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頁面
< 返回
目錄 > 有關教育局 >
表格及通告
-
表格
-
通告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主要教育層面
-
幼稚園教育
-
小學教育
-
中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課程發展及支援 >
評估
-
基本能力評估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
-
生涯規劃教育
-
商校合作計劃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安全事宜
-
學生安全
-
校巴服務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非華語學童
-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
最新資訊
-
概覽
< 返回
目錄 > 學生及家長相關 >
計劃及設施
-
計劃
-
設施
< 返回
目錄 > 教師相關 >
資格、培訓與發展
-
資格
-
培訓
-
發展
< 返回
目錄 > 學校行政及管理 >
政策文件及報告
-
審計署署長第三十九號報告書小學教育
< 返回
目錄 > 公共及行政相關 >
招標公告
-
招標公告
-
工程招標公告
主要內容

其他

 

*
*
*
*
*
*
*
2006年8月

策動未來 - 職業導向教育及特殊學校的新高中學制

2006年1月
2005年5月

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 - 第一階段諮詢報告

2004年10月

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 - 第一階段諮詢文件

*
*
*

《學校課程發展示例》

  • 2001年6月
  • 2001年9月網上版 (為減少檔案大小、方便下載,本版經特別處理,而部分圖片則加上說明,方便有需要人士閱讀)
 
  • 公眾就「學會學習」諮詢文件的意見及建議
    1. A.

      支援及資源

      Views / Comments 意見 / 建議

      1. I.

        創造空間

        1. 老師的教學空間不足、教師的角色不清晰、工作量太多,要批改作業、出試卷,又要考語文基準試等、課時有限、學生人數過多、科主任工作量太大
        2. 學校空間不足:地理位置、課室大小、運動場地等
        3. 半日制學校又如何創造空間,讓教師建立教研文化呢?
        4. 供全方位學習的空間不足、參觀場所不足及其他局限,如交通費及照顧眾多學生。
        5. 教師缺乏合作交流的空間由於教師缺乏可以合作的空間、教師之間的協作學習、不同學科的經驗交流、不同學校教師經驗交流能否真正落實?
        6. 小學美勞科非專科兼任情況非常嚴重,所以單靠科主任及少數教師去帶領設計校本課程,工作量會非常大,恐難於應付。
        7. 學校如何撥出時間讓教師在校內集體備課呢?
        8. 推動德育及公民教育,社區的資源也很有幫助。並鼓勵家長用社區的資源來學習,例如參加"家長如何教導子女性知識"等訓練班,以配合學校發展。
        9. 創造空間的津貼額有限,未能增加教師的空間,教育署宜說明課程發展用額所佔的百分率,以便增聘人手幫忙。
        10. 降低師生比例、減少每班學生人數 教署推行課改,可否留意班內人數問題而作出調節配合?

         

      2. II.

        課時編配

        1. 課時分配之建議有何理據?
        2. 有學校認為15%課時空間有商榷性,其實教師已自動調節。
        3. 有學校只把9%課時空間作靈活編排。
        4. 有學校認為建議的課時編配與以前沒有很大分別,作用不大。
        5. 靈活編配課時是好的,但要所有學校都推行才行得通,否則學生家長會比較其他學校有不同做法而質疑。
        6. 在簡介版第二十七頁內之課時計算方法有問題:每天不可能有六小時上課,而多數學校有夏令時間表之安排,加上高中有公開試,則上課時間更少,根據本建議設計課時則能力稍遜的學生會追不上。
        7. 本校在編課程方面,以常識科為中心,綜合有關主題,並設計跨學科的學習活動,這樣在時間表的編排就更靈活,也不會妨礙其他老師的教學。此外,學校也邀請家長參與,讓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經歷。
        8. 學校三年前還是一所職業先修學校,現時中一至中七合共開設26科不同的科技教育科目,所以編排時間表極為困難,於是嘗試用分班的方法創造空間,如兩班同學同時分三組上不同的科目,又例如將一學年分為三個學期,某些科目則只上其中兩個學期等等。試驗結果亦十分滿意,各同工可考慮使用以上方案去解決一些課程編排的困擾,一起創造空間。

         

      3. III.

        支援措施

        1. On-site and Follow-up support from ED is necessary.
        2. 計算資源的公式不應太守舊
        3. Increase in School and Class Grant for organizing more outdoor activities for their students.
        4. Need to develop more ‘models/exemplars’ for dissemination in order to widen teachers’ exposure.
        5. $300,000 is hardly enough to create sufficient space for teachers.
        6. 查詢教署對新課程、任教特殊學校的老師、科主任有何支援?
        7. What kinds of support and resources provided to schools in rela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4. IV.

        教材與教學資源

        1. 擔心是否有足夠優質的教材配合課程改革,希望教育署可以提供支援。
        2. 取消使用課本後,教師有下的擔心:
          1. 有沒有時間和能力自編教材?
          2. 如何向家長解釋為何不使用教科書的全部內容?
          3. 缺乏教科書老師就缺乏安全感,應如何改變教師的範式?
        3. Teachers are worried about the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when preparing teaching materials.

         

      5. V.

        學校圖書館

        1. 學校圖書館的資源和配套支援要齊備,才可以發揮作用。
        2. 圖書館主任需要專業培訓,以便有效執行專業工作。
        3. 圖書館主任的職級及晉升必須檢討,以肯定其地位及吸引人才。

         

      6. VI.

        人手編制與工作量

        1. 增加人手,改善師生比例,是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
        2. 八個學習領域的安排及課程統整可能會影響人手編制。
        3. 由於教師多接受專科培訓,不容易兼教其他科目。

         

      7. VII.

        校長與教師的培訓

        1. 校長和教師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教育署必須提供各種適切的校長和教師培訓課程,以裝備他們進行課程改革。
        2. 現時教師要應付語文基準、資訊科技等教師培訓課程,負擔很重,如何再有時間參加課程改革的培訓課程?
        3. 政府應投放足夠的經費,以培訓校長及教師進行課程改革。

         

      8. VIII.

        種籽學校

        1. 教育署要提供更多關於種籽學校計劃的資料。
        2. 教育署必須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選擇學校參加種籽學校計劃。

         

    2. B.

      課程

      Views / Comments 意見 / 建議

      1. I.

        改革理念

        1. 認同學生需要以學習經歷深化其知識領域及擴闊生活經驗。同意以8個學習領域建構知識的基礎,但各學習領域應主動促進跨領域合作。至於進一步學校運作的模式,仍有待深入探討。
        2. 以往教師多注重知識傳授,對現在提出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和模式較為陌生,課程發展議會有甚麼具體計劃推動「學與教新文化」,改變教師的觀念?
        3. 家長們均重視學生的成績,學校如何令家長同時也重視學習的過程呢?
        4. 要學會學習,只能通過學習的實踐。不掌握各個科目的知識和技能,就不能經歷學習的實踐,更不可能建立學習的概念。

         

      2. II.

        實施方案

        1. 如何落實建議的課程改革時間表?會否無疾而終?
        2. 近年推行的教育改革項目繁多,教師面對急劇的轉變,挫敗感和壓迫感很大。
        3. 課程改革的宣傳很重要,尤其對家長方面的影響。教導家長及學生認識在課改中所負的責任是很重要。

         

      3. III.

        課程內容

        1. 小學六年級與中學一年級的課程如何銜接?
        2. 初中的課題會否與中四、五的課題不銜接?
        3. 中四、中五課程與中六、七課程如何銜接?
        4. 課程發展處會否為初中各科進行重組,重新編排和刪減重覆的課題?
        5. 課程的諮詢文件對概念的介紹非常詳細,但有關課程的內容及所要教授的技巧則未有提及。 建議加強的內容: 情意教育 基本法的內容 健康成長(包括自我認識、自我接受) 體育教育 獨立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民主及傳媒教育
        6. 應擴闊課程,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內容讓學生選修:例如:詩歌創作、多元藝術課程、創意培訓、社交、廣告設計、自我認識、領袖訓練及生活技能等。

         

      4. IV.

        評估與考試

        1. 課改如何與升中派位銜接?另要清楚指示中一派位的報分方法與校本課程如何配合,尤其在平時分的評定方面。
        2. 考試局對課程改革的立場如何?
        3. 除了教師評審制外,可向大學爭取自行收生比例,不必全經JUPAS,則這可著重全人發展,亦不必推延很遲才與大學洽談。
        4. 擔心校本課程的推展,學生未必具有足夠的學科知識和能力應付公開考試。
        5. 我們從內容學習上發展能力,是不會降低學生知識水平的。課改中強調八大學習領域架構及九大共通能力的發展,我們學校在這方面的經驗上稍嫌不足,仍有待發展,特別是一些態度及能力的評估,許多時候很難量化,難以評分。在這些態度及能力的學習上,家長對了解孩子的學習是有困難的。
        6. 如何評估學生的共通能力、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發展水平?價值與態度是否需要評核?對學生太多的評核,是相當危險的事。
        7. 家長以學生入讀大學的數字來衡量學校的成就。若大學收生制度不配合,課程改革如何能夠成功?
        8. 中學教育不應只為應付大學入學試的要求。
        9. 當修訂公開考試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外國大學是否認同/承認這些評估標準。 如學校增值指標以公開考試成績為主,應與課改的理念相違背。
        10. 減少考試、減低學生的壓力,未必是好事,因他們可能會很懶散,有時壓力會變成動力。學生知識水平會否因而降低?
        11. 若課程發展的路向真的那麼好,但現在仍有會考及高考等紙筆的考試令課程進行得很緊迫,更令學生放棄很多課外活動。考試制度應如何配合呢?
        12. 實施全方位學習後, 考試的形式及次數, 會有甚麼改變?
        13. 評估必須為現在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
        14. 在評估的改變上,教師需要有適當的支援。
        15. 諮詢文件只提及"形成性"的評估,缺乏整體的評估發展策略。
        16. 由於新課程的推行,需要新的評估方法,希望教署能在2005年前盡快提供評估的方式及路向。
        17. 如何評估學生是否能夠學會學習?
        18. 以多元化評估評核學生的表現是恰當的做法,但是,除了以紙筆測試外,其它方法如專題研習等的可信度都不高;尤其是以小組形式去做測試,能否對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都能作出準確的評估?

         

      5. V.

        照顧學習差異

        1. 課程改革有否關注「拔尖」? 課程改革有否關注學習動機較低的學生?
        2. 現時學生的人數太多,教學資源不足,學生的個別差異很大,難於施教。

         

      6. VI.

        課程領導

        1. 如何培訓校長和教師以配合課程改革?
        2. 校長也會有很大壓力,需要支援。如何培訓校長及中層管理人員推動課程改革?
        3. 學校需要有專人負責統籌八個學領域的有關事宜。
        4. 部分教師鑑於目標為本課程的經驗,對目前建議的課程改革仍抱觀望態度。須給教師一個很強的信息:教育需要改革,同時,應發動更多教師參與。

         

      7. VII.

        共通能力

        1. 怎樣在不同的學習領域培養共通能力?
        2. 如何評估共通能力?
        3. 教署宜提供更多指引以幫助教師透過不同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4. 如何培養創造力?

         

      8. VIII.

        全方位學習

        1. 繁複的行政程序會妨礙全方位學習活動的安排,教育署能否協助統籌辦理的工作?
        2. 學校未必有足夠的時間、經費或人手安排學生作戶外學習。
        3. 教師可抱著"隨機教學"的信念,活用課堂內外的學習機會,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即使上學前、小息及放學亦能提供活生生的經歷,讓學生學得有趣及有效,從中提升學生智能發展以外的素質,便可發揮"全方位學習"的精神。
        4. 希望提供更多有關團體、機構的詳細資料。
        5. 學校的綜合保險是否已確保戶外活動的安全?教育署應提供完善的機制。
        6. 香港地狹人多,各工、商機構和部門是否能負荷全港學生同時「跑出課室」學習? 如何配合各項社會資源等事宜?
        7. 教育署方面提倡學習跑出課室進行全方位學習。老師抱怨這些活動妨礙他們的教學,家長也投訴出外參觀要負擔額外的費用等,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8. 教署在資源方面如何協助學校進行全方位學習?
        9. 贊成全方位學習及學習跑出教室, 但一天只有六小時上課, 該如何安排?

         

      9. IX.

        專題研習

        1. 家長資源可能未能配合學習上的需要(例如添置電腦,製作專題)。
          1. a) 銜接幼稚園,小學的常識科或其他學習領域亦可融入專題研習,核心是提升學生"學會學習"及資訊科技的能力。教師要留意自己作為刺激學生學習興趣及輔導學生取得資料的重要角色。
          2. b) 教學上可能不用詳細教案,反而要有詳細學習紀錄,好讓學生及家長知道在專題研習過程中學到甚麼。
          3. c) 小學與幼稚園多作互訪,交流專題研習的實踐情況及效果。
          4. d) 專題研習的規模可大可小,學習過程與研習成果要並重,因為過程中可發展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與自學能力,這亦是專題研習的真正意義。
          5. e) 與圖書館主任配合,讓學生在圖書館及網上找到需要的資料。
        2. 有些教師憂慮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及經驗處理專題研習的教學,因此期望教師能有這方面的培訓。教署能否提供 支援?
        3. 如何評估學生在專題研習的表現?
        4. 專題研習其信度及效度如何?
        5. 進行專題研習,教師與學生可能要做大量工作,教署可怎樣支援?

         

      10. X.

        中央課程與校本課程

        1. 校本課程與中央課程如何協調?
        2. 大部分教師感到困難及憂慮未有足夠能力、技術、時間及支援去編寫校本課程?
        3. 「校本課程」推行後,各校有自主權發展自己的課程,用甚麼標準來評核?如何確保教育的質素?

         

      11. XI.

        課程統整

        1. 新的課程架構如何騰出空間讓學校發展課程統整?
        2. 在籌備課程統整時,教師感到: 無所適從;欠統整經驗;無能力製作教材;加添教師工作負擔及壓力。

         

      12. XII.

        教育署內部的配合

        1. 教育署內部是否有穩定的改革政策?對課程改革是否有一致的理解?推行時是否配合?而各部門(課程發展、優質視學、區域學校服務等)之間的協調及溝通又如何?
        2. 發放及批核資源和津貼予學校時,各區的標準是否一致?有沒有統一的指示?會否減少須經由多個部門的批核程序?學校可否彈性處理津貼?

         

*

《學會學習 ─ 課程發展路向》

  • 2001年6月
  • 2001年9月網上版(為減少檔案大小、方便下載,本版經特別處理,而部分圖片則加上說明,方便有需要人士閱讀)
*
1999年10月