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相關文章/報道

Header Background

外間評核人員培訓感想

太古小學 葉碧君校長

日期: 2025年7月21日

由教育局質素保證分部舉辦的「外間評核人員培訓課程」,是新任校長專業發展課程的一部分。我有幸參與其中,與逾百位校長一同透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深入了解外間評核人員的工作。是次課程不僅涵蓋模擬觀課、與持份者會談等環節,還邀請曾擔任評核人員的校長與我們分享經驗和心得,讓我們對外評工作有更清晰而全面的認識。

在參與培訓前,我對外評工作存在不少迷思。然而,課程內容讓我逐步明白,外評的目的是協助學校完成「策劃─推行─評估」的自評循環,並在「優化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下推動學校自我完善和持續發展。這不僅讓我加深認識外評的本質,也讓我更理解其重要性,外評的核心在於發現學校的優勢與改進空間,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專業的方向與指引。

三天的培訓中,教育局人員精心設計了許多互動式的學習環節,讓我們對於自評循環和外評的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和體會。例如,在觀察視藝課堂前,教育局人員安排我們二人一組,親身參與學生的視藝創作活動,體會學生的學習過程,讓我們更能了解具良好效能課堂的應有元素。此外,課程設計亦關顧到學員的身心健康,在每天的午餐後,會為我們特別安排充滿活力的 Energising 活動,一同做運動,讓我們在短暫的時間內「充充電」,再投入下午的學習環節。是次活動不僅讓我們感到輕鬆愉快,也啟發了我們回校後為整天坐著學習的學生設計類似的活動,幫助他們恢復專注力與精力。每一位教育局的人員都親切友善,他們透過有趣的實例與示範,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外評的工作,例如通過模擬的情境,展示如何與持份者面談,以了解學校的工作,或以真實案例說明數據分析的方法。這些情境與實例不僅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也讓我對外評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

培訓中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兩位曾擔任外評人員的校長分享經驗。他們分享了如何因應校情,結合數據分析及審閱文件所得,判斷學校的工作成效,並透過與持份者對話,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兩位校長同時提醒我們,作為外評人員應秉持開放與接納的態度,協助學校發掘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而非單純地查找不足。這些分享讓我對外評的專業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是次培訓為我帶來了不同的啟發,尤其是在推動學校自評的工作上,我學會了如何有效運用數據與自評工具進行系統化的分析與改進。此外,課程中提及的三道反思問題:(1)學生在達至七個學習宗旨的表現如何?(2)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學校在豐富學生學習經歷的表現如何?(3)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學校在帶領團隊持續完善和發展的表現如何?,更有效協助我們全面地審視學校的發展情況,並為學校層面的策劃和評估,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在觀課後與教師交流方面,我們學會運用「3R」(即3個反思)技巧引導教師反思課堂實效,例如: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教學策略是否適切?學校的主要關注事項能否在課堂層面落實?這些問題不但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有助提升學校整體的教學質素。

參與「外間評核人員培訓課程」不僅讓我對外評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學會如何將課程所學運用到我校的發展當中。更重要的是,三天的培訓進一步提升了我的專業素養,為我日後的工作提供了更多指引與支持。透過「策劃─推行─評估」的自評循環,我深信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學校的優勢,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

(作者曾於其他平台發表相關內容,並已授權本局於此網頁發布。)

Footer Back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