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保良局馬錦明中學開學禮致辭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202394日(星期
保良局馬錦明中學開學禮
教育局局長 蔡若蓮博士致辭

 

黎惠蓮主席(保良局主席)、夏文亮校長(保良局馬錦明中學校長)、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晨!很高興出席今天的開學禮,與大家一起迎接新一個學年的開始。在兩個風暴之間,我們能夠平平安安,齊齊整整的返到學校,實在值得感恩。在此,預祝大家新一年事事順利!

 

  「一日之計在於晨」,剛才我到達學校時,就見到校長、老師和同學笑容燦爛,精神奕奕,感到滿滿的正能量,以開心愉快的心情開展一天的工作,相信一定事半功倍。各位同學能夠在這個和諧温馨的校園學習,與老師同學互動交流,不單為未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更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感,畢生受益。

 

  新學年剛開始,我想提出幾點建議,鼓勵同學每日實踐。第一要快樂。正向心理學研究指出,要獲得真正的快樂,就要多做自己喜歡的事、多做提升正面情緒的活動,例如:畫畫、做運動、聽歌等。通過這些不同的活動,發掘自己的興趣強項,擴寬眼界。古人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我們能體驗學習的樂趣,自然每天都感到快樂。另外,良好的朋輩關係也很重要,有時一個笑容、一句問候,也可以讓自己和其他人感受溫暖,快樂時與人分享,灰心時有人鼓勵,幸福感就會提升。

 

  第二要積極。我很認同哲學家柏拉圖的人生態度:「抱最大的希望,盡最大的努力,作最壞的打算。」經驗告訴我:困難逆境是成長必經之路,所以,鍛鍊抗壓能力非常重要。我建議同學面對困難時,把精神集中在解決問題上,把難題當練習。面對情緒與其他壓力時,提醒自己:風暴終會過去,就像剛剛過去的十號風球一樣,雲上太陽一直都在。不要忘記自己的優點,要相信自己,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挑戰、堅持向目標邁進。

 

  第三要運動。要保持身心健康不能只靠態度,實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我時常在我的Facebook上分享不少傑出運動員的勵志故事,他們能有卓越的成就,除了因為身手矯健外,更重要是他們有堅韌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健康的體魄。有清晰的目標,勤奮練習,不斷突破自己的界限,創造新紀錄。希望同學都與優秀運動員一樣,有明確的目標,不懈的努力,活出精彩人生。

 

  第四要有遠大理想,能夠連繫個人夢想和別人的幸福,多讀書,多考察,多行路,學好本領,每日過得充實。教育局十分重視同學的全人發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學習宗旨,貫穿課堂内外的學習經歴。我鼓勵同學積極參與不同的體育藝術活動,強身健體,鍛鍊意志,陶冶性情。同時,結合讀萬書卷行萬里路,多了解國家的地理、歷史文化,最新的國情、積極參與內地和外地的考察交流活動,拓寬自己的眼界,令自己的夢想更加遠大。

 

  我知道學校為了提升同學的心理幸福感,一直積極推行正向教育,通過引入外界專業支援,騰出課時,讓同學學習正向心理學概念;又舉辦多元化的活動,培育同學的品格強項,強化「感恩、仁慈、堅毅、樂觀和自我控制」等正面價值觀。

 

  同時,學校又全力開展國民教育,推薦同學參與,除了完成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考察活動外,還舉辦不同的活動,例如:「國家安全教育通通識」校際挑戰賽和 「一帶一路:武漢歷史文化雙向交流團」等,加深同學對中華文化、國家發展和成就的認識,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國民身份認同等價值觀。我相信透過這些機會,同學能加深對國家的認識。

 

  我藉此機會感謝保良局,支持屬校發展,推進聯校國民教育活動,為同學創設更寬廣、更多元、更具規模的學習平台。另外,我要感謝夏校長及全體教職員團隊一直以來盡心盡力,多謝你們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為同學營造健康、愉快的學習環境,致力培育同學全人發展。

 

  最後,我想藉國家主席給香港中學生回信中的信息,勉勵同學「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好好享受校園生活,努力裝備自己,成為既有情懷又有本領的棟樑之才,為建設美好香港和中華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