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與保良局總理和屬下學校的校長午宴致辭全文

二零一零年六月一日 (星期二)

與保良局總理和屬下學校的校長午宴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致辭全文

 

 

一切始於2000年……

 

 

呂鈞堯主席、各位副主席、總理、校長: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興來到保良局舉辦的聚會作專題演講。我的題目是「一切始於2000年...」。單憑題目,大家也許不清楚主旨是甚麼。其實,我首先想談談新高中學制的進度,繼而和大家分享一個近日在各學校通識教育課均會觸及的課題政改方案。

 

 

去年九月開始啟航的新高中學制,即是大家經常聽到的「334」,第一年中四課程很快便會完成。我在此感謝所有教育界同工,包括各教育機構、辦學團體及其所屬學校的校長,教師同工及同事,因為如果沒有所有人的鼎力支持和專業推行,新制度是無法在穩定的環境中邁出最困難的第一步。

 

 

然而,隨着高中學制逐步推行,教育界亦將要繼續面對不少的挑戰。過渡期的問題包括:照顧最後一屆會考生未能重讀舊制中五的各種問題、繼續加深學生和家長對於2012年首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認識等。比較長遠的問題則涉及專上教學方面,例如:收生準備,課程編制和人力調整。所有的準備工作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我有信心我們定會克服種種挑戰,成功落實新高中學制,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地裝備自己,為未來的社會作出貢獻,因為新高中學制的安排是以學生的利益為出發點,並經過教育界多年悉心籌備。

 

 

我們冀望新高中學制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同學,使他們受惠於「終身學習、全人發展」這個理念。他們畢業後將會擁有「寬而廣」的知識,懂得利用獨立思維去選擇適合他們的發展方向,無論對繼續升學或踏進社會的大門均有所裨益。新學制的理念和設計得到本地學者、大學和僱主的支持與認同,實在令人感到鼓舞。在新高中學制下,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資歷亦已得到本地院校和眾多國際知名的高等教育機構認可,例如:英國大學及院校招生事務處(UCAS)。

 

 

最近,我和教育局及考評局的同事展開一連串外訪,分別到過不同地區,包括:英國、美加、澳洲、東南亞等等,介紹新高中學制和考試評核改革,務求讓世界各地認識我們的新學制,讓新高中學制下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得到廣泛國際認可。在這過程中,我們聽到很多令人鼓舞的正面評語,各地都非常認同我們改革的理念和目標,並對於香港教育界同工為如此大規模的改革所作出的承擔和努力,表示讚賞。我在今、明兩年會繼續到訪不同地方,除了推廣新學制以外,亦會致力推動彼此的專業交流和合作,進一步優化香港的學與教。

 

 

今日新高中學制能夠順利推展,正是「一切始於2000年...」。當年教育統籌委員會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了建議書,提出把高中和預科階段合併成為三年的高中學制。

 

 

從當年開始,教育界的持分者便開始了漫長而繁複的準備過程,進行了無數的參考研究和討論。過程中難免碰到不少困難,但憑着大家在過去十年不斷努力,堅守一致的理念和共同的目標,這條漫長的改革道路終於通往康莊大道,衝線的時刻亦指日可待。

 

 

回顧這次教改,我深深感受到,任何的制度改革,特別是牽涉到眾多市民的利益時,都會遇到不同的意見和觀點,甚至出現對立的情況。作為政府,我們的責任就是聆聽和分析這些意見和觀點,平衡市民不同的訴求,然後在實際環境所規限的範圍內提出最接近理想的政策,爭取更多市民的共識和支持。

 

 

談到爭取市民的共識和支持,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政府最近就2012政制發展所提出的方案。我們現在的工作重點,就是希望喚起市民的關注,尋找共識和爭取支持,因為香港的政制發展將會切切實實影響每個市民的權益,同時也是左右香港長遠整體發展關鍵的一環。為此,我想利用以下的時間來簡單講解一下政制發展的背景和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

 

 

政制發展首要處理的是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按照《基本法》的規定,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席,要依照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最終以普選產生。

 

 

2005年,政府就修改2007年行政長官及2008年立法會選舉辦法,提出建議方案,引入更多民主成分。方案雖然得到大部分市民支持,可惜最終未能得到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員的支持,結果政制原地踏步,停滯不前。事隔兩年,亦即是2007年,我們發表《政制發展綠皮書》,就普選模式、路線圖和時間表諮詢公眾,並就結果向中央政府提交報告。

 

 

在考慮過這份報告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0712月訂出普選時間表,即2017年可以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可以普選立法會。這是香港政制發展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誌着兩個普選有了明確的時間表。

 

 

人大常委會亦同時授權本屆特區政府,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就下一屆即是2012年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個產生辦法作適當的修改。

 

 

根據人大常委會定下的框架,特區政府在今年四月推出2012年兩個產生辦法的修改方案,目的就是為2012年兩個選舉注入更多民主成分,為最終過渡至20172020年兩個普選「鋪路」。

 

 

「鋪路」是因為制度的轉變應該按部就班、循序漸進,這樣有利於平穩過渡,避免因為劇變而造成大幅波動。正如我們的新高中學制是一步一步地向前,一個一個問題去解決,才能達至現今平穩過渡的一刻。

 

 

接下來我想扼要介紹2012年政改方案的要點。

 

 

首先是行政長官選舉。我們建議,選舉委員會由800人增加一半至1,200人。新增的400個名額平均分配給四大界別,其中政界新增的100個名額,當中75席分配給區議員,加上原有的42個議席,117個區議員議席將全部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

 

 

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提名門檻仍維持在八分之一。換言之,行政長官選舉最多可以有八位候選人。

 

 

至於立法會方面,我們建議將立法會議席數目由目前的60席增加至70席。按照人大常委會的決定,2012年立法會功能界別和分區直選議員各佔一半。因此,五個新增議席分配給地區直選,另外五個新增功能界別議席則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

 

 

我們的建議方案在社會上稱為「區議會方案」,原因是這個方案在符合人大常委會規定的情況下,充分借助有300多萬名選民基礎的民選區議員,讓他們在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和立法會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增加兩個選舉安排的民主成分。根據這個建議方案,2012年的立法會近六成的議席將由全港選民直接或間接選出。

 

 

這個2012方案是進步的、民主的,是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框架下,可以邁出的最大程度的民主步伐,也是最有可能得到市民、立法會、行政長官和人大常委會接受的方案。通過2012方案,政制就能向前邁進,重拾五年前香港人所失去的政治發展機會和動力。

 

 

政府的建議方案出台以來,不少民調機構進行了民意調查。不同的結果顯示,有46%60%的市民認為立法會應該通過方案,24%33%的市民認為不應該通過。由此清楚可見,主流民意希望方案獲得通過。

 

 

我們要通過政改方案便一定要通過五個步驟,亦即是:

 

 

第一:行政長官向人大常委會提出

第二:人大常委會確定

第三:立法會得到三分之二議員支持通過

第四:行政長官同意通過了的方案

第五:人大常委會備案

 

 

這「五部曲」,必須從一到五,順次序進行,缺一不可。我們現在正是進行第三階段的工作。如果我們繞過這五部曲,就是剝奪了社會就2020年立法會產生辦法這個重大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尋求共識的機會。這是不尊重香港市民的權利和意見。

 

 

當然,我們明白到社會上部分人士對現存功能界別安排有一些意見甚至不滿。我想重申三點:一、功能界別的存在有歷史原因,很多功能界別的議員能夠將界別的聲音和關注帶入議會,體現了均衡參與的精神,使議會的討論更全面。不容抹殺的是,很多功能界別的議員,在很多議題上都有效反映了業界聲音,在關乎整體社會利益的問題上也能顧全大局。第二,社會上對於功能界別的存廢,對於是否需要改良這個制度以符合普選要求,仍然意見紛紜,缺乏普遍共識。第三,我們已多次公開表明,現行功能界別的安排不符合普及和平等的原則,在實行立法會普選的時候,不能延續。

 

 

另一點我要強調的是理性討論的重要性。政制涉及社會利益的分配,本身具有很大的複雜性和爭議性。我們只要看看英國這個議會民主的發祥地,最近亦要就選舉制度展開討論,便知道即使民主制度也有不斷完善的空間。正因為這樣,只有各方摒棄以我為尊的心態,不要固執己見、堅持真理在我,才有可能求同存異,找到一個各方都能妥協和接受的方案。

 

 

回顧過去十年,香港的教育制度經歷了重大改革,教育質素不斷提高。我們與業界共同努力,完成了很多工作,令香港的教育制度和水平可以晉身世界前列。正如行政長官在上星期六的「香港家書」節目中提到,十年,確實不是一個短的時間,假如政府提出政改方案再一次被否決,香港便前後磋跎十年光陰,原地踏步。

 

 

我希望在座朋友,可以回想當年面對教改的期望、勇氣和心情,支持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各位,現在正是時候「起錨」,讓民主之船在2012年啟航,乘風破浪,駛向20172020年兩個普選目的地。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