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敬師運動邁向30周年,教育局一直致力提升教師的專業形象及社會地位,推廣敬師愛生的文化,為此,我們將舉辦以「弘師道、頌師恩」為主題的連串活動,鼓勵學校在課堂內外積極舉辦不同類型的敬師活動,弘揚尊師重道的精神,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教師致敬。
教育局特意在今年的敬師日舉辦「弘師道、頌師恩 — 教育局局長與教育界同慶敬師日」聚會,為即將展開的一系列敬師活動揭開序幕。席間,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與一眾師生分享教書育人培育年青一代茁壯成長的重要性,除表達誠摯的關懷,亦細聽一則又一則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暖心故事。
教師是一道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照亮學生成長的道路。在聚會上,有中六同學分享恩師在他們感到迷惘和徬徨時,以愛心、耐心、關心,勉勵扶持,為他們點亮了前路。從老師的身上,同學們學會自信與堅強,老師的諄諄教誨,是他們得力的泉源。同學的真情分享,充分流露對老師的感激與敬愛,同時立體地演繹了教育的真諦。
各項推廣「弘師道、頌師恩」的活動包括於9月24日舉行「教育家精神宣講會」,活動獲國家教育部大力支持,由內地不同省市的宣講團成員赴港分享寶貴的教書育人實踐經驗,彰顯新時代教師立德樹人、潛心育人的崇高形象,講好新時代育人故事,推動教育界全面實踐新時代教育家精神。敬師運動委員會亦將於9月26日舉辦「向老師致敬2025 — 敬師日慶典」,藉以向全港教師致敬,並嘉許在「第30屆表揚教師計劃」中獲獎的教師,肯定他們的卓越貢獻。 同時,教育局於11月6日舉辦「《論教育》— 教育局局長與校長讀書交流會」,由蔡若蓮博士與校長、教師及不同界別人士交流閱讀心得,學習習主席關於教育的重要指導。
事實上,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基礎。去年9月,習主席在全國教育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會後頒布《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為未來十年教育發展勾畫清晰的藍圖。其中《規劃綱要》提出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並提高社會地位。因此,教育局特別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一直致力建立高水準教師隊伍,透過不同策略,大力支持教師及校長提升專業素養,包括一、制訂《教師專業操守指引》,推動教師把教育專業和個人修養相結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二、每年舉行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表揚優秀教師,推廣優良教學實踐,提倡追求卓越的文化;三、持續優化及開展教師培訓及交流項目,為不同專業階段的教師及校長提供系統培訓,以及各種海外交流、內地學習團及考察機會,提升專業素養及能量;四、設立獎勵計劃,例如i-journey獎學金、教育研究獎勵計劃等,鼓勵校長及教師持續拓展專業視野與創新教學能力。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主席在《論教育》中提到,「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可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要鞏固及發展香港教育的優勢,貢獻教育強國建設,我們需要一群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以教育家精神引導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生命的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做老師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夠分享及見證學生成長的喜悅,學生點滴的改變,日積月累,最終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一個國家民族的前途。教育局會繼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弘揚教育家精神;持續優化教師專業發展,使培訓項目與時並進;亦會持續探討提升教師專業的措施,塑造新時代高質素教師隊伍。盼望大家一起努力,在教書育人的路上攜手同心,成為學生的好老師、好榜樣。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與校長們共同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教師致敬,弘揚尊師重道的精神。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與出席教師交流,細聽一則又一則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暖心故事。

同學以管樂合奏《良師頌》,藉悠揚樂聲,向師長表達崇高敬意。

教育局將舉辦以「弘師道、頌師恩」為主題的連串活動,鼓勵學校在課堂內外積極舉辦不同類型的敬師活動,以提升教師的專業形象及社會地位,推廣敬師愛生的文化。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