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二 零 零 三 年 「 知 識 薈 萃 」 拓 寬 學 習 空 間 致 開 幕 辭 全 文

二零零三年「知識薈萃」拓寬學習空間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女士致開幕辭全文


Professor Marton、各位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嘉賓:

歡迎大家參加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舉辦的二零零三年「知識薈萃」開幕典禮,更要多謝Prof Marton在百忙中抽空來港擔任我們的主講嘉賓,他是瑞典Gothenburg University教育系講座教授,專精於學習理論及課室觀課方面,亦有多年在港研究的經驗,所以對香港的教育情況亦非常了解。

2.香港的課程改革以學會學習為主旨,採取了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推行策略,由開始討論至今已踏入第三年;而知識薈萃這項一年一度的專業發展活動亦同樣舉辦至第三屆。過去兩屆我們展示了「要做甚麼」和「怎樣做」,經過這幾年的結合理論和實踐驗證,我們可以見到課改的氣氛熱烈,專業力量逐步提升,更開始在學生的學習上見到成果。可以說,我們推行課程改革,現已進入一個收成期,初步嘗到成功的滋味,這全賴在座每一位教育界同工不辭勞苦的付出和努力。在此,我謹先向各位致謝。

3.今年我們選擇了「拓寬學習空間」作為主題,是因為在推動「學會學習」的過程中,無論在學習、施教及評估、課程計劃及組織或學校組織方面,「學習空間」都起著關鍵的作用,同時又是眾多成功經驗中彌足珍貴的成果。

4.在課程空間和學生學習方面,我們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完整人格,使他們能在認知與情意、人文與科技、專門與通識等各方面都得到學習和發展,不至淪為人云亦云,專以背誦和搬寫標準答案為是。我們要信任學生都有能力學習,要讓他們有發揮創意和思考的自由空間,更要兼顧他們在各學習領域有不同的學習興趣、能力和步伐。

5.在學與教方面,教師本身必須抱持開放的態度,與各同儕協作,共同探索各種能讓學生充分發展身心潛能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各種不同的學習經歷,包括突破學習時間、學習環境、教學方法、教學取材與內容的限制。

6.在學校組織方面,學校必須統整結構與行政運作,以支援學與教的工作,包括建立團隊、推動集體備課文化、編製時間表、設立評估制度、運用教學資料等,並須作出適當的協調和配合,確保教師和學生都能享有並善用這個潛藏無限可能的空間。

7.要達到這個目的,確保開拓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教育工作者及學校同工的終身學習十分重要。今天的「知識薈萃」就提供了一個專業平台:一方面,一群改革先驅反思及分析他們成功的因素和克服困難的歷程,並進而在今天與大家分享學與教的成果;另一方面,因世上根本不可能有萬試萬靈的靈丹妙藥,故大家在參考借鏡之時,必須因應自己學校的情況找出合適的可行辦法。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做到知識和經驗轉移,幫助學校和教師發展。

8.今天這個大會共有50個分組環節,包括「中學數學教與學的開放式評估」、「放肆?放『試』?勇闖探究之旅的鑰匙」、「跨越教育階段.促進幼小銜接」等等,都是把教育改革的政策,落實到學校的教學核心,真正有助學生的學習。

9.這些成果,其實是結合學校、課程發展處同工及大專學者的力量,共同協作、研究及發展而得來的。透過這種行動研究,結合基礎理論、策劃、行動、驗證及反思來發展課程與改進教學,我們不但由教學知識的接受者提升至教學知識的生產者,同時亦強化了不斷主動改善實踐的能力。這正好印證了去年我們提出課改所需的專業發展模式:除了研讀文獻時獲得理論知識(knowledge for practice)外,還在實踐中掌握到實際的實踐知識(knowledge in practice),並藉着進行驗證、反思及與人協作,建構出無限潛藏的新知識(knowledge of practice)。這一切都促進了我們的專業發展,大大提升學與教的成效。

10.我們體會到各位老師過去一年來都非常辛勞,既要教好學生,又要回應社會的轉變和期望。正如古語所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們的課程必須與時並進,而課程發展是一個持續改善、充滿靈動活力的過程。無論是非典型肺炎事件、國家民族感情的燃點及公民意識培育等等,都可以證明教育是對社會有深遠影響的龐大工程,也是整個社會對未來期望的寄託。因此,我們選擇在孫中山先生誕辰的日子,舉行一年一度的知識薈萃,期望大家能秉承孫中山先生那種堅毅不拔的精神,繼續群策群力,創造更多成功的經驗,造福莘莘學子。

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