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加強學生聯繫感 共建關愛校園

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陳惠敏
建立聯繫感 加強抗逆力

  如何讓學生擁有健康校園生活?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讓學生與學校產生聯繫感,這也是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元素。聯繫感是指學生感到自己與所屬的群體之間有聯繫,覺得自己獲群體中的成人及朋輩關顧和接納。有研究指出,如果學生在學校內有良好的聯繫感,他們會較少參與損害健康的高危活動,例如吸煙、濫藥和施行暴力;他們較少有情緒問題或自殺念頭;學校出席率和留校繼續升學的機會也較高,學業的表現亦會更理想。

規劃學習內容 鼓勵恆常正面互動 

  要培養學生的聯繋感,學校可加強不同持份者(包括學生、家長及社區人士)的參與,同時營造重視溝通、信任和關愛的校園文化。聯繫感不能只透過一、兩次的關愛活動促成,師生之間的聯繫感建基於教師與學生每天的真誠互動;學生之間的聯繫感則有賴學校有系統地教授學生有關人際社交(包括聆聽技巧、溝通技巧、衝突處理、遊戲技巧、體育精神和同理心)及情緒調控(包括情緒理解、表達和處理)的知識和技能。學校可在正規課程中加入相關元素,並在日常教學中,利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如透過合作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和應用有關技巧。學校亦可因應學生的特質和興趣,組織不同類型的團隊(如興趣小組、制服隊伍、合唱團、球隊和義工組織),舉辦聯課活動,協助學生與興趣相近的師長及朋輩建立友誼。

設計班級活動 製造共同回憶 

  為加強學生在學校的聯繫感,學校在班級活動的設計上,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每天都有互相交流和分享的機會。教師可在班內展示全班學生的作品,並強調作品無優劣之分,大家需彼此尊重,使他們明白自己是群體的一分子。另外,學校亦可不時舉辦慶祝活動,製造共同回憶。有人可能會問,除了生日,還有甚麼可慶祝呢?教師可盡情發揮創意,例如可以為一星期沒有人遲到或全班同學交齊功課而慶祝。此外,學生覺得自己獲認同也很重要,他們感到安全才會放心表達自己和分享感受及想法。建立聯繫感對社交溝通能力較弱或有創傷經歷的學生可能比較困難,學校及家長需花更多心思和時間,幫助他們建立彼此間的互信。

適當運用遊戲 增強心理韌力

  學校是學習的地方,而正面情緒是學習的催化劑,可促進其效能。教師不妨多以活動和遊戲形式教學,從而製造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事實上,遊戲不但能帶來正面情緒,增進參與者的關係,而且遊戲一般都有其規則,亦有勝負之分。若能配以教師的有效回饋,強調運用策略和付出努力,那將會是建立聯繫感和強化心理韌力的好時機,讓學生合作,共同面對挑戰,體驗失敗,練習調控情緒,明白在過程中付出努力和運用策略的重要。

家校攜手 關愛孩子

  情緒教育是提升精神健康的重要一環。喜、怒、哀、樂是每個人都有的情緒。它們沒有好壞之分,而且都有其重要功能。先要能察覺自己當下的感受,才會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處理情緒。其中一種與自殺行為關聯較大的情緒是抑鬱,學校及家長宜及早教導學生識別相關徵狀,使他們能盡早求助。生活中常會遇上不如意的事,感到不快、失望是正常不過,這也是我們了解自己的期望,體會自己所看重的人和事的時機。若負面的情緒持續揮之不去,學生會較容易情緒波動,感到無助,出現失眠、食慾改變等的生理徵狀,又或長期伴隨其他負面思想,例如覺得自己無價值。假如日常生活受到明顯的影響,則可能是出現抑鬱症的徵兆。如未能及早處理,輕則會影響專注力及學習動力,引致成績下滑,重則會出現輕生念頭或行為。我們鼓勵學校在一些學生需要面對挑戰的時期,例如長假期後、測驗考試和派發成績表的前後,一方面舉辦加強聯繫感的活動,另一方面提醒學生留意自己的負面情緒,並運用合宜的方法紓緩情緒,同時鼓勵求助,讓學生明白有時出現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現象。

  我們建議學校及家長提高警覺,不時參考「校園‧好精神」網站(mentalhealth.edb.gov.hk)的相關資源,例如:正面迎復課《資源包》、「關愛孩子好精神」家長教育系列中的「如何幫助有抑鬱症的子女」及「守護孩子精神健康 預防青少年自殺」家長便覽,以及早識別和照顧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

  雖然我們的生活仍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要時刻保持正面樂觀的心態,給予學生關懷和支持,為他們締造健康快樂的校園生活。

2022 年9月 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