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文匯報擴版慶典致辭全文

文匯報擴版慶典

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三日 (星期三)

教育統籌局局長 李國章 教授講辭

 

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

 

張國良社長、各位教育界和新聞界的朋友:

 

九月是開學的日子,文匯報選擇在這時候推出內容和設計都煥然一新的教育版,帶來一番新氣象,實在可喜可賀。

 

在慶祝文匯報擴版的同時,我也希望香港教育可以「擴版」,也就是把服務的範圍擴大,以至整個亞太區域。今天座談會的主題,正好是香港作為教育樞紐的前景。我想藉此機會,與各位分享我的看法。

 

香港的優勢與機遇

 

2004年的施政報告提出,香港應該致力培育和匯聚各方面優秀的人才,是看準了香港具備極理想的條件成為區域教育樞紐。我認為香港享有五大優勢:

 

第一,香港是亞洲國際都會,亦是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與各主要經濟體系緊密聯繫。學生在香港接受高等教育,有助他們早著先機。

 

第二,我們有國際知名的院校,八所大學中,已經有三間(即是港大、中大和科大)獲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版列在全世界最佳學府的首五十一名內,它們亦包括在美國《新聞周刊》剛公佈的全世界最佳100所大學之中。

 

第三,我們的院校提供高質素的課程,就以工商管理為例,我們的課程在不同的國際權威性財經刊物及機構所作的調查中都名列前茅,在過去數年均獲選為亞洲區第一名。

 

第四,我們在教學語言、升學和就業方面都與國際接軌。 香港的高等院校均以英語授課,課程涵蓋國際通用的專業知識,資歷獲得廣泛承認,對於畢業生在本地或海外升學以至就業,都很有幫助。

 

第五,我們擁有地理、文化和生活上的優勢。香港中西文化兼容,無論是外國或內地的學生,在文化及生活方面都較容易適應,亦可以在一個多元的語言及文化的環境裏學習。香港的大學學費和生活費,也比不少西方國家更具競爭力。

 

為本地社會帶來的好處

 

當然,教育有「擴版」的優勢,也要想想有沒有「擴版」的理由。我認為吸引更多非本地學生來香港讀書是多贏的方案,可以在教育、文化和經濟各方面為香港帶來好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本地學生也不會吃虧,因為他們與非本地學生交流,可以擴闊視野、拓展國際網絡,他們之間的良性競爭,更加可以提升學術水平。

 

非本地生來港就讀大學課程的趨勢

 

正因為這樣,政府在過去十幾年不斷逐步提高大專院校非本地學生的比例,由1993年的2%增加至2005/06學年起的10%。去年在香港攻讀各級專上課程的非本地生約有4800人,交換生也超過3000名。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內地、亞太區及歐美等國家。

 

政府推動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的措施

 

院校是招生的主要動力,但政府也有透過海外和內地的經濟貿易辦事處,協力對外推廣香港的教育服務,又鼓勵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同院校進行宣傳活動。今年,院校參加了在內地多個省市、吉隆坡和首爾舉行的教育展,亦將在今個月參加於瑞士巴塞爾舉辦的教育會議,相當積極進取。難怪申請在今年入讀教資會資助院校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總數接近32 000人次,較去年增加差不多1.5倍。

 

除了推廣服務之外,政府也提供了實際的財政支援。自2003/04學年起,政府推出了為期三年,共九千萬元的獎學金計劃,以吸引優秀的內地學生來港攻讀大學學位課程。教資會亦於去年撥出四千萬元,以配對形式資助大學招生。此外,自第二輪配對補助金計劃開始,我們容許院校將款項用於頒發獎學金予優秀的非本地學生;今年二月,又決定提供額外1 840個宿位給院校,讓更多非本地學生受惠。

 

與此同時,由於要配合334新學制,大學正大規模地擴充及提升它們的教學及研究設施。這將進一步提高香港院校的質素和它們對非本地學生的吸引力。

 

鼓勵社會參與

 

長期以來,都有不少熱心的社會人士和商界機構大力支持香港教育。明白到院校國際化的好處,他們自發地設立了多項獎學金,吸引優異的非本地學生來香港攻讀大學課程。

 

我希望趁這個機會,呼籲各界多些介紹香港的情況給內地和外國的讀者。

 

困難及挑戰

          

然而,香港要成為區域教育樞紐,仍要克服不少困難及挑戰。其中之一就是缺乏適合的土地發展校園。宿舍設施仍然不足,是目前院校在收取非本地學生時遇上的最大障礙。若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將大大減低香港院校的吸引力。

 

此外,院校亦十分希望政府進一步提高非本地學生的學額及放寬入境限制,讓更多非本地學生可來港讀書,並容許他們兼職,以減輕經濟負擔及獲取工作經驗。事實上,外地多個國家,例如英國及澳洲等,都已容許非本地生兼職。不過,香港的入境規例說明非本地學生在留港期間不得受聘,他們只有在獲得入境處處長批准的情況下,才可從事與其學習有關的短期實習工作。大家不妨討論一下,現在是否適當的時候考慮放寬這些入境方面的限制呢?

 

另一方面,我們要拓展教育服務,亦要面對其他國家,例如澳洲、新加坡等的競爭。我們應如何利用香港的優勢,訂出正確的方向呢?

 

政務司司長即將主持一個高層督導委員會,研究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的整體策略和措施。今天的座談會是一個寶貴的機會,讓各位深入討論這個課題。我歡迎大家多提意見,讓高層督導委員會作為參考。

 

結語

 

作為21世紀的亞洲國際都會,香港一定要放眼世界,廣納人才。我們既然有優越的條件和難得的機遇,成為區域教育樞紐就不止是一個願景,而是一種決心。在成功的路上,社會各界的支持不可缺少,所以我期望大家能同心協力,一起為香港的教育事業開拓新領域。

 

在此,我再一次多謝張社長舉辦今日的座談會,我祝願它圓滿成功,也祝願文匯報業務蒸蒸日上,伴隨着香港的教育邁步向前。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