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 回上頁

教育局局長出席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大學領導論壇」專題演講全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大學領導論壇」專題演講
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
教育局局長  蔡若蓮博士演講全文

 

雷添良主席(教資會主席)、黃玉山教授(研究資助局主席)、各位校董會主席、各位校長、各位嘉賓、各位校董、各位高教界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出席今日的論壇,與大家一起分享在「由治及興」下的院校管治,以及特區政府對大學領袖的期望。這個論壇因為疫情停辦幾年,期間科技高速發展,世界大局急速變化,香港高等教育在當中經歷了不少考驗。我在此感謝UGC(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組織今日的活動,讓大家集思廣益,探討院校的管治與校董的角色,凝聚共識,一起推動香港高校更高質量發展,回應社會的關注和時代變遷。
   
  高等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龍頭,肩負「立德樹人」的使命。國家二十大報告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年代,全球面對激烈的人才競爭,建設一流大學,培育一流人才,是塑造未來的關鍵力量。目前,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的階段,人才培育,關係香港未來,關係「一國兩制」行穩致遠。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以增強香港發展動能,貢獻國家發展。人才的儲備和高等教育的發展,成為支撐香港創新科技等範疇發展的重要基礎。而校董會的領導力,是良好管治的關鍵。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對教育的投資,香港高等教育的質素更是享譽全球,目前是全球唯一擁有五所百強大學的城市。高等教育的出色表現,原因很多,最近外訪,與國外高等教育界朋友交流時,他們都非常羨慕香港的大學有政府在財政上的大力支持;有穩定的發展環境、匯聚不少精英人才來港升學和進行研究;在《基本法》保障下,院校享有學術自由,在管治上高度自主;專家治校、自由開放都是香港高等教育的獨特優勢。
   
  「創業難,守業更難。」香港高等教育的每一個成就,都是點滴積累,得來不易。要奠定扎實的基礎,維持院校健康蓬勃發展,進一步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良好的管治是關鍵。有良好的管治,我們的高等教育才能發揮院校自主和學術自由的威力;有良好的管治,才能貫徹落實大學辦學的願景和使命;有良好的管治,才能善用資源,匯聚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學科;而良好的管治,根本在校董會發揮作用。
   
  校董會是大學管治的最高權力架構,負責審視大學發展的方向、策略,重要決策,對院校發展至關重要,由來自不同背景和專業的校內外成員組成,代表社會不同持份者,監察、促進和支持大學發展,向社會問責。同時,擔當大學與不同持份者間的橋樑角色,把社會對大學的期望、要求向學校管理層和教職員反映,確保大學按照使命良好運作。
   
  如果校董會成員沒有好好履行責任,不單會影響院校發展,更會破壞社會對大學管治的信心,動搖大學的根基。面對全球激烈的競爭,香港高等教育慢進亦是退,丁點的分裂和內耗,都將對大學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過去幾年,院校的管治經歷不少考驗,但實踐證明,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各司其職,就能求同存異,引領大學向更優質邁進,走在時代和世界的前端,更好地為建設美好香港和中華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特區政府將繼續支持院校發展,支持院校優化管治,發揮香港高等教育的優勢。我呼籲每一位校董會成員,體現問責精神,從以下三方面積極配合,推動院校優化管治,促進院校發展。
   
  一、完善治理體系

  根據《基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各類院校均可保留其自主性並享有學術自由。」大學在學術和管理,包括課程設計、學術水平、收生標準、學位頒授、委聘教職員乃至內部資源分配等,都享有自主權。高度自主之所以可行,是建基於社會對大學管治的高度信任,而要贏得社會以及院校內外持份者的信任,靠的是每一位成員盡忠職守,高度問責,以及院校的良好管治。
   
  高度多元化是香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多元化體現在不同的人才匯聚,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更體現在院校治理體系的建設。香港每一所公營大學,因應其不同的成立背景和目標,訂定自身的法例,規管院校,確保運作配合大學的背景、目標和辦學方針,照顧學生多元學習需要,以及有效回應社會期望。
   
  據教資會《宋達能報告》:大學應以「切合所需」為原則,檢視校董會的組成架構,其後,教資會又針對院校管治發表了《香港教資會資助高等教育院校的管治》報告,鼓勵院校參考報告提出的原則,以及參照國際及本地的良好做法,與時並進,適時檢視院校管治。近年,不少院校因應實際,就過時落伍的條文提出修訂,精簡校董會架構,引入更多社會賢能等,持續優化治理體系,體現問責自主,精益求精的精神,贏得公眾和社會的肯定。
   
  同時,特區政府亦就支持院校提高治理水平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包括在二○一九年引入《大學問責協議》,配合大學三年期規劃,因應需要更新,確保高等院校資源分配,人才培育符合社會發展需要。事實上,院校管治的挑戰日新月異,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院校發展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心懷「國之大者」,敢於擔當,善於作為。完善「治理體系」是院校持續發展的一部分,校董會有責任不斷檢視、整合、優化,以至革新院校管治框架,確保管治有方。
   
  在此,我感謝大家為優化院校管治付出的努力與貢獻,同時,我亦呼籲各位校董會成員,發揮院校領導的角色與作用,全力支持校董會的工作,促進院校健康發展。

  二、提高治理能力

  校董會是具領導地位和權責的法定管治實體,是院校最高管治及行政機構,對院校的整體方針、策略、人事任命及財務管理等擁有決策權。校董會的治理能力直接影響大學的發展。院校的治理主要靠領導和團隊的集體能力,因此,良好的管治有賴校董會主席,以及所有校董會成員,團結一致,齊心合力,做好「當家人」的角色,發揮第一責任人的作用,認真無私地履行職責。促進大學校董會和大學管理團隊加強溝通,彼此了解,互相尊重,分工合作。
   
  中央港澳辦夏寶龍主任談到香港良政善治時指出:「愛國愛港力量要實現大團結,大家要海納百川,抛開『門戶之見』,善於團結協作,遇事多溝通、多交流、多諒解、多補台,容人、容言、容事。」在目前的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領導團隊應謹記「和氣致祥,乖氣致異」。所謂「上下同欲者勝」,應用到院校的管治,校董會成員要以廣闊胸襟,求同存異,包容共濟,協力貢獻院校發展。
   
  事實上,校董會成員都是不同領域的傑出人士,熱心服務,有使命擔當,出任公職,以自身專長和專業,貢獻院校發展。除了日常在校董會會議積極進言和投入之外,我也見證不少校董非常努力認真,在校董會會議外,尋求合適機會,認真了解院校發展的歷史、目標和方向,以及遇到的困難與挑戰,與大學管理團隊及不同持份者協力同心,主動關心支持大學發展,以自身專業增強校董會的治理能力。

  三、提升治理成效
   
  院校的治理成效,體現在對教育目標的落實以及資源的善用上。行政長官提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通過推動大學擴容提質,吸引更多不同地方的人才來港留學,打造更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生態,提高院校治理效能,增強香港發展動能。
   
  現屆政府強調「以結果為目標」,通過訂立不同指標,包括KPI(關鍵績效指標),監督施政進度和成效,定期檢討,適時改進。教資會兩份報告開宗明義:大學每年接受龐大的公帑資助,目前三年期的經常性補助金達632億元,所以,大學必須要有一套高效問責的制度,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在提升院校管治效能上,財務管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大學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教學、科研及履行社會責任上,做出好成績,回應社會期望。
   
  因此,教資會通過《大學問責協議》,訂明大學妥善運用撥款須遵守的原則及須負上的責任,明確列出約二十多項表現指標,再加上由院校自行制定的十多項表現指標,客觀全面地評估大學的表現,並將評估結果與大學撥款掛鉤,以體現院校問責精神,提升管治效能。
   
  最重要的是大學校董會必須以大局觀,規劃和推進院校發展,在競爭進步的同時,積極推動跨院校協作和跨界別交流,發展協同效應,共同面對全球人才和科技的競爭,人文和道德價值建設的挑戰,提升院校治理效能,善作善成。
   
  總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國家高速發展,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高等院校任重道遠。而推動院校完善治理體系,增強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能,有賴各位校董會成員團結一致。今日的論壇,只是開始,院校的良好管治,需要大家持續的努力與不斷自我完善。藉此機會,我感謝UGC舉辦今日的論壇,感謝各位分享嘉賓,另外要感謝在座各位校董會成員你們的無私付出。最後,我祝願今日的論壇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