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問: | 教育局如何決定幼稚園進行質素評核的時間? |
| | 答: | 教育局隨機揀選幼稚園進行質素評核,同時亦會就學校接受不同類型的視學,包括質素評核和重點視學的日期作調節,務求兩次視學之間有一定的間距,讓學校有足夠時間改進和發展。 |
| |
| 2. | 問: | 為什麼教育局須將質素評核報告上載於局方網頁? |
| | 答: | 計劃下的質素保證架構,旨在推動學校持續發展,向公眾問責。考慮到幼稚園和家長的意見,教育局已由2018/19學年起,將質素評核報告的中文及英文版本上載到教育局網頁,以增加學校的透明度,讓公眾適時了解學校的發展。 |
| |
| 3. | 問: | 學校要預備甚麼及多少文件以供質素評核隊伍檢視? |
| | 答: | 由於質素評核的目的在核實學校的自評結果,幼稚園只須提供現存的資料作憑證,避免額外的文件記錄和準備工作,亦不必因質素評核而著意保存過往學年的兒童作品供評核隊檢視。 |
| |
| 4. | 問: | 學校是否須為質素評核提交「持份者問卷(2017版)」的調查結果? |
| | 答: | 學校收到質素評核的通知後,須運用「幼稚園質素保證數據系統」,向教育局提交上學年的「持份者問卷(2017版)」的調查結果。 |
| |
| 5. | 問: | 如學校未能通過質素評核,後果如何? |
| | 答: | 如參加計劃的學校未能通過質素評核,教育局會考慮撤銷其參加計劃的資格,並終止發放政府資助,詳情見《幼稚園質素評核手冊》。 |
| |
| 6. | 問: | 為何質素評核要加入外間觀察員? |
| | 答: | 為提高質素評核的透明度,教育局由2013/14至2021/22學年安排獨立人士擔任外間觀察員,參與質素評核探訪。由2018/19至2020/21學年,我們推行先導計劃,邀請在職幼稚園校長擔任外間觀察員。教育局自2021/22學年開始,將質素評核在職校長外間觀察員計劃恆常化,安排在職校長外間觀察員參與部分質素評核的探訪,成效理想。為進一步提高質素評核的透明度,並促進前線校長的專業交流,自2024/25學年起,所有接受質素評核的學校,均有機會通過隨機抽樣獲安排外間觀察員到訪。與現時做法相同,外間觀察員會在訪校時就教師的教學技巧和學校的環境設置分享經驗,惟不會評核學校的表現。 |
| |
| 7. | 問: | 幼稚園是否需要為外間觀察員作特別準備? |
| | 答: | 不需要。在質素評核的過程中,外間觀察員會跟隨評核隊進行觀察,故幼稚園無須作特別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