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主要內容

相關文章/報道

Header Background

實證為本 精益求精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 羅惠金校長

日期: 2025年8月27日

我有幸曾兩度參與教育局外評隊的工作,這兩次都讓我獲益匪淺。這些經驗不僅豐富了我對學校發展的理解,也深化了我對以實證為本、精益求精的追求。更重要的是,這些所學讓我能將經驗帶回學校,與教師團隊分享交流,提升教學質素,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實證為本」回饋策劃

在外評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實證為本」的重要。外評隊以實證作為基礎,全面評估學校的領導團隊、學與教、學生成長支援等方面的效能。本校提倡學生主動學習及整理筆記以提升學習效能。課堂上,教師除了需具備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更需善用多元實證(如學生筆記、課堂觀察、學習數據等)掌握學生表現,檢視教學效能,精準判斷達成教學目標的成效,形成「設計-實踐-評估」的教學循環。

學校需要多元化的方法來收集數據,全面掌握學生的全人發展情況。在學術表現方面,數據較容易獲得,例如校內外考試成績、公開試表現以及教育局的數據等。在收集學生的個人成長與價值觀教育方面的數據和資料,教師需透過問卷、面談及APASO等工具,多維度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為校本教育決策提供實證基礎。

外評經驗帶來的變革

第一次參與外評後,我深受啟發,推動以數據為基礎的工作機制,策略性收集學術及延展課程質量兼備的資料。我校在去年成立了「學校發展諮詢委員會」,協助教師解讀與應用自評資料,如分析學生學習模式,深入了解學生能否掌握思維導圖的學習模式,繼而教授學生整理筆記及後設認知的技巧。

實踐與反思

外評的過程讓我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也促使我反思學校發展的方向。教育的本質在於不斷追求卓越,讓學生受惠於更全面和有效的教育政策,在全人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而這目標必須建立在實證為本的基礎上。

(作者曾於其他平台發表相關內容,並已授權本局於此網頁發布。)

Footer Back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