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資料庫] 第三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諮詢文件 - 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工作一

 

問 1.1為何要發展一個以課程為本的教學單元資料庫 ?
答 1.1計劃發展網上資料庫的目的是為協助教師在適當時候使用適當科技進行恰當工作。網上資料庫會就如何把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為教師提供實踐上的意見,同時發展他們的資訊科技能力。
問 1.2以課程為本的教學單元將包括哪些主要組件
答 1.2每個教學單元將包括就課堂規劃、學生活動和評核時應如何使用合適的數碼資源、軟件或網上工具,提供意見。
問 1.3上載於香港教育城網站的資源將如何與資料庫中發展的資源相互配合 ?
答 1.3香港教育城網站將作為一個網上平台,以發展建議的教學單元資料庫。教師可採納資料庫內提供的實踐上的意見及數碼資源,作為參考以進一步把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並且,該些實踐上的意見及數碼資源將更有層次地組織及易於取用,以切合教師的需要。
問 1.4資料庫的內容會否備有中英文版本 ?
答 1.4有關如何使用及把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的實踐上的意見,資料庫將會提供中英文版本。惟部分建議用於學與教上的數碼資源、軟件或網上工具,或會根據其原來的設計只提供單一語言。

 

工作二

 

問 2.1在建議的第三個策略中,教師專業發展會集中於哪些範疇 ?
答 2.1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將覆蓋四個範疇,即技術知識、教學整合、學校資訊科技的管理及領導,以及認識社會文化。
問 2.2教育局會舉辦哪些課程,以提高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教學的能力 ?
答 2.2教師培訓課程的重點將會在於把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的教學技巧,以及應用資訊科技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活動。此外,重點在於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的專業發展課程將會定期舉辦,也會為校長及資深教師設計新的電子領導培訓課程。為讓曾參與資訊科技教育相關計劃的學校分享其成功經驗,以及推介應用教學單元資料庫的有用教學方法,我們將探討其他模式的專業發展課程及其可行性,例如「學校羣組」模式(即由多間面對相同教學問題並願意付出努力的學校組織起來,透過使用資訊科技以解決相關問題)。

 

工作三

 

問 3.1為什麼要鼓勵學校制訂其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計劃? ?
答 3.1校本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計劃是學校發展計劃中必要的組成部分。它既能促使文化上的改變和能力上的建立,又可促進學校領導、教師及技術支援人員之間的協作力量,以求成功地把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
問 3.2有什麼支援可提供予學校,以協助他們制訂和推行其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計劃?
答 3.2教育局將會制訂一個校本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路向計劃供學校參考,並會為學校管理小組舉辦工作坊,讓他們可因應學校的需要和優先發展項目來制訂和推行其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計劃。
問 3.3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路向計劃的重點會在哪方面?
答 3.3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路向計劃會就多個範疇提出具體行動指引,包括成立資訊科技教育小組、規劃資源以維持具效能的資訊科技設施及資源,以及推行課程策略,應用資訊科技以切合多元化的學與教需要。

 

工作四

 

問 4.1教育局將提供甚麼資源以協助學校維持資訊科技設施的效能?
答 4.1我們鼓勵學校靈活及策略性地使用各種整筆津貼以應付學校的經常營運開支(包括不斷提升及更新資訊科技設施的支出)。此外,教育局亦會繼續探討一些可行的方法,以增加學校調撥經常資源的靈活性。諮詢文件中更建議為學校撥備資源以購置額外的資訊科技軟、硬件,務求更廣泛地把資訊科技融入學與教。
問 4.2政府擬撥 2 億元以發放一筆過的津貼購置額外的資訊科技軟、硬件,準則是如何釐定?就學校如何使用這一筆過津貼方面有沒有類近的實例可循?
答 4.2一筆過津貼的撥款金額,是參考政府以往在提供資訊科技設施予學校方面所投放的資源,及學校因應其校本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計劃的需要而作出預算的。學校可使用該一筆過的津貼以購置資訊科技設施,如投影系統、可配合無線網絡使用的資訊科技設施(如袋裝電腦、內建Wi-fi無線網絡的筆記簿型電腦等)、網絡修復及備份設施、實物投影機,及互動白板等,惟學校必須承諾會制訂校本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計劃。
問 4.3教育局會以何種形式分發這一筆過撥款?每所學校估計可獲發多少津貼?
答 4.3為應付學校在提升及更新資訊科技設施的支出,及配合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教育局曾以不同形式撥款予學校,包括「配對撥款」及「綜合津貼」等。在是次策略下,教育局擬以學校在2007/08學年獲准開設的班級數目去釐定各學校的津貼總額。不管學校的架構與類別,每班所獲發的津貼額均劃一計算。
問 4.4學校如何確保將來有足夠資源更換過時的設備及購置有助學與教的創新的資訊科技設施?會否提高常額津貼撥款?
答 4.4教育局將繼續調撥經常資源予學校,並會隨著資訊科技及相關教學法的發展,不斷檢討學校的需要。因着發展的需要,我們鼓勵學校在適當時候策略性地使用適當的設施進行恰當工作。惟這需要透過審慎的規劃和編排不同措施的優先次序,或是循環再用現有的設施,或是重新考慮現有設施的使用方式,並在有需要時購置新的設施。除了現時可用於購置消耗品、技術服務、互聯網接達服務,以及聘用駐校技術人員等經常開支外,教育局亦會研究擴大經常性「資訊科技綜合津貼」(「綜合津貼」)的適用範圍,讓學校可用以購置資訊科技硬件。學校亦可繼續申請優質教育基金,推行把資訊科技應用於學與教的嶄新措施。

 

工作五

 

問 5.1在加強對學校與教師的技術支援方面,政府將有甚麼相關措施配合?
答 5.1除了繼續為學校提供支援以聘用技術支援人員外,我們將延續ITeHelp熱線中心的服務,並於教育局成立一支中央技術支援小組,協助學校和教師解決在推行校本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計劃時所遇到的技術問題。
問 5.2為確保技術支援人員能暢順地運用校內的資訊科技資源,教育局將為學校提供哪些支援?
答 5.2ITeHelp熱線中心的服務,可支援學校技術支援人員處理及解決技術性的問題,並建議他們如何改善及發展校內所需的專門技術。如有需要,學校可因應市場狀況及學校的營運需要,透過調撥其他經常的營運津貼以增加「綜合津貼」的資源,提供更具吸引力及競爭力的聘用條件,以招聘學校適用的技術支援人員。

 

工作六

 

問 6.1為何要提升家長的資訊素養?
答 6.1要裝備學生面對資訊年代的挑戰,他們應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由於學生在家中進行網上自學活動的情況十分普遍,可以肯定的是,對資訊科技有一定認識的家長可擔當重要的角色,在家中指導子女合法及有道德地使用資訊科技學習。
問 6.2政府會否繼續提供資源讓學校為家長舉辦與資訊科技教育相關的活動?
答 6.2諮詢文件中建議調撥資源並委託非政府機構開發資源和開辦課程,以提升家長的能力,讓他們更恰當地及明智地指導子女使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以代替直接發放現金津貼予學校。
問 6.3除了舉辦與資訊科技教育相關的培訓活動外,還有甚麼做法可提升家長 的資訊素養?
答 6.3部分非政府機構已就這方面製作了一些教育及資訊套件協助家長,教育局亦會投放合適的資源以提升家長的資訊素養。

 

[回到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