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相關文章/報道

Header Background

學生對生命意義的看法

韓孝述先生

日期: 2025年5月18日

一所中學在本學年的學校自評問卷中,在「生命意義」副量表所得的Q-值分數為92,低於全港常模(設定為 Q- 值100)。學校老師對學生在這個副量表的表現,做了題目分析。

這個副量表來自PISA 2018 學生問卷,目的是量度學生對生命意義的看法。它包含3 條題目:「你有多同意下列各項陳述?①我對生命有明確的意義和目的。②我找到了令我感到滿意的生命意義。③我清楚意識到是什麼給生命賦予意義。」各題選項是「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學生對生命意義相關看法的同意程度用選擇「同意」及「非常同意」的人數百分比之和表示。題目分析顯示,該校學生對上述3 項陳述的同意程度為65%、59% 和62%,低於香港在PISA 2018 的平均值(69%、64% 和67%)。該校學生對「我找到了令我感到滿意的生命意義」的同意程度只有59%,不但低於香港的平均值(64%), 也低於OECD 平均值(62%)。

還要留意的是,PISA 將學生在上述題目的作答數據合成「生命意義指數」,OECD 學生的平均指數為0.02,香港學生的指數為-0.03,而中國四省市(京滬蘇浙)為0.08。內地城市讀書壓力高,但讀書壓力不一定令生命沒有意義。PISA 認為,正向的學校氛圍、同學之間既能合作又會競爭、學生對學校有歸屬感,這些因素能令學生對生命意義有積極的看法。

(作者曾於明報發表上述內容,並已授權本局於此網頁發布。)

Footer Back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