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貼小學議會主席 張作芳博士
日期: 2025年11月12日
在2024/25視學周年報告的主要視學結果分享會上,我懷着學習的心情出席。近年教育界雖然面對不少挑戰,但教育工作者仍然努力在不同層面展示優質辦學的成果。
教育局近年推出多項措施,目的在於提升教學質素與學生整體發展,包括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方向,以及關注學生身心靈健康的整體規劃。這些政策不單止是指導方向,更成為學校自評與發展的重要參考。
分享會中展示了不少具啟發性的良好事例,當中有幾個例子令我印象特別深刻。譬如有學校在關顧學生精神健康方面,加入跨學科元素,透過閱讀繪本幫助學生認識情緒管理,學習放鬆心情。更有學校引入「大笑瑜伽」,讓學生在課堂中透過笑聲釋放壓力,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其中一個最具創意的例子,是一個STEAM課程設計的「糖果機」——學生只要對着糖果機大笑,便會獲得糖果作為獎勵。這個設計不但融合了科技與情緒教育,更成功將學習變得有趣而具互動性,充分體現了教育的創新精神。我深受啟發,思考如何將這些點子帶回自己的學校,進一步優化我們的教學活動。
另一方面,有些良好事例與我們學校現時的工作方向不謀而合,這不但讓我感到鼓舞,更加強了我們團隊的信心——原來我們的努力是正確的,只要堅持下去,定能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自評與外評制度一直是推動學校進步的重要機制。我曾兩度擔任外評人員,透過深入了解其他學校的辦學理念與實踐,不但能夠肯定其成就,也能提出具建設性的改善建議。這些經驗亦讓我反思自身的辦學方向,從而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進步。
值得一提的是,現時副校長亦有機會參與外評工作,只要完成十多小時的專業培訓,便可成為外間評核人員。這項安排不但擴闊了參與層面,更讓前線行政人員能夠更全面掌握自評與外評的理念,對整個教育界的專業發展有着正面的推動作用。
教育是一場長遠的旅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攜手同行。透過今次分享會,我不但獲得了新知與啟發,更感受到整個教育界的凝聚力與使命感。我們一同努力,為香港辦好優質學校,讓教育在變局中穩步前行,為下一代築起希望的橋樑。
(作者曾於其他平台發表相關內容,並已授權本局於此網頁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