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星期六)
「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改革關鍵問題探討──
『通識教育』與『通識教育科』的理念和實踐」座談會
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教授致辭全文
殷主席、各位嘉賓:
今天我很高興再一次回到香港中文大學,每次舊地重遊,都令我回想起在中文大學工作的歲月。今天應中大評議會常務委員會的邀請出席有關學制改革的通識教育座談會,令我再次想起中大的通識教育課程。相信在座眾多中大校友都會有同感,在畢業多年後,印象最深刻的,都是在通識教育課上所學的!
我相信大家都認同,通識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與學習能力。近年各所大學也相繼開辦通識教育課程,這足以證明通識教育對於培養大學生的思維發展及建立宏觀視野方面,確實很有幫助。既然大家都認同這個好處,為甚麼我們不在中學推行,讓更多同學受惠?為甚麼不早一點讓中學生接受這種思維上的訓練?
事實上,很多小學現已廣泛採用專題研習,學生已開始接觸通識教育的教學模式,而中學則在初中開設了校本的綜合人文科或相關科目。近年中學會考也開設「綜合人文科」和「科學與科技科」。可是,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為了應付兩次公開考試,因缺乏時間和空間,反而與通識教育的訓練脫了節。既然我們認同通識教育對於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及宏觀視野有所裨益,就不應該再猶疑,而應該致力落實。況且,中學高級補充程度會考課程的通識教育科,採用通識教育的精神和教學方法,已經累積了十二年的經驗,亦證明很成功。
在這次「三三四」學制和課程諮詢展開後,教育統籌局的同事馬不停蹄,出席不同的研討會,與校長和教師見面,聆聽教育同工的意見。連日來,我也會見了商會團體和社會各方面的人士,並出席電台節目、家長答問大會,又走訪學校,與家長、教師和學生直接對話,了解他們的看法。在訪問學校時,差不多所有讀過通識科的同學都表示這科目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除了令他們擴闊眼界,亦使他們學會學習,將知識融會貫通,並留意時事。我亦與很多任教通識科的老師會面,他們都表示喜歡教授這一科,覺得很有滿足感,因為看到通識科對學生的成長,待人處事與學習各方面確有很大幫助。
在諮詢期間我們收到很多寶貴意見,有些認為通識教育科的單元數目太多,有些則認為應以小組教學的模式配合教授通識課,也有人認為通識科課時比例宜削減等。這些意見我們都會認真考慮。整體來說,我覺得大家的反應非常好,大家都十分支持「三三四」和設立通識科。
學制、考試及新課程是環環相扣的,必須一起改,不過實施的時間表則可以繼續討論。我們仍然聽取大家的意見,聽取具體及有建設性的建議。
我亦想不厭其煩說多一遍。在二零零八年實施新學制的這個建議,是我們與各個學校議會商討後所達成的共識。若果有人覺得在零八年推行新學制還是太倉猝,這是可以繼續討論的,但總需要有個明確的建議:到底要多少時間才足夠?
我們希望在明年中,對「三三四」學制改革有一個決定。
在不同的場合與前線中學教師交流時,我都深深體會到老師對教育和對學生的熱誠。教師同工並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就學制及課程提出寶貴意見。雖然意見有分歧,但這都是他們高度專業和勇於承擔的表現,也是我們推行新學制及新課程最大的信心支柱。
可是,最近我從報章中看到有少部分學者對「三三四」及通識教育科的評論,言詞有過份誇張、危言聳聽之嫌,可能會間接打擊教師的信心與士氣。身為學者,理應有精闢的見解,可是他們只懂猛烈抨擊,卻提不出一些具體或有建設性的意見,實在可惜。不過,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詞,總是會引人注意的。相信大部分教師都是有獨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應該不會那麼容易受到影響。
新高中的通識教育科是最多人談論的一個課題。眾所周知,通識教育並不是新事物,而且又是公開試科目。學者討論這課題時,不應太過主觀,應該以客觀及從教育專業的角度來看問題。若果不是,就真是需要補讀通識課了!
有一次,我與一班老師會面時,大家傾談日常工作繁重,自己是否置身「樽頸」之中呢?他們都說其實這是見仁見智,完全視乎個人對教育的熱誠和承擔。有老師又說,或許會有同工覺得工作辛苦,不過,即使是勞心勞力,只要想到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就樂意繼續堅守崗位,繼續授業解惑的工作。
這番話說得很對,教育改革的一切措施都是為了學生,推行時難免遇到困難,必須要設法解決。對於充滿熱誠的教師來說,這是縱橫馳騁的大好機會。若是已經失去教學熱誠,那麼即使是枝微末節的事情,也會看成是「樽頸」。
以不同的態度面對事情,感受當然不同。教師若是為了學生,即使辛苦,也會樂意去做,而且他們會看到遠景,明白到眼前的困難只是短暫的,當更完善的制度確立後,受惠的將會是莘莘學子,教師的功勞當然是功不可沒。
為甚麼不看「三三四」學制實施後所帶來的好處?為甚麼不將「三三四」學制改革形容為百川匯海,將所有對學生有好處的構思集於一身?
「三三四」學制及課程改革,就像世界上所有大型工程一樣,需要面對重重考驗。可是,當我們看到這項工程將會為下一代帶來長遠的福祉時,我們就會勇於克服當前的障礙。就以我們最熟悉的地下鐵路為例,當年拍板興建,工程展開後,引起市民諸多不便。市區處處都是工地,塵土飛揚,噪音嚴重,交通擠塞,大家怨聲載道。當時的宣傳口號「地下鐵路,為你建造」,也被人家嘲諷。不過,到了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相信再也不會有人反對當年興建的決定。我們試想想,如果當年不興建地下鐵路,今天香港交通擠塞的程度,恐怕比曼谷還要嚴重。交通不會像現在般便捷,經濟也不會高速發展,令香港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二十多年前反對的人,相信現在已啞口無言了。
推動學制和課程改革,跟推行通識教育科一樣,都需要經歷轉型期不可避免的困難。不過,當我們想到,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下一代的利益著想時,這些困難都變成微不足道了。
推行通識教育是有必要的,相信有很多人都認同。就讓我多舉兩個例子與大家分享。在我還擔任中大校長的時候,當時有「拔尖計劃」,取錄會考成績優異的中六學生早一年入讀大學。當時有一位尖子中的尖子學生希望報讀醫學院,在面試時我親自面見他。當問他平日有沒有閱讀,他說:「有。」我問他閱讀甚麼書籍時,他回答說:「我只讀課本。」接著問他為何選擇醫科時,他就答:「因為父母說唸醫科好,所以我就報讀。」雖然這名學生會考成績很好,可是在面試過程中,只是一問一答,沒有多說幾句話,好像整個思維都被困在重重框架裏似的,所以最後沒有獲得取錄。
另一次,一家美資大證券行跟中大聯絡,說希望聘請中大的畢業生,希望我們每年推薦四名學生到該公司實習。我們當然很高興,因為要進入這美資大行工作,一點也不容易。於是我跟這家大行的負責人說:「我們在商學院物色一些出色理想人選,不會是困難的事。」誰知道他們表示希望選擇唸文學、哲學的學生,因為接受過這方面訓練的學生,思路比較廣闊。原來他們向來都是訓練見習人員學習公司本身的運作模式,因此最重要的,是所聘請的畢業生要有較強的思維能力。
這樣看來,通識教育對於學生的全人發展起了很大作用,不論是升讀大學,抑或在商界及其他方面發展,都同樣重要。
最後,我必須再三強調,從事教育,一定要有熱誠,我們所做的一切,都需要為學生着想。既然新課程對學生有益處,就必須付諸行動。這不單是政府的政策,也是整個教育界的共同責任。大學方面也要思考如何作出配合。
我認為,大學的角色不單是為教師提供培訓,在未來的日子裏,更可以成為教師的後盾,隨時向他們提供及時的支援。幫助教師擴闊視野,學習從多角度審視問題,練就融會貫通的思維方式,讓教師在教育改革方面,能追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關於這方面,相信大學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做的。
現在正值香港教育改革的關鍵時刻,我們既然看到了明確的目標,接著就要審時度勢,因應條件來按部就班推行,同時要廣泛諮詢,聽取意見。我們擁有良好的教育基礎設施,以及熱衷於教育的教師隊伍,我們必須要珍惜這個機遇,讓「三三四」學制順利推行。確立更好的教育制度,培育更優秀的人材,是香港繼續保持競爭力的最可靠保證。
我感到慶幸的是各院校還有一班沉默,但對教育充滿熱誠的學者,他們很有心,一直為推動教育事業而默默耕耘。相信他們今天都在座,當然也包括三位負責主題演講的蘇基朗教授、李子建教授及張燦輝教授。他們所主講的課題,都是饒有意義的。
希望今天的講者和在座各位,都能夠集思廣益,激發出更多智慧火花,為建構新學制和通識教育的宏圖出一份力!
我再次多謝香港中文大學評議會常務委員會主辦這個座談會,亦謹此祝願座談會圓滿成功!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