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相關文章/報道

Header Background

外評:學校自我評估的鏡子
提升工作效能的契機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助理義務秘書、皇仁舊生會中學 許建業校長

日期: 2025年7月21日

校外評核(外評)是輔助學校自評的措施。然而,不少教育界同仁對外評持保留的態度,除了需準備文件,還得安排活動(儘管局方表明毋須特別安排),更要開放校園接受「外人」評鑑,或多或少帶來壓力。

我很榮幸獲得教育局質素保證組的邀請,於五月擔任外間評核人員。外評猶如一面鏡子,不僅為受評的學校提供契機,進一步了解自身的強項和需注意的地方,參考外評隊的建議,不斷改進學校的工作;同時讓作為評核人員的我反思自己學校可以完善優化的地方,借鏡受評學校的良好做法,求取進步。因此,外評雖有壓力,但學校提升工作效能,幫助學生學得更好,亦能促進跨校交流、推動校長和老師共同思考,為優化學與教攜手努力。

外評隊需在有限時間內觀課、觀察學生活動,更要與不同持份者交流。坦白說,工作強度實在不亞於處理日常校務。不過,外評讓我有機會與受評學校的校長,以及外評隊的校長進行交流,就現時面對的難題共同探索解決良策,分享各自在學校推行的良好措施;同時每當我想到能為香港學校教育的發展出一分力,辛勞便化為無比的滿足與動力!

這次是我第二次擔任外評人員,距離上次(2023年3月)已有兩年之久,彼時「優化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尚未完全推行。這次外評使我感受到優化前後的分別。學校在自評時更重視學生的實質表現,更着重數據的運用。這次外評隊於集體判斷會議常以七個學習宗旨為討論基礎,評論學校的工作,一方面肯定學校人員的努力,為他們的工作能促進學生學習,扶掖學生成長而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因應校情和按照教育局的指引,為學校提出切實可行的改善方案, 期望做到「校情為本,對焦評估」。

外評工作開始不久,我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將於五月底進行重點視學。這次擔任外評人員的經驗讓我更有信心鼓勵同事以正面心態積極面對,並從中學習和反思。

(作者曾於其他平台發表相關內容,並已授權本局於此網頁發布。)

Footer Back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