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優化整合公共資源 迎接教育新機遇

教育局副秘書長李碧茜
  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關鍵。香港特區政府一向十分重視教育,歷年來投入大量資源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教育開支是整體政府開支的重要部分。因應公共財政情況,教育局作為香港家庭的一分子,會在不影響教育質素和教學團隊的大前提下,適當整合教育資源的運用,精簡程序以提升效率。
 
  事實上,除調撥龐大資源,政府亦透過不同政策措施,為理想的教育制度創設適切條件,容讓學校及教師為學生提供優質學習生活。教育局各項因時制宜、靈活運用資源的措施,並不會影響政府對投資教育的決心和長遠承擔。
 
審慎籌劃 推進資源效率優化
 
  為優化資源效率,教育局已在2024-25財政年度節省合共25億元,全數由教育局內部承擔,並沒有扣減給予學校、資助機構(包括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和學生/家長的資助。 

  至於2025-26財政年度,為達到節省62億元的目標,體現教育局會和教育界別共渡時艱的精神,教育局正積極尋求創新和可行方法支持學校持續發展,包括在不影響教育質素和編制內教職員薪酬的大前提下,優化及整合資助中小學的津貼,例如整合「全方位學習津貼」、「姊妹學校計劃津貼」及「戶外教育營計劃」津貼為「全方位學習及姊妹學校津貼」;調整「擴大的營辦開支整筆津貼」(「擴大的營辦津貼」)的撥款額等,在薪金津貼不變的情況下,平均調整幅度佔整體津貼約2%,務求盡量將對學校的影響減至最低。
 
把握契機 達至開源節流
 
  香港學界向來靈活變通,是次優化及整合學校津貼正好是變革管理的契機,有助更善用資源和提升效率,例如「擴大的營辦津貼」下有不同分項津貼,學校可更靈活運用不同津貼以達至資源「互補互通」;經整合後的「全方位學習及姊妹學校津貼」亦提高了運用津貼的彈性、效益和協同效應,進一步讓學校靈活地運用整筆津貼,為學生組織走出課室的學習活動。
 
  在靈活運用資源的原則下,學校應有一個完善的財政計劃及良好的預算,確保資源調配運用適時及具成本效益,以切合個別學校的運作需要和長遠發展,如有需要,亦可運用其盈餘應付有關開支,而據我們了解,假設學校不改變下學年財政支出,一般也能夠應付調整津貼的差額。
 
  與此同時,學校宜適時調整預算、控制支出、善用盈餘,以支持學校發展;亦應更積極地開源節流,例如透過節能措施以減低能源消耗;善用資訊科技和人工智能以提升行政效率;與屬校及友校共同籌辦活動以分擔活動經費;以及善用其他政府資源,如申請「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或非政府組織及社區資源,以支援學生學習和推動學校發展。
 
同舟共濟 靈活善變求創新
 
  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同工一直以來默默付出、深耕教育,培育學生全面發展,讓香港教育成為世界其中一個優秀體系,成績有目共睹。教育局近日與學界代表交流資源優化和整合期間,亦欣悉學界反應積極,願與整個社會共同承擔。相信是次資源優化和整合將促進學界更積極引入更多創新意念,運用校本智慧開源節流,並提升學校效率。

  ​教育局已成立專責小組,以創新思維研究改革及整合各項給予學校的津貼,例如以整筆撥款的形式發放,讓學校按其發展需要和緩急優次,更靈活運用資源;當專責小組於今年內完成檢討工作後,會適時向學界公布詳情。
 
  我深信只要大家能同舟共濟,香港教育必然會繼續邁步向前。

2025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