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知識薈萃2009」 – 英語與學科學習致辭全文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星期六)

「知識薈萃2009英語與學科學習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致辭全文

 

 

各位校長、各位老師、各位教育界同工:

 

 

今天的「知識薈萃2009」-英語與學科學習分享活動,正式開展了微調教學語言安排下每半年舉行一次的交流會,讓學校分享不同教學語言安排的經驗。我們十分高興邀請了Mr John Polias作專題演講。相信大家對這位講者不會陌生,他在跨學科英語教學培訓計劃下曾支援不少學校採用英語教授非語文科目,令課堂教學變得更為互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過去幾年,已有超過2,000位老師參加有關計劃。憑藉他的豐富經驗,相信大家一定能在稍後的專題研討中得到不少啟發。

 

 

早前,我們審閱了學校呈交的「初中教學語言計劃」。我很高興絕大部分的學校根據微調教學語言框架,擬訂專業的教學語言安排。當中有學校沿用一貫以母語或英語教學的安排,但大部分學校都能善用微調框架所提供的空間,因應學生需要和學校情況,選擇多元安排,在不同的班別、組別或科目採用母語或英語授課,又或者在母語教學的同時加入不同模式的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更令人感到鼓舞的是,部分學校的計劃將微調安排的精髓和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尤其是那些在升讀中一之初未能立刻適應英語學習的學生。這些學校選擇留待學生升上中二或中三時才按課程需要,逐漸增加以英語教授非語文科目。此舉實在值得其他學校借鏡。

 

 

至於大家較為關注的「化時為科」安排,事實上,不少學校只選擇以英語教授一個非語文學科,或只為每一級別的部分學生採用這個安排。

 

 

總的來說,隨着微調安排落實,大家可以預期,各學校將實行一個配合微調安排的多元施教模式,以便進一步提升教學效能。在微調安排下,學校不再二分為「中文中學」與「英文中學」。就此,我很高興各有關的學校議會和校長會早前與我們達成了共識,一同呼籲學校不應強調「中文中學」或「英文中學」的稱謂。此外,為確保家長取得準確資料,協助他們替2010/11學年入讀中一的子女選校,有關的學校議會、校長會和教育局亦一再重申,學校必須以專業態度向持分者詳細交代校本教學語言安排,而在保障資料的透明度時,必須避免單靠籠統的數字解釋教學語言安排,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導。

 

 

一如以往,家長可參閱快將出版的《中學概覽》,以了解各校的情況。雖然學校已在《中學概覽》清楚交代初中各級各科的授課語言,並介紹全校語文政策,但《中學概覽》畢竟篇幅有限,學校在收到家長的查詢時,例如如何採用「分班」模式,我們認為學校須向家長詳細解釋在教學語言方面的施教模式,包括每個班別或組別所修科目和每個科目的教學語言安排,以及如何編配學生入讀的具體安排等等。有關詳情已載於我們在今年五月發給學校的通告內,最重要的是,學校應將這些詳情上載學校網頁,以供家長參考。

 

 

由下月四日開始,我們會在各區舉辦一連串的家長簡介會,介紹「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程序。我們亦會邀請親子專家和校長分享經驗,協助家長了解學校的轉變,以及如何為子女的「全人發展」選擇合適的學校。

 

 

隨着多元教學語言安排的推行,老師在課堂上或須調整教學策略,包括英語授課的技巧、課程的編排、教材的選取,甚至是調適在課堂上與學生溝通的日常用語等等。為了 支援 老師,我們現正籌辦不同類型的教師專業培訓課程,包括以英語教授非語文科目的課程,以及有關全校語文政策的校本支援課程,目的是協助教師掌握和運用適當語言授課,以及設計和調適課程、教學策略和方法,藉此照顧學生不同的需要。這些課程可望在明年三、四月間陸續推出,我們並會提供代課教師,讓在職老師參與培訓課程。

 

 

另一方面,我們會進行一項大型縱向研究,目的是收集數據,分析各種微調安排的模式與效能。我們亦會與研究機構籌劃如何發展有效的教學資源,為老師提供支援。

 

 

此外,我們現正積極考慮透過現行的一些計劃,例如「提升英語水平計劃」,為學校 和 老師提供更多空間,籌劃校本教學語言措施,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如能參考專業意見,借鑑可行經驗,學校落實教學語言安排時定必事半功倍。

 

 

在今天稍後的分享會中,除了緊隨的專題演講之外,還有14場學校經驗分享講座,環繞七個不同主題,內容包括如何提升英國語文科的學與教、加強英語環境、個別非語文學科以英語教授的實踐經驗,以及全校語文政策的落實和制定等等。大家可因應學校各自不同的發展階段和需要,互相觀摩切磋,必能有所得着。

 

 

最後,我想與大家分享十八世紀德國詩人兼思想家Gotthold Lessing的至理名言,德文的原文,恕我不識讀。我手上的中文譯本譯作,人的價值並不取決於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認為真理在握,而是在於追求真理那種孜孜不倦的精神。正如《論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追求學問和真理的道路曲折漫長,必須要有毅力才能成功。學習英語亦一樣,要引發興趣,就要讓學生清晰了解學習目的,首先令學生不要對英語產生恐懼,盡量提供機會令學生在非語文科目中有更多接觸和運用英語的機會,這樣才有機會令他們學有所成。

 

 

我希望各位同工在培育學生學習兩文三語的同時,謹記如何引導他們領悟箇中真諦。

 

 

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