變的社會和工作環境,要求年輕人具備分析、判斷、適應和自學等能力。有見及此,新高中課程及學制改革提供了多元出路,鼓勵學生依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向做好選擇和準備。

 

  教育局除了增加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外,亦支持職訓局恆常地為所有高級文憑及部分中專文憑的學生提供工作實習機會,並將成立職業教育專責小組,以制訂在社區推廣職業教育的策略。教育局亦建議設立10億元的基金,長期支援香港資歷架構的持續發展和推行,鼓勵市民終身學習。

 

加強認識自己 規劃人生

 

  此外,有系統的生涯規劃教育亦是不可或缺,我們不但要協助學生學有所成,更要學以致用。我們希望學生在求學階段能透過有系統的生涯規劃教育,探索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能力、認識自己的長處、激發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培養規劃及作出決定的能力,並藉不同的學習經歷和事業探索活動,認識各行各業及銜接各升學就業的途徑、關心自己的發展,為升學或就業作出明智的選擇。

 

  教育局為開辦高中班級的公營學校引入上述額外經常現金津貼,是要協助學校作出範式轉變,將生涯發展要素融入學習活動,以推動全面的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服務。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不是單打獨鬥的工作,最好能由一組教師負責,全校參與則更為理想。生涯規劃教育津貼必須用於其主要目的上,即提升有關教師團隊的能量。如情況許可,學校可以利用剩餘的津貼,加強相關的校本學生生涯規劃服務。

 

  同時,教育局亦會擴充升學就業輔導組支援學校;增強與各持分者及相關機構的協作,推廣不同的職業教育及升學就業途徑;拓展與商界的合作,提供與就業相關的學習經歷,延伸學生的視野到工作世界,加強瞭解工作對個人的意義及不同工作對社會的貢獻。

 

生涯規劃承諾 支援發展

 

  為支援學校作出範式轉變,教育局已把生涯規劃教育指引上載教育局網頁供學校參考。

 

  我們建議學校透過「策劃、推行及評估」,檢視生涯規劃教育的成效及支援持續發展。由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帶領,並凝聚共識,將有助學校策劃、推行及評估生涯規劃教育工作。有關運用生涯規劃津貼的工作計劃及細節,須經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通過,以及上載學校網頁。我們亦建議學校考慮把生涯規劃教育作為學校發展計劃的關注事項之一,並透過學校的周年計劃及報告,監察和評估生涯規劃教育的推行情況。

 

個人生涯規劃 豐富人生

 

  為加強對學校的支援服務,教育局會探訪學校,就生涯規劃教育的推行提供意見。除委託機構開辦課程外,教育局亦會物色專業發展學校以分享成功經驗,並舉辦專題研討會及工作坊,提供專業交流平台,讓學生及家長掌握最新的升學就業機會、工作世界的趨勢,以及各行業和專業等資訊。同時,我們會加強與資歷架構秘書處合作,舉辦各種活動,使中學生及教師瞭解資歷架構如何支援學生制訂其升學及就業計劃。

 

  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富有意義的工作。我們知道,升學及就業選擇並無分「對」或「錯」,但「有」或「沒有」及早為個人生涯作規劃,卻可以為我們的學生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二零一四年五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